为什么说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就此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写成论文、600字以上.谢谢大家的帮忙

  1 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相反却是在这种交融中,使本民族的文化因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而更加健壮,更加生气勃勃。文化的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不断地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同享有的资源,加快了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交流与互动。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意味着世界必然趋向西化,外来文化的势头再猛,冲击再大,都不可能湮灭本民族的文化,相反,本民族的文化反倒有可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得以汲取新的养分,实现新的辉煌。

  2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机遇;中国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受益者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文化能够以更加博大的胸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当中。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使中国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国文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受益者。
  2.1.1中国文化出现新动向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与世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取长补短,实现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其中,中国文化发展出现的新动向,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良好势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文化发展不可能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全球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中国文化己经不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处于开放和互动的文化全球化网络之中的民族文化。
  2) 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文化有数千年历史,它以封建社会文明为背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逐渐形成。进入近代社会,随着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国文化受到了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的冲击和交融,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要求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跟上文化全球化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自身传统的特色,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
  3) 从单一走向多样。中国几千年来的专制主义,养成了思想上定于一尊的传统。从而导致近代的中国屡次由于在思想上的不容忍和僵硬化,妨碍了自己去吸收一切可能的营养而使自己茁壮成长。但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必然也会改变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大一统”的观念,从一元思维定式向多元思维定式转变,从单一走向多样。
  2.1.2中国文化发展获得新动力
  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打破了各民族的界限,把各民族的文化都卷进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中。随着中国实行文化上的对外开放,与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间的接触不断增多,交往越来越频繁,国际上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等也随之不断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1) 中国文化发展获得新技术。正是交通和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交流与传播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以更快的方式得以实现,使得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当代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的新技术包括;信息和图像的数字化、卫星广播和远程电话系统、新电缆和光纤技术以及计算机与通讯网络的联合等。而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这些新技术,特别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的传入中国,并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
  2) 中国文化发展获得新理念。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理念直到今天仍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理念。文化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又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更新的理念。文化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的主体是整个人类。于是,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意识、全球理念便应运而生。中国文化应该而且必须确立全球文化发展理念,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社会领域,都应该加强培养一种共处、对话、合作的理念。在中国,从建设“和谐社会”到最近建设“和谐世界”、“和谐文化”的提出,与这种全球理念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2.2 挑战;中国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受冲击者
  文化全球化进程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代表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它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论价值倾向,那么它所带来的后果必然也是双重的。道理很简单,全球化开启于西方,今天的全球化因素多半来自于西方历史社会自身的变革,全球化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是一个自然的自身发展的过程。而对于非西方世界的其他文化则是一个人为的、在外力重压之下被迫接受的过程。因此,在全球化的演进过程中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是极不平等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灿烂,而且是世界现存的唯一的没有中断其古代文化发展的国家。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却和世界其他的古老文明一样面临同样的境遇,极不情愿地放弃了传统的农本经济而融入工业化的世界大潮。这个过程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而使我们的文化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与挑战。
  (一)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它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其精髓表现为“大一统”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产生、形成和演变而孕育、成熟、完备和升华的。失去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就会变成无根之草,就难以在不断更新的文化新因素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文化体系。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其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这是制定适合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 意识形态受到冲击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严重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懂得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他们把中国视为“主要的新崛起的对手”和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在基本缓解军事政治对抗、致力经济科技合作的情况下,同时也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瓦解,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战争”。二是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冷战结束后,以文化力为焦点的综合国力较量己成为一个重要现象。历史经验证明,意识形态领域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就要去占领。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客观态度对待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 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的价值体系。中国文化具有群体取向的价值观,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卑己尊人”;做事时要求稳,行为举止要符合自身身份,严格遵循社会界定的规矩;在生活中要做到“克己守道”、循规蹈矩、安于现状,不应锋芒毕露。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追求自由,崇尚平等,重视个人权利,放任个性自由发展,讲求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自由进取。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是不可避免,并影响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从尊重文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出发,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逐步树立起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认同,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以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念的冲击变得至关重要。

  3“和而不同”的文化走向
  毫无疑问,目前我们已经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向前发展,全球一体化则是其发展的进程和归宿。然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整合和世界文化的生成,并不意味着一切民族的本土文化彻底消亡和民族差异的大一统世界文化的建立。上文我们已经分析了,推行文化霸权的思想和行径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实现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和相处,才能使各个国家的和谐共处成为可能。面对此种情景,当代中国文化道路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当代中国文化应该如何发展。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文化要发展其必然要走向就是要坚持文化的求同存异,实行文化的和谐共赢,即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
  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民族国家而言,都有一个正确处理全球文化统一性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古老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为文化全球化趋势下的多元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而不讲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往往强迫别人接受他的主张而不能和谐相处。《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由不同的要素和合而成,只有同质性,而无差别、对立,缺少异质性,则难以持续存在。把这种认识扩大到不同文化传统上来,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商谈,求同存异,达成“和”,才能使之得到发展。倘如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同,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导致衰落。
  “和而不同”思想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和民族之间应该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便于共生共长,不同以利于相辅相成。而当今人类社会需要的正是不同文化能在相互吸收和融合中发展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特色,以期达到在新的基础上的文化的共生。“和而不同”思想恰恰反映了文化共生理念的要求,所高扬的正是各文化传统不论强弱都能平等地对话和交流,这一思想为我们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民族文化问题指明了方向。面对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巨大挑战,“和而不同”强调;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信奉不同的价值观,只要不互相对抗,就会为当代世界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对于人类这个大系统以及生息劳作在这个大系统中的人类来说,多样性和同一性同样是须臾不可或缺的。用“和而不同”原则来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对消除矛盾、冲突甚至战争有着正面的积极意义,而且也是推动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促使其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之路,文化全球化才会有勃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否则,文化全球化进程将失去活力,乃至枯竭。

  4 小结
  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命题,有人反对文化全球化,有人认同文化全球化。无论承认与否,经济的全球化总是伴随着的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产生已是不容置疑的客观现实,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及其发展走向。文化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不断突破各自的地域界限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充满了冲突和融合的同时作用,又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双向互动。人类文化发展史证明,拒绝文化全球化,实行文化上的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中国文化只有积极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实行改革开放才能获得发展。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大胆吸收和借鉴适合中国文化发展需要的有益文化成分,同时决不能忽视西方文化。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造成的冲击。树立多元互补、和平共存的文化共生理念,促进世界不同文化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是中国文化发展追求的新理念。同时,我们还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战略,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