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月的来历

如题所述

1963年的3月5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也成为“学习雷锋月”。

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他的日记与事迹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觉得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一个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全面概括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3
泽东主席曾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过,“雷锋值得学习”。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第二天,《解放军报》又首次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的题词手迹。此后,周恩来总理、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邓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都积极的为雷锋的事迹题词, 董必武同志更专门题诗一首《歌咏雷锋同志》:“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阶级观清楚,勤劳念朴纯。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只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普通一战士,生活为人民。”

雷锋是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班长,于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虽然他只度过短短的22个春秋,可是他那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

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雷锋入伍后,他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表现突出,沈阳军区《前线报》开辟了“向雷锋学习”的专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职。

雷锋故居。这里原为唐姓雇主的庄屋,雷锋祖父新庭三兄弟佃种唐家的田时就住在这里。庄屋原有房屋12间,约8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的土砖茅屋,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路从塘边出进。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里,建国时分给了这个孤儿两间半屋,到1956年11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

1958年,房子因年久失修,被堂叔雷明光拆了,后来在雷锋家的原地基上恢复了三间房子。

1968年,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建成后,为配合纪念馆的展览,体现雷锋家乡的特色,就把这个雷锋苦难家史的历史见证保留了下来。
第2个回答  2021-03-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