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哪些谦虚的故事

如题所述

1、陈毅

陈毅同志战功赫赫,但他总是归功于党和人民群众。他说:“个人太渺小,党群才万能。”他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有一次,他观摩一个话剧,台词有一句:“陈毅有大将风度”。事后陈毅对此担出意见:“怎么能让剧本上写出这样的话呢?让我陈毅听了往哪里钻呀?我要钻到桌子底下了!叫我脸红呀。请和作者商量一下,一定要把这句话改掉。”

林伯渠曾以“浩瀚襟怀扬子水“之句赞颂陈毅同志,是十分精当的。

2、梅兰芳

著名艺术家梅兰芳在一大戏院演出京剧《杀惜》,演到精彩处,场内喝彩声不绝。这时,从戏院里传来平静老人的喊声:“不好!不好!”梅兰芳循声看去是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于是,戏一下场,就用专车把这位老先生接到住地,待如上宾。

梅兰芳恭恭敬敬地说:“说吾孬者,吾师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者见梅兰芳如此谦恭知礼,便认真指出:“惜姣上楼与下楼之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

梅兰芳一听,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疏漏,纳头便拜,称谢不止。以后每在此地演出,必请老者观看并请其指正。梅兰芳的谦虚大度,不仅使自己的艺术造诣更进一步,也使自己的德行操守胜人一筹,受人敬崇。

3、钱钟书

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谦虚之风和他的学问一样为人所称道。一次,正在创作电视连续剧《围城》的编剧孙雄飞和导演黄蜀芹,就此剧改编的有关问题请教钱钟书。谈话中,孙雄飞向钱钟书及其夫人杨绛讨要他们的著作并请签名题字。

钱钟书摊开《围城》一书,将毛笔微蘸墨汁,微笑着对孙雄飞说:“我称你为兄吧!”孙飞雄手足无措地连说:“不不不!”可钱钟书已经飞快地在扉页写上了”雄飞兄存览”五个字,并说:“这作为我们一段文字之交的纪念吧!”

4、顾炎武

明清之际大学者、思想家顾炎武,学识渊博,而且有高尚的谦虚之德。

他经常对照别人检查自己,发现自己的不是,认为:在探讨自然与人世,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方面,我不如王锡阐;在刻苦读书增长才干并能够探险索深奥、洞察细微的东西方面军,我不如杨雪臣;在冷静地自处于各家学说之外独立思考以求更深见解方面,我不如傅山;在文章能够雅正别人而又用心和善温厚方面,我不如朱尊。

正由于顾炎武能够从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差距,虚怀若谷,所以,他的事迹被当作《清稗类钞·谦谨类》的典型,而且他更由于勤奋好学,成为明末清初三大学者之一。

5、牛顿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

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6、戴震

清雍正年间,汉学家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为高兴,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皇上赞赏他的谦虚精神,赐为翰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兰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钟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炎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萨克·牛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