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中国古代历史问题

1.唐朝是一个繁荣开放的社会,请举出两例。
2.唐朝政治开明,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和完成分别是在 时期和 时期。
4.宋代社会在崇文抑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5.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于
6.关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形成于秦朝 B隋唐的科举制是其内容之一 C 明朝废丞相设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D 清朝设军机处是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
7.郑和下西洋具备了哪些条件
8.目前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产生于我国的哪个朝代
9.我国古代的 四大发明 是什么?这些发明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0.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是汉朝出现大一统局面?
请你就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各举两例
请各举一例汉唐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实例
唐朝时,中外友好往来十分频繁,请举例说明
汉唐社会的盛世繁荣给我们什么启迪?

1、唐朝号称万邦来朝,各国使节云集长安,各国歌舞和饮食在长安都能看到,这两点应该可以表明其繁荣和开放。
2、其政治开明,主要还是受君主的影响,初唐时期的君主都是能力比较强的人,而且善于纳谏,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
3、古代重心南移是从中唐开放江南开始,当时关中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日益增多,为了缓解土地矛盾,所以开发江南,其完成期是在宋朝,北宋引进占城稻,大大增加粮食产量,加上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是时势所逼也是一种趋势。
4、有宋一朝,社会地位最高的是文人士子。
5、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蒙。
6、A
7、首先造船水平和航海的技术达到了海洋航行的要求,其次是国家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在舰队规模方面有保证,第三是水军素质和数量满足了要求,第四则是商品的生产能力有往外销售的需求。
8、最早的青铜器好像是商朝的吧,为司母戊鼎。
9、四大发明为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这些发明作用最大的是造纸,对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其次为印刷,增加书籍供应量和降低书籍成本,第三为指南针,在冷兵器的战争中有用到,最后为火药,其发展和应用的高峰期为现代武器。
10、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出现分裂行为,西汉初期即为统一局面,不知道你说的大一统指的是什么,汉武的最大名声来源于打败匈奴,其次则为独尊儒术,在其任上有过内部叛乱,但迅速平定。
古代说盛世,一般会以米价来衡量,贞观时期米价为斗米两三文左右,在杜甫的《忆昔》里有描述开元盛世的场景。
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的主要是唐朝,很多胡人官员在唐任职,在唐境内有不少胡人居住和做生意,《胡腾儿》这首诗也写出了这种场景。
唐朝时的中外往来嘛,看各国的遣唐使就知道了,日本最多,而且很多国家派来学习的人到最后都有不少人干脆定居在唐朝和在唐朝为官,就像现在的留学生一样,日文也是这个时期的日本人根据汉字改编出来的。
至于启迪嘛,只有一个,以开放、自信的胸怀和态度来接纳世界,让世界的人口来中国进行发展,这样最终受益的仍然是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你的问题一次性也太多了,打这么多字很累的,
1、唐朝号称万邦来朝,各国使节云集长安,各国歌舞和饮食在长安都能看到,这两点应该可以表明其繁荣和开放。
2、其政治开明,主要还是受君主的影响,初唐时期的君主都是能力比较强的人,而且善于纳谏,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
3、古代重心南移是从中唐开放江南开始,当时关中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日益增多,为了缓解土地矛盾,所以开发江南,其完成期是在宋朝,北宋引进占城稻,大大增加粮食产量,加上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是时势所逼也是一种趋势。
4、有宋一朝,社会地位最高的是文人士子。
5、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蒙。
6、A
7、首先造船水平和航海的技术达到了海洋航行的要求,其次是国家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在舰队规模方面有保证,第三是水军素质和数量满足了要求,第四则是商品的生产能力有往外销售的需求。
8、最早的青铜器好像是商朝的吧,为司母戊鼎
9、四大发明为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这些发明作用最大的是造纸,对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其次为印刷,增加书籍供应量和降低书籍成本,第三为指南针,在冷兵器的战争中有用到,最后为火药,其发展和应用的高峰期为现代武器。
10、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出现分裂行为,西汉初期即为统一局面,不知道你说的大一统指的是什么,汉武的最大名声来源于打败匈奴,其次则为独尊儒术,在其任上有过内部叛乱,但迅速平定。
古代说盛世,一般会以米价来衡量,贞观时期米价为斗米两三文左右,在杜甫的《忆昔》里有描述开元盛世的场景。
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的主要是唐朝,很多胡人官员在唐任职,在唐境内有不少胡人居住和做生意,《胡腾儿》这首诗也写出了这种场景。
唐朝时的中外往来嘛,看各国的遣唐使就知道了,日本最多,而且很多国家派来学习的人到最后都有不少人干脆定居在唐朝和在唐朝为官,就像现在的留学生一样,日文也是这个时期的日本人根据汉字改编出来的。
至于启迪嘛,只有一个,以开放、自信的胸怀和态度来接纳世界,让世界的人口来中国进行发展,这样最终受益的仍然是中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9
1、唐朝号称万邦来朝,各国使节云集长安,各国歌舞和饮食在长安都能看到,这两点应该可以表明其繁荣和开放。
2、其政治开明,主要还是受君主的影响,初唐时期的君主都是能力比较强的人,而且善于纳谏,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
3、古代重心南移是从中唐开放江南开始,当时关中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日益增多,为了缓解土地矛盾,所以开发江南,其完成期是在宋朝,北宋引进占城稻,大大增加粮食产量,加上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是时势所逼也是一种趋势。
4、有宋一朝,社会地位最高的是文人士子。
5、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蒙。
6、A
7、首先造船水平和航海的技术达到了海洋航行的要求,其次是国家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在舰队规模方面有保证,第三是水军素质和数量满足了要求,第四则是商品的生产能力有往外销售的需求。
8、最早的青铜器好像是商朝的吧,为司母戊鼎。
9、四大发明为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这些发明作用最大的是造纸,对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其次为印刷,增加书籍供应量和降低书籍成本,第三为指南针,在冷兵器的战争中有用到,最后为火药,其发展和应用的高峰期为现代武器。
10、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出现分裂行为,西汉初期即为统一局面,不知道你说的大一统指的是什么,汉武的最大名声来源于打败匈奴,其次则为独尊儒术,在其任上有过内部叛乱,但迅速平定。
古代说盛世,一般会以米价来衡量,贞观时期米价为斗米两三文左右,在杜甫的《忆昔》里有描述开元盛世的场景。
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的主要是唐朝,很多胡人官员在唐任职,在唐境内有不少胡人居住和做生意,《胡腾儿》这首诗也写出了这种场景。
唐朝时的中外往来嘛,看各国的遣唐使就知道了,日本最多,而且很多国家派来学习的人到最后都有不少人干脆定居在唐朝和在唐朝为官,就像现在的留学生一样,日文也是这个时期的日本人根据汉字改编出来的。
至于启迪嘛,只有一个,以开放、自信的胸怀和态度来接纳世界,让世界的人口来中国进行发展,这样最终受益的仍然是中国。
第3个回答  2020-11-19
一、北方自古是王气聚集之地.北魏时期,为钳制来自北方的柔然,曾设立北方六镇,是哪六镇,又是哪镇造就了北周隋唐三朝?
关于古代历史的9个问题,看看你了解多少?

二、唐中晚期,深陷藩镇危机,其中,河朔三镇一向不服朝廷调度,割据一方,请问河朔三镇是哪三镇?三镇中某镇节度使田季安死后,谁继承了节度使后归附了朝廷?

三、唐末时期,沙陀贵族李克用崛起,与朱温势均力敌,后朱温登基建后梁,不久其子朱友贞继位,李克用已去世,其子李嗣源遵父命灭后梁,请问二者关键性的一战叫什么?

四、杨行密唐末时在淮南建立吴国,后权臣徐知诰崛起,易姓江山,请问成立了什么国?

五、宋太祖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请问他是以什么理由带兵出征的?

六、宋朝建立之初,五代十国里还有哪些国家没有被灭?

七、西汉末年,两支农民军突起,请问是哪两支?又是哪支支持了更始帝刘玄?

八、为什么明太祖尊元代最后一任皇帝为“元顺帝”?

九、清末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是谁?又是哪两位将领组织靖国军,从云南起兵,反对袁世凯复辟,讨袁护法
第4个回答  2020-11-19
一、北方自古是王气聚集之地.北魏时期,为钳制来自北方的柔然,曾设立北方六镇,是哪六镇,又是哪镇造就了北周隋唐三朝?
关于古代历史的9个问题,看看你了解多少?

二、唐中晚期,深陷藩镇危机,其中,河朔三镇一向不服朝廷调度,割据一方,请问河朔三镇是哪三镇?三镇中某镇节度使田季安死后,谁继承了节度使后归附了朝廷?

三、唐末时期,沙陀贵族李克用崛起,与朱温势均力敌,后朱温登基建后梁,不久其子朱友贞继位,李克用已去世,其子李嗣源遵父命灭后梁,请问二者关键性的一战叫什么?

四、杨行密唐末时在淮南建立吴国,后权臣徐知诰崛起,易姓江山,请问成立了什么国?

五、宋太祖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请问他是以什么理由带兵出征的?

六、宋朝建立之初,五代十国里还有哪些国家没有被灭?

七、西汉末年,两支农民军突起,请问是哪两支?又是哪支支持了更始帝刘玄?

八、为什么明太祖尊元代最后一任皇帝为“元顺帝”?

九、清末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是谁?又是哪两位将领组织靖国军,从云南起兵,反对袁世凯复辟,讨袁护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