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类型一:焦虑、紧张状态

  焦虑状态常表现为持久地出现强烈的担心、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类初中生较常见的情绪问题。这些学生总是诉说内心的烦躁不安,他们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不高兴、不满意,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无故地担心亲人遇到伤害或一去不复返。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

  在各种焦虑中,主要的是学习焦虑,表现为学习压力过大,对考试不能很好地控制,出现考试焦虑等问题。还有过渡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对学校不能适应,在学校时心情焦虑不安,上课如坐针毡,对父母及家庭有依赖情绪。

  小处方:对于焦虑状态,家长和老师应给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以鼓励。心理治疗(对学生及家属)、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都是一些可以选择的应对方法。严重焦虑症的学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

  类型二:人际关系紧张

  在人际关系方面,调查提示,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3.8%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相处。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

  小处方:这类问题,我们应当意识到,主要和我们父母、老师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有关。为此,要帮助初中生解决这类问题,首先,父母和老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其次,是从调整认知、建立新的人际交往习惯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学生。在心理辅导中,要强调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明白到底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要从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入手,注意到改变中的细微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和家长应当保持一致,说到做到。

  类型三:心情不良

  这也是当前初中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心理卫生问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我们的初中生来说,物质上已经没有什么不能满足了,然而,这却更显得心理的空虚。有的学生表现出对人生倾向于悲观主义的态度,心情低落;有孤独感;易伤感;倾向于看到人生、社会的阴暗面,常常感叹社会不公,对生活中积极的一面估计不足;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抑郁心境,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小处方:对待这类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家长、老师应当注意结合平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疏导教育,帮助他们学会从生活的不同方面看待面对的问题。这其中不能忽视的是,应当开展必要的自杀预防教育。有一项关于三所学校962名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307名(29%)因各种原因产生过自杀的念头,42名(4%)曾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有过自杀的企图。

  为了有效预防学生自杀,第一,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广播等传播渠道开展自杀预防的宣传活动;二是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心理咨询热线,获得专业的危机干预;三是加强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者,并主动干预;四是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开设自杀预防课程,讲授有关知识,指导学生避免自杀。

  类型四:对抗行为

  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往往表现为思想绝对化(非黑即白),过分自以为是,但常常“眼高手低”;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的意愿服从性降低,经常与父母顶撞,有时会用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对抗父母;喜欢作弄别人,有时有破坏行为等。

  小处方:由于对抗行为有时容易被老师、家长误认为仅仅是道德问题,而只是加以批评、惩罚等,最终导致结果适得其反。为此,对于这类学生切忌用生硬的态度,而应当首先学会理解他们,用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这类学生做出态度的改变。从心理治疗而言,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及集体心理治疗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

  类型五:品行问题

  国内有关学者调查,提示,品行问题以13岁年龄组为最高,约2.24%。常见的问题有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违抗性行为、说谎、偷窃、逃学或离家出走等。

  小处方:品行问题的治疗比较困难,目前还没有单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多采用教育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常用的方法是:行为矫正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等。由于治疗效果差,为此预防本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说,预防得越早效果越好,这其中主要强调的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干预高危儿童、树立和宣传良好的社会风范。

  类型六:进食问题

  该类问题常见的有神经性厌食、贪食。前者是由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长期厌食,该病当前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社会文明病”,国内的发病率也有增多趋势。早期这类学生常常主动性地节食、厌食,进而缺乏食欲,出现消瘦、内分泌紊乱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后者是一种无控制的多食、暴食,可反复发作,发作时食量惊人,多伴有肥胖。

  小处方:治疗上,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认知治疗,通过认知改变提高患病学生对本病的认识和求医愿望,消除错误的审美观点和相应的不良行为。必要时用药改善。

  类型七:青少年失眠

  由于各种压力及个性的影响,青少年的失眠现象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有资料报道青少年睡眠障碍占10-15%,学习压力,家庭中的矛盾、冲突,父母不和或意外生活事件等导致的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都可引起失眠。失眠可以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表浅多梦、早醒等,同时由于失眠还可引起躯体不适,如头疼、头晕、精神不振和注意力涣散等。

  小处方:对于青少年失眠,主要采用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治疗,重点在于消除引起失眠的诱因,除掉紧张和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信心,以恢复正常的睡眠规律。严重的失眠者,可短期考虑服用安定、舒乐安定等镇静安眠药。

  类型八:烟、酒、药物滥用

  烟、酒、药物滥用问题在西方国家已经是一个普遍引起重视的问题,这一问题尽管在我国学生中没有那么普遍,但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比例越来越高,年龄也越来越小,应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小处方:这只能靠家长老师循循善诱,宜软不宜硬,因为这阶段孩子逆反心理颇为强烈。

  健康的初中生该是什么样?

  根据当前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我们说,一个心理健康的初中生,应该:

  1.行为符合常规,不出格,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劳动和生活,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能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他能理解别人,别人也能理解他。在生活中有朋友和友谊,不感到孤单,在集体中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人们愿意接近他。

  3.具有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对外界的反应适中,既不过分强烈,也不麻木不仁。

  4.日常行为符合初中生的身份,对人、对事、对物均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度,且其行为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23
青春期要具备怎么样的心理

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亦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
1 好奇、好胜、片面的虚荣心理
2 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
3 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4 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
5 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6 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青春期是一个很敏感的成长阶段,青少年朋友应该注意调节和平衡这一时期的许多心理误区. 我们应加强自身的社会文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如果自己有什么不良心理,发现后就应该拿出勇气和毅力来克服和摆脱,力求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47567.html?si=3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你懂吗
假期里,不少家长反映,自己上初中的孩子经常上网上到三更半夜,不听父母的话,很难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亲子冲突格外明显。其实青春期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叛逆现象,家长发现这种问题,不必觉得如狼似虎般可怕,而要试着去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心态,与孩子共同面对青春期。

“虽然放暑假成天在家,儿子跟我之间每天的交流时间竟不到半个小时!”“女儿每天除了上辅导班就是自己上网跟同学聊天、打电话,根本不理睬父母,说多了还嫌烦!”眼下暑期过了大半,记者从一些家长口中得知,暑期里由于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多了,各种亲子冲突格外明显,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行为越发明显,父母子女间的情感危机似乎因为暑假的到来大大激化。

近日,记者就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现象和一些常见问题个案的处理方式,采访了海南中学的心理咨询老师唐彩霞。唐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有着丰富的青少年心理辅导经验。她指出,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在14至18岁的青少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心存对抗,他们内心也明白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为做事的合理性,但他们却有意违抗父母的意志,只在乎和父母对抗时的快感,看见父母生气、伤心自己反倒高兴,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心中忧虑,甚至束手无策。

个人爱好 重引导忌粗暴干涉

个案:小邢读初中时,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父母则简单禁止他“玩电脑”,一味要求他放学回家必做多少作业、多少遍练习,引起了小邢的不满,既然家长在家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就有意不用功,让成绩一落千丈,明知这样做不对,小邢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欢看到父母不舒服、干着急的样子。升初三后,面临中招考试,在老师真诚得体的开导下,小邢才逐渐放弃了叛逆,恢复常态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并在高一第二学期和同学合作搞电脑软件获得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唐老师点评:叛逆心理在青少年身上是全方位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表现在学习方面,若是父母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孩子时,他们不仅不会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还会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

个案中小邢家长这样处理显然不妥,孩子对现代科技的爱好和探索,家长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不能以一成不变、简单粗暴干涉的方式来约束孩子,应该突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家庭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父母应该在平时多留意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想法,注意与孩子沟通,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也多向老师求教,双方配合合理引导,使孩子个人爱好与他长远的人生目标衔接上,从而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奇打扮 刺激父母

个案:某高中学生小陈,染了一头黄头发,黄头发中间又夹染几撮红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晓得这些为父母及老师所无法接受,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瞧见自己这般摸样时的表情和表现出来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犹如自己打了胜仗一样。

唐老师点评:叛逆心理还明显地表现在青少年的穿着打扮上。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不遗余力地追求个性,让自己变得很另类。青少年喜欢“跟风”,追求时尚,表现个性,但缺乏对事物全面综合评价的辨识能力,他们不一定了解时尚的东西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是好的东西,有些青少年群体所追随的东西,往往是标新立异,突出自我,却反潮流,对自我形象不利。这就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意识,给孩子设立人生的界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人生方向。

心灵创伤 以爱弥合

个案:某高中学生小郑,父母关系破裂了,小郑跟了父亲。他原本品行兼优,由于父亲与插足的第三者结婚,让孩子心灵蒙受创伤。没有妈妈的日子,小郑无法接受,于是故意和父亲作对,父亲不让他做的他偏要做,吸烟、喝酒、赌博样样都会,还交上了社会上的不良朋友,且处处“整治”父亲和继母,为的是不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唐老师点评:对于处在破裂家庭的青少年,更要注意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态。这些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由于这些孩子一般精神比较紧张,而感情承受能力比较脆弱,他们比其他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因此这些孩子的监护人更要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爱,用爱来融化与孩子的隔阂和创伤,而作为继母,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此外,离异的双方在分别与孩子相处之时不要对孩子发泄怨恨的情绪,尽量维护对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并且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分开是大人的事,大家虽然在不同的地方,都是爱孩子的,避免在孩子心中埋下苦毒的种子,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

帮助孩子“心理断乳”

个案:一位家长苦恼地诉说,自己的孩子过了这个暑假就念初三了。不知怎么回事,假期里,她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自己闷头上网玩游戏、聊天,对家长不理不睬。最过分的是,前两天他和爱人想跟女儿好好沟通一下,谁知没说几句话,女儿就顶撞说:“我就是不知好歹,不可理喻。”还在自己的房间门上用电脑打了几个字“请勿打扰”贴在上面,气得自己无话可说。

唐老师点评: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有了独立的倾向。这阶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变化大并难于驾驭。他们有了喜怒哀乐,不但不愿向父母吐露,还要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如果父母处置不当,如对孩子的表现刨根问底,或是漠不关心就会增强他们的反抗情绪。作为父母应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当孩子的知心朋友,争取成为他们倾吐心事的对象和安慰者。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心理断乳期”。

叛逆心理成因

唐老师指出,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第一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第二,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

唐老师还谈到,由于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倾心交流 应对挑战

青少年这种叛逆心理的出现打乱了正常的家庭秩序,也给自己制造了成长中的烦忧。家长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

唐老师说,首先要尽早了解青少年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认识到他们出现的这些变化不是什么大问题,坦然地去接受这种变化,学会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和立场上和他们倾心交谈,通过对话达成共识;其次,要找出他们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然后像上述案例所提到的那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再次,在出现比较激烈的叛逆心理时,学会心平气和地去开导他们,也可以适当地请教心理专家,用理解的心态逐步解决问题。

趁早管教孩子青春期不叛逆!

研究建议,父母要让小孩不惹上麻烦,最好是在孩子中学时牢牢地看好他们。

根据爱荷华大学的Ronald L.Simons 及其研究同仁发现,尽管犯罪学者认为有行为问题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犯罪者,然而在问题孩子中,只有50%会成为未来的犯罪者。

Simons的研究团队试着找出为何有些问题儿童会变成问题青少年,但有些却不会?他们追踪调查149名男孩及157名女生及其家庭长达四年的时间,这些受试儿童平均约是从12到13岁开始参与研究,研究人员访问父母及小孩并且观察家庭状况。

有一假说是:较难相处的小孩在长大之后会愈来愈受到不良同侪的影响,所以教养的方式可以由此作些调整;不过研究人员却有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对难以相处的小孩设下更严厉的限制及教条,只会让他们更可能提早开始与不良的朋友来往。这些叛逆的小孩通常会乱发脾气、顶嘴、威胁其他学生、自私又爱责怪他人。Simons说道:“他们的行为几乎要把父母变成恶劣的父母亲,最后父母也不得不放松他们对孩子的管教。”

相反地,行为较佳的孩子让父母能轻松地达到管教的目的,这样的父母比较和蔼且支持孩子,他们会为孩子设立标准的行为准则、注意孩子的行为、贯彻所订的规矩、会向孩子解释订规矩的目的,并且避免不合理的处罚。

拥有行为合乎规范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时会给予较多的自由空间,然而问题儿童的父母却会更为严厉。不过在研究接近尾声的时候,问题儿童父母比起行为正常孩子的父母所花费控制孩子的心力变得较少。

研究人员观察这两种不同孩子的行为过程表示,大部分的孩子正处于中高年级时。

Simon 说道:“结果显示,父母在孩子中学时的管教是十分重要的,孩子这个时期的行为可作为青少年时期的指针。

最后补充道:“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避免让孩子违法犯纪是十分费力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向正途,避免与行为不当的同侪来往而误入歧途。”

正视青春期生理变化

事例:李女士惊讶地发现,一向听话内向的儿子自暑假以来特别热衷于外出向同学借书,在家里整天沉默不语、精神恍惚,除了吃饭就是躲在房间里看书。几天前,趁着儿子不在家时,她偷偷地从他抽屉里,看到一本人体结构的书和描写男女之间不健康的书,最令她难堪的是,床底下竟还有着忘了扔的卫生纸团。李女士感觉自己简直像被惊雷轰击了一样,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之下,只好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请求帮助。

专家:青春期的孩子性意识开始觉醒,他们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渴望了解性的有关知识。家长对此不要恐惧,也不要回避,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看一些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的书,然后适时、适度、适当地个别与孩子进行私底下交流,也可以谈一些自己身体状况发展的情况,帮助孩子了解身体结构、生理卫生、心理需求,并引导他能正视自己,有些想法是正常的,要会克制和疏导自我,使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心理知识教育与心理发育同步进行。

笑对青春期
(作者:钰康)
青春期是每个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必经之路.在这个时期不论是生理、心理、体貌还是性格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样也引发了不少问题。最常见的例如青春期的女生胸部发育很明显,有很多女孩子总会因为这个而害羞,所以走路的时候都不能够做到抬头挺胸,久而久之,这些女生们就变得驼背起来。我觉得要解决类似的青春问题首先要做到的是要摆正对青春的看法。

我也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记得我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脾气很暴燥,谁要是让我不满意,我就会暴跳如雷,有时候甚至会摔东西。那时候父母对我这一瞬间的改变感到很惊讶!后来我变得不爱与人沟通,自己有什么事都搁在心里,要么就是写在日记里。有一次妈妈看到我一连几天都不是很开心,脸色阴沉沉的,多次问我也不说。就借着各种机会来开导我,给我讲道理,最后我想通了说了出来,瞬间觉得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轻松了不少,也感受到了那种一吐为快的滋味。所以,我想提醒各位家长应该随时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果不及时纠正,也许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现在的高中生中存在最多的问题就是早恋。家长们大多数都认为早恋会影响学习,但也有家长却是赞成这种做法,在我生活周围就有不少的高中学生双方的父母在一起吃顿饭、喝喝茶就认同让他们在一起了,这种如此特殊的做法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反对早恋的社会里还真是稀奇。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走在某高中的校园里,时不时的有着一对对的情侣们从我们身边走过去,我不禁感叹道;“如果这些同学的家长知道了他们的孩子在校谈恋爱会是什么反应?”,这时同学告诉我说,她有一个朋友,她的父母知道她在校谈恋爱的第一个反应是把男方的家长请到酒店里见面,待双方家长对两孩子都满意了就结成儿女亲家。我听后真不敢相信,想不到世界上竟有如此开明的家长,以前我是很羡慕这些同学的,可后来仔细想想这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因为过早的恋爱会使学生们在学业上分心,毕竟现在我们还处在未成年中,思想都不成熟,而家长们这种欠考虑分析的安排很可能就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去医院的时候会看到16、17岁的少男少女相伴着来堕胎什么的,现在的高中生中发生性行为的事情不再是少数。很多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经常激情一来就发生性行为。第一次是因为好奇,想效仿成年人谈恋爱,经历多了就渐渐地不以为然了。记得一个朋友告诉我,一对男女谈恋爱超过半年以上发生性行为就不会让自己觉得难为情了。开始我还不大相信,询问那些谈恋爱半年至一年的朋友中曾经与男朋友或女朋友发生或差点发生性行为的机率是80%。我觉得这个问题每位家长或学生都应重视!尤其是轻意付出自己最宝贵的贞操的女生更应该注意,因为我们还小,思想还不成熟,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现在谈恋爱的情侣中最终能在一起的也很少,轻意学成人过性生活太草率了!

现在社会上的犯罪行为太多了。其中排在前列的就是强奸罪!从前被毁于这些罪犯手下的多数是妇女,但是现在,罪犯却把犯罪的予头指向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们。在我眼中这种人简直禽兽不如!很多女孩及家长在女孩受到侮辱后碍于面子不敢报案,使得犯罪分子一次又一次的消遥法外。对于这些人我们千万不能手软,一定要让他们绳之以法!只有处理好了,我们才能每一天都生活在健康、快乐里!

我认为要让少年们平安度过青春期,总结起来也就是几点: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多与父母长辈沟通;不要轻意学成年人谈恋爱,这样东施效颦对青少年们往往是有害而无益。只有做到这些,我们这些高中生们才能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能慌了手脚,应该冷静处理,笑着面对青春期里的种种问题!
第2个回答  2007-11-23
有问题找你父母谈谈去吧!或者找个人聊会天吧!这样最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