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的几大误区分别是什么?你都中招了吗?

如题所述

高血压用药的几大误区分别是什么?你都中招了吗?在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但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16.8%。为了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以下高血压用药的几大误区你了解吗?是否不小心陷入了这些误区?
误区一:防治高血压是自身的问题
高血压的产生与本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想更改生活习惯,但家庭和社会环境不予以支持也难以实现。如果所购买的食品都含有很高的钠盐,限盐也就成为空谈。吸二手烟和抽烟一样,都是心脑血管病风险源。不戒烟,亲属与同事就始终无法摆脱这一心脑血管病风险源。
误区二:凭感觉服药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检测出来的,感觉不到或可能感觉不到的,并不能表明血压不高。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有的人血压明显上升,生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感。直到发生脑溢血,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误区三:不愿意太早吃药
许多40~50岁的病人被确诊为高血压后,不愿意吃药,担忧降压药会造成“耐药性”,用得过早会造成之后服药失效。这也是非常不正确且风险很大的观念。首先,降压药并非抗生素,不会造成抗药性。其次,血压上升会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收缩压(高压)每上升10mmHg,脑中风与致死性心肌梗塞产生风险性分别增加53%与31%。再次,血压控制得越快,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防止心、脑、肾损害,其长期预后越好。对于大部分病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1~3个月),血压仍≥140/90mmHg,应开始药物治疗。
误区四:降压药伤阳伤阴
受损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首先,所有降压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降压药的副作用小于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其次,所有一种降压药都将有某些病人无法承受,药品信息上列举的副作用仅占1%~5%,并不是每一位病人在服药后都会产生。再次,普利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保肾和沙坦类降压药(如氯沙坦),具备降血压功效,可以减少蛋白尿、减缓肾脏的减退,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的优选降压药。最后,地平类(如氨氯地平)也有肾脏功能保护能力,主要依靠其降血压功效。
误区五:滥用乱服药
高血压按其靶器官损害及血压分为三期,对各期治疗用药不同。老年人往往有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反应就不同,选择降压药还要考虑药物对合并不同靶器官损害的患者的保护作用。部分高血压老人患病后喜欢参考其他高血压患者用药处方,或者偏信民间“偏方”或广告宣传,不按自己处方用药,盲目跟从用药就会出现药不对病、治不对症情况,延误高血压正规治疗,还可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对于以上内容,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都可以留言一起讨论,期待你的回复哦!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