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粘体虫生命周期

如题所述

脑粘体虫的生命周期独特,它依赖于两种宿主:鲑鱼和颤蚓科环节动物。主要的传播者是正颤蚓Tubifex tubifex,尽管科学家尚未确定其具体品种。在这个过程中,粘孢子虫首先被颤蚓消化,其孢子在蠕虫的肠道内释放极囊,附着于上皮细胞,通过缝隙进入。细胞进行分裂繁殖,形成变形虫,上皮间隙中可能充满受感染的蠕虫。


大约60至90天后,寄生虫进入有性阶段,形成泛孢子囊,每个囊内有8个三角孢子虫期的孢子。这些孢子被释放到水中,通过寡毛纲动物传播至鱼类,比如鲑鱼。感染的颤蚓会持续释放三角孢子虫长达一年。一旦进入鱼类,孢子仅需几秒即可穿透皮肤,孢子原生质迅速在鱼体上皮细胞内繁殖,几分钟内分裂成众多细胞进行扩散。


在鱼体内,繁殖过程包括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无性内生,新细胞由老细胞生长形成。最后阶段,粘孢子虫由孢子繁殖产生。当鱼死亡或被食用后,粘孢子虫进入环境。研究发现,一些鱼在存活时仍能排出活跃的粘孢子虫。


值得注意的是,脑粘体虫的孢子具有极强的耐性:在零下20°C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13°C土壤中可存活5个月,且在白斑狗鱼或绿头鸭的肠道中仍保持感染性。相比之下,三角孢子虫的存活时间较短,受温度影响,一般在34天以内。




扩展资料

是一种寄生于鲑亚目(包括鲑鱼、鳟鱼及其同类)的粘孢子虫,可以导致养殖及野生的鲑鱼和鳟鱼发生旋转病。大约一个世纪前,在德国的虹鳟上首次发现了脑粘体虫,但范围很快就扩大了并出现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包括俄罗斯)、美国、南非及其它国家。1980年代,研究发现脑粘体虫需要感染一种颤蚓科环节动物来完成生命周期。这一寄生虫利用刺丝囊胞的极丝刺入宿主细胞进行感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