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文案

如题所述

一个女作家,大学毕业后的二十多年里,专注研究女人的社会处境。
她曾深入访谈了96名15-24岁的年轻的女孩,从中探寻当代年轻女人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态度。
“女人为何总是为难女人,同时也束缚自己?”
这是她长期关注的焦点。
这位女作家,名叫
蕾切尔·西蒙斯(Rachel Simmons)
,她的几本书,围绕着上述问题。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和
《女孩,你已足够好》

01
女人之间,是永远的竞争对手?
蕾切尔·西蒙斯不太愿意讲述自己。
“要想了解我,最好的方式,是读一读我的书。”
在蕾切尔的书中,穿插讲述了她本人的一些经历。
她出生在美国,从小成绩突出,1998年毕业于
瓦萨学院

瓦萨学院的美国传统女校,后来也招收男生。
该学院没有必修课程,课程选择非常灵活,学生只需按要求修满一定学分,即可毕业。
蕾切尔在瓦萨学院,研读政治学、社会学,尤其关注妇女问题,特别是年轻女性之间的复杂情感。
“当今的美国和欧洲,年轻女性和同龄男性的学历差异,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在工作后的收入上,两性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然而,女性的很多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其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
相互之间的友谊往往非常脆弱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塑料花姐妹’。”
“二是很多女人,
对自己非常苛刻
,从体重到衣着,再到如何持家的细节,都无微不至地自我审查、自我苛求。”
蕾切尔将上述问题,归因于父权制的社会文化——
女性就像被挑选的商品

为此,众多女人为了“被选中”,或曰“有人爱”、“不沦为剩女”,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同时,要求自己处处完美。
“相比之下,男人这方面的压力就小得多,不大在意的外表,是长期以来的男人常态,直到近年来才有所改变。”
“因为,这就像市场,货物需要包装,但买主无需打扮,只要有钱就够了。”
大学毕业前夕,蕾切尔已经确立了上述观点。
毕业后,她继续从事女性研究,并且将研究方向聚焦于17-24岁的年轻女孩,做了大量的访谈,收集各种材料。
这成为她在不久之后,接连推出多部畅销书的关键素材。
02
解开“塑料花姐妹”的死结
蕾切尔·西蒙斯的代表作之一,是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年轻女性之间,从暗中的勾心斗角,到霸凌行为的专著。
“女孩之间,为什么昨天还很亲密的朋友,今天就突然靠不住了,甚至可能为了一点事,成为相互下绊子的对头?”
“为什么女孩之间,在表面的说说笑笑、一团和气之下,总是难免充斥着各种流言蜚语,彼此之间用这种方式相互整蛊?”
从这本书的一开头,蕾切尔就提出上述问题。
问题是有根有据的,她所访谈的众多女孩,几乎每个人都有此类经历,有很多令人感慨的真实故事。
比起男生之间的打骂、争吵,女孩之间的“战争”,往往更为隐秘,同时,女性之间的友谊往往也更加脆弱。
然而,从家长到老师,大多数人都将其视为女孩的天性,而非亟待解决的严肃问题。
在本书中,蕾切尔采访了曾是霸凌对象和霸凌者的女孩们,直面给无数女性带来困扰乃至创伤的畸形社交文化。
相比男孩,女孩往往承载了更多社会要求:
受人喜欢比表达真实想法更重要,成为“完美女孩”比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更重要。
“对冲突和愤怒的回避,令很多女孩都惯于采取“另类攻击”的方式处理争端,也令她们频频陷入人际战争的泥淖之中。”
同时,女孩之间,既有相互倾诉、相互依赖的需求,又相互把彼此视为竞争对手,甚至担心对方会暗害自己。
于是,一方面,女孩之间经常扎堆,仿佛亲密如姐妹;
另一方面,“姐妹情谊”却很难稳固,像塑料花一样徒有其表,非常脆弱。
蕾切尔指出:
“这些问题,不在于女孩本身,并非女孩天性如此,而是在于社会文化的熏陶、建构。”
此书出版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波士顿环球报》建议:
“每个青春期的女孩,以及她们的父母、同学,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03
《女孩,你已足够好》
蕾切尔·西蒙斯的另一本名作,探讨年轻女性的自我苛求。书名
《女孩,你已足够好》
,则表达了作者的鲜明态度。
“很多女孩从十岁左右,就开始苛求自己:处处假装可爱、温顺,从容貌到身材都要尽可能更美,此外还要学习好、懂事、听话,长大后的束缚更多,从贞操,到‘芳龄常驻’的容颜……而这一切苛求,都是女性自我束缚的枷锁,既残酷,又荒诞。”

减肥
为例,“苗条身材”几乎是所有年轻女孩,所孜孜以求的,同时也是很多人的噩梦。
无论男女,注定会有一些人,无法达到所谓的“苗条身材”,这主要是因为基因。
偏胖或者偏瘦,但从健康的角度讲,没有哪一种必然“更好”或者“更差”。
然而,当“苗条”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一些女孩从十几岁,就强迫自己戒掉很多喜欢的食物——从肥肉、冰淇淋,到不吃主食,和滥用各种“减肥药”……
有些人甚至为此毁掉了健康,包括因节食减肥导致内分泌紊乱、消化不良或者厌食症。
再如
容貌焦虑
——美容几乎是所有年轻女孩的“刚性需求”。
有些女孩在出门前,化妆长达半小时以上,一天补妆好几次。
长期使用各种化妆品,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皮肤的老化,进而导致更频繁、更细致的化妆。
“爱美并没有错,但如果为此付出过高的成本和代价,甚至将此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不顾其他,那么,就无疑是一种病态,值得质疑和反思。”
书中指出:
“一个女孩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标准,本身就是一种禁锢。因为无论女孩还是男孩,个体差异都很大,根本不可能有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
相比之下,不如将思考模式,替换为:
“作为一个女孩,我可以实现哪些梦想?”
所谓的完美,有些是根本不适合自己的,那就无需奢求,只要做好真实的自己,就意味着已经足够好。
要做到这点,需要对那些苛求女孩的“主流文化”,保持批判性的警觉。
这是一个女性自我启蒙、自我解放的过程,任重道远,但值得一直走下去。
蕾切尔·西蒙斯除了上述这两本书,还经常在各种报纸和杂志上撰写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围绕着年轻女性的自我赋权,和对社会文化的批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