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敬先主要经历

如题所述


魏敬先
魏敬先,1937年2月生,江苏省沛县人。中国发绣领军人物,现代人像绣的创业者和奠基人;水彩画家。1957年—1963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现为温州大学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市人像绣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为世界许多国家元首制作发绣肖像作为国礼赠送,为国争光,为东方艺术添彩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之为“发绣外交家”。他的发绣作品——世界名人肖像被誉之为“东方一绝”、“不可多得的珍品”。
中文名:魏敬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沛县
出生日期:1937年12月
职业:水彩画家
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主要成就:发绣人像创始人、发绣外交家
代表作品:《中国发绣艺术》、《现代人像绣技法》《魏敬先水彩画选》
职称:教授
职务:硕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57年—1963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当代水彩画家,发绣人像创始人。现为温州大学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市人像绣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温州大学美术系教授,温州市人像绣研究所所长,浙江水彩画会理事,温州市水彩画会会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赴日本、荷兰、马来西亚、美国、阿联酋等国家进行讲学和举办艺术展览。发绣人像作品走进了英国白金汉宫、荷兰王宫、马来西亚首相官邸、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纽约联合国总部
制作的发绣和彩色丝绣国家元首级人物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戴安娜王妃、荷兰女王、戈尔巴乔夫、美国前总统布什、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尔和夫人,以及尼泊尔国王和王后等。被作为国礼,由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赠送;1992年,为邓小平同志精心制作了一幅发绣肖像,在中共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敬献给邓小平同志,绣像受到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的赞赏。
1991年,成立全国首家研究制作现代人像绣研究所;人像绣研究这一技艺1998年已被列入教育部社科科研立项,获国家科研资助。先后出版了《魏敬先水彩画选》、《魏敬先水彩画》、中国水彩画家系列丛书《魏敬先》和《瓯绣技法》、《中国发绣艺术》、《现代人像绣技法》等书,在发绣现代人物肖像理论方面,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
1990年魏敬先受教育部及省、市领导人的委托下用其发绣作为礼品赠送给港澳台知名人士,为其所在的省引进五亿元人民币筹建金温铁路,并于1997年建成通车;1992年,为温州师院引进五百万港元建“逸夫图书馆”及“逸夫发绣艺术楼”;另外,台湾名人何朝育先生、黄美英女士也因魏敬先的发绣艺术牵线搭桥和投石问路,于1992年捐款一千二百万港元为温州师范学院兴建了“育英大礼堂”。
1985年5月,我国经贸代表团出访英国,并参加“国际理想家庭博览会”,为了向博览会开幕剪彩嘉宾戴安娜王妃,赠送一份别有意义的礼品,出访前,我国经贸代表团通过省工艺美术协会找到了魏敬先,由其制作绣像。经过三个多月的绣制,绣像如期交到了经贸团的手里。戴安娜王妃在博览会现场接受绣像时,非常高兴地称赞说:“很精美,很像我。”至此,发绣便开始了作为外交礼品的二十年。
1987年,受省政府之托,为日本静冈县知事斋藤知于史先生制作发绣肖像,为庆祝浙江———静冈缔结友好省5周年,作为薛驹省长的礼品赠送。
1989年10月,我市和日本国石卷市建立友好市5周年之际,魏敬先随团赴日本石卷市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为石卷市长平众真治郎先生现场制作的素描肖像。在展览会上,受到市长的高度评价和热情称赞。
1989,魏敬先受托,为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绣彩色肖像,作为国礼赠送戈尔巴乔夫。
1990年1月,前苏联驻华使馆派文化参赞和二秘,专程给魏敬先送来了戈氏一封热情洋溢的亲笔感谢信,及戈氏夫妇两人亲笔签名的照片一张,并在杭州举行了亲笔信交接仪式。戈氏的信里写到:看了你别开生面的艺术作品,对中国美术家的精湛技艺和勤勉精神的叹服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我还看到,你的作品鲜明表现了中国人民对苏联的友善感情
1990年9月,温州市和日本国吴市经济友好交流5周年之际,魏敬先应邀赴日本国吴市参加“温州艺术展”开幕式,为吴市市长佐佐木有先生绣制了一幅素描肖像。得到市长的好评。
1992年,为荷兰前总理威·豪先生制作发绣肖像。
1993年3月,魏敬先应邀赴荷兰,举办艺术展览并讲学。展出结束后,绣像由旅荷华侨总会赠送给威·豪先生。总理先生对绣像作了高度评价,并参加了艺术展开幕式,为绣像揭彩。
“发绣外交”一说由来。“发绣外交”一说,得从1989年说起。当时,浙江省领导在规划筹建金温铁路之时,希望引进海外资金投资建设,了解到温籍台胞、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爱国、爱乡之情甚浓,为了接通关系,派当时的温州市市长刘锡荣赴港拜访南老。初次见面,究竟带什么见面礼好,当时也颇费了一番脑筋。“经过多方考虑,最后决定由我为南怀瑾先生的母亲绣一幅发绣肖像,而且要求这幅绣像最好能用南太夫人本人的头发制作,这样对这位出了名的孝子来讲才更有意义。”魏敬先在市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立即投入寻找南太夫人照片和头发的工作。几经周折,从一直陪伴南太夫人的儿媳妇处找到珍藏的照片和一绺落发。整整三个月,顶着酷暑,魏敬先为南太夫人绣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并配以精致镜框。同年秋天,刘锡荣带着这幅绣像,前往香港会晤南怀瑾。南怀瑾一见镜框里母亲肖像,激动得扑通一声跌跪在地,失声痛哭。这时,刘锡荣说:“这幅南太夫人的绣像,是我们请温州工艺大师魏敬先用南太夫人的落发绣成的。”得知那幅肖像竟然是用他母亲的头发绣的,南怀瑾更加激动,感叹地说:“知我者,刘市长也!”此后通过南怀瑾关系,金温铁路工程顺利筹资约5亿元人民币,并于1997年建成通车。而当时“几缕青丝引来五亿巨资”、“一幅绣像催生金温铁路”成为美谈。因魏敬先发绣作品而“引资”成功的还不止这一次。魏敬先为香港大亨邵逸夫制作发绣肖像后,邵逸夫非常高兴,于1992年和1995年,前后两次为温州师范学院捐款300万港币和200万港币,建成了逸夫图书馆和逸夫发绣艺术楼。另一位温籍台胞何朝育和黄美英夫妇,获得魏敬先为他们创作的发绣像后,于1993年捐款1200万港币,兴建了当时浙南最大的多功能“育英大礼堂”。正是由于一次次绣像的赠送成功,发绣为东方艺术增光添彩的同时,也为我省、我市,以及当时的温州师范学院引来巨额的捐资项目。
1991年,成立全国首家研究制作现代人像绣的机构——温州市人像绣研究所,从历届美术院校毕业生中选留优秀学生,魏敬先教授被任命为所长。
1992年6月间,在温州华侨饭店的一次会议上,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孔祥有同志,提出了“发绣外交”一词,并表扬了魏敬先为知名人士绣像取得的功绩。
发绣展轰动联合国,二十年来,魏敬先先后制作了古、今、中、外名人肖像百余幅,其中作为国礼的就达10来幅之多。从第一幅的戴安娜王妃,到戈尔巴乔夫、荷兰女王贝娅·克里格斯、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尔,到1996年,受外交部委托为尼泊尔国王和王后制作发绣肖像。绣像完成后,于同年11月,江泽民主席率团访问南亚四国时,作为国礼面赠给尼泊尔比兰德拉国王和王后。这些当作国礼送出的绣像不仅受到高度评价,他还因此而应邀出访了10多个国家,在国外办展10多场,还把展览办到了联合国总部。
2000年10月-11月间,在应友好学校美国新泽西州科恩大学之邀,温州师院发绣展览团一行6人赴美,在科恩大学进行为期4周的展出和讲学,引起轰动效应。而在此期间,经推荐和联合国文化委员会批准,10月2日至5日,魏敬先的发绣作品展览开到了联合国总部。坐在迎宾大厅内现场绣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绣像的魏敬先,更是引来了联合国各使团工作人员和艺术家前来驻足观看,一边看还一边翘起大拇指称赞:“发绣艺术了不起!”令魏敬先激动的是,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也来参加了开幕式,并称赞其发绣艺术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展出结束后,联合国文化娱乐委员会还给魏敬先教授颁发了匾牌,匾牌上用英文写着:“奖给中国艺术家魏敬先先生,您的发绣艺术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之后,2001年,魏敬先受外交部礼宾司之托,还为俄罗斯前总体叶利钦绣制了肖像。空闲之时,他和自己的弟子们为美国第一任至第44任总统绣了44幅肖像,在美国的一次展出时,引起了轰动。
2002年,他应邀赴阿联酋举办发绣及水彩画艺术展。
2002年11月,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驻华使馆大使、临时代办一行32人在我国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等陪同下,前来参观发绣艺术。
2004年,魏敬先教授再次应邀出访阿联酋,举办了“中国艺术展”,其绣制的酋长肖像受到了赞扬。
“发绣外交”二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已经令人瞩目。
人物评价
196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并受过刘海粟、陈之佛两位艺术大师亲授的水彩画家魏敬先,被分配到浙江省温州市瓯绣厂,担任刺绣画稿设计,开始接触到刺绣,从此,他便与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是个身躯魁伟的男子汉,却偏偏钟爱刺绣。并将这被喻为“女红”的手艺当作终身职业,令人感到希奇。
在我国,魏敬先是个知名水彩画家。他在温州、徐州、南京、上海、北京及日本、荷兰、香港、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艺术展览。先后出版过5本个人水彩画集,但随着多年来锲而不舍的钻研刺绣,他在绣界所得到的荣誉,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画作。
在刺绣领域里,他将坚实的绘画功底,运用到刺绣中去。香港《文汇报》在“中华风彩、风流人物”刊载专版称:“作为一位艺术家,魏敬先拿了很多个第一,首先他是以刺绣为终身职业的第一人;1983年第一次人像绣作品在全国获奖;1986年又是在上海举办个人刺绣展的第一人;1991年全国第一个人像绣研究所在温州成立。”他研究的发绣人像艺术“填补了艺术领域的空白,开拓了刺绣的新领域。”魏敬先则认为:“刺绣,是我们祖国很精美的传统技艺;身为画家,有责任继承、发扬、开拓这门技艺:水彩画和刺绣都是艺术,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出奇制胜。只有画得好,才能绣得好。”他拿起小小的绣花针与他那支惯用的画笔,结合并用,相辅相成。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吸收绘画中的虚实、光色的原理,以针线作笔墨,自画自绣,使刺绣从“艺匠”的水平,提高到更臻完美的艺术境界。在画和绣之间搭个桥,填补了画家和艺人之间的鸿沟。
魏敬先以水彩这一特定画种,用他那支饱蘸激情的画笔,在师法自然中,将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风景,准确地写入画稿,把这一技巧直接间接地运用到刺绣中去,从而发展出:彩色绣、速写绣、素描虚实绣、发绣四个品种,数十种针法。
魏敬先个性特别,不喜欢走别人走过的路。他善于别出心裁,创出个人风格。为了搞别人没搞过的东西,选择了“难画”之径,绣现代风云人物及文化名人,绣这些久为大家“耳濡目染”的大人物,必须形神逼肖,质感丰富,才能使人翘指叫好。魏敬先自恃绘画功力深厚,有过硬的素描基础,能够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哪怕极为细微的用以展示人物形象的逸神光彩。所以,他敢于选择专绣世界名人这个难题;他不但用丝线绣,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又用发丝绣现代人像,佳作层出不迭。令人耳目一新。因而,也使自己成为现代人像绣的创业者和奠基人,被专家称之为“魏绣”。
1967年,当魏敬先另辟画绣结合的蹊径已趋成熟时,他就满怀成功的愿望,自画自绣“毛泽东”。这幅栩栩如生的作品,是他的鸣世之举,呕心之作。在动辄得咎的“文革”时期,绣伟大领袖肖像,当时在艺术界中是无人敢于问津的。而魏敬先的大胆尝试,一经问世,便令人瞩目,传为奇谈。
1985年2月25日,《温州日报》记者沈惠国,温州电视台记者陈薇蓉以“丝缕之间绣春秋”为题,报道他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绣制彩色肖像的经过:“这幅绣像高48厘米,宽38厘米,女王绣像雍容高雅,形神兼备。为创作这幅作品,魏敬先调动了绘画的全套手段,运用了瓯绣的多种针法:头发上运用散套针,依势卷曲;面部用肌肉针;那薄如蝉翼的上衣,则用细发稀针绣成;斜披的绶带,用粗发短针绣成;而那银白色的皇冠、项链上的珍珠,以及羽纱衣衫上缀有许多星星点点的银片,要绣出这些质感效果,单凭留缎地颜色作白,就不足以表现了,他就采用白色丝线代头发来绣,那银丝皇冠用平针绣成,项链上的珍珠,采用‘平迭绣’,即先用粗线打底,绣到一定的高度,再用细线,以不同的方向,用缠针绣方法,将底线盖住,使每颗珍珠形成半立体状态。羽纱上的小白点,也用细线短钊‘绣成。作品完成后,光华耀眼,富丽华贵。再加上丝线的折光效果,在每一个角度上看去,都有一种银光闪烁的感觉。
魏敬先自己说:“我所崇尚的瓯绣独特的传统风格,虽以人物著称,但以往绣的均为历史人物,表情比较单调,又无真人对照,逼真上要求不高。而现代人物,特别是世界名人则不同,他(她)是生活在自然的气氛之中,要求有质感、光感、立体感和千变万化的色彩,面部表情丰富、复杂,观众有现实的对照标准,要达到较佳的艺术效果,有赖于借助现代绘画的技巧,因而难度较大。”
1993年4月22日在荷兰国际第一大港鹿特丹市举办的“首届中国文化艺术节”上,据《欧洲时报》记者柳并介绍说:“祖籍中国温州的旅荷华侨领袖梅旭华先生回乡探亲时,一个新的发现使他激动不已!这就是温州师范学院魏敬先教授的发绣作品——现代人物肖像,居然达到如此逼真、高雅、富于质感的境界,难怪它们能享有‘东方一绝’的美誉,难怪它们会成为馈赠外国首脑的国礼,难怪戈尔巴乔夫为这一珍贵礼品亲笔致信魏敬先教授以表示谢意!梅先生不禁想到为什么不请他为荷兰女王也绣这么一幅肖像呢?梅先生的想法受到FR省省长威·豪先生的支持。荷兰国家新闻局于1992年下半年将女王的标准像寄给梅先生转交魏教授。当女王绣像光彩照人地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己过去整整一年了。这是一幅出类拔萃的艺术珍品。绣像不仅因其栩栩如生而受到荷兰政要们的啧啧赞叹,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特殊的材质完美的艺术境界,受到荷兰艺术家的关注。阿姆斯特丹高等艺术学院院长德·温特先生和文学家欧特格·波尔先生访问中国时,曾专程访问魏敬先教授。
4月14日,“首届中国文化艺术节”在鹿特丹市开幕了,宽敞的展览大厅内,正中央悬挂着魏敬先的作品。这里聚集着各界人士,有前副总理威·豪先生、我国驻荷兰大使王庆余夫妇、荷兰文化旅游部副部长莱森格普、旅荷华侨代表梅旭华先生等。他们问起了许多关于发绣的情况,魏教授都一一回答,并作了现场刺绣操作表演。
4月26日开始,魏敬先在阿姆斯特丹高等艺术学院讲学,染织美术系20多名女学生,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来听课。他的讲题是:“中国刺绣漫谈”、“发绣艺术和现代人像绣技法”。从中国刺绣的发展渊源到各大名绣的风格特点,以及绘画和刺绣的关系等等,边讲解,边制作表演,深入浅出,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讲学结束时,魏敬先教授把从中国带去的绣架、丝线、头发、缎料和绣花剪等全套刺绣工具赠送给染织系。该院院长德·温特教授设宴祝贺访问、讲学成功。
近年来,他先后用发绣和丝线绣制作了众多的世界历史名人、文化名人肖像,如爱因斯坦、贝多芬、伦布郎、达·芬奇、毕加索、托尔斯泰、郭沫若、齐白石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展出后,曾分赴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多次展出,均获得高度评价。有的在展出国被作为珍品收臧或作为国礼赠送。素描绣《白石老人》在获得“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奖之后,由国家选作精品赴加拿大参加国际展出。这是他从六十年代起,就作仿铜版画效果的素描绣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就是魏敬先在崎岖的治学道路上,不断攀登,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在中国刺绣艺坛上开阔了一片新天地,迎来了新的曙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