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的意义

如题所述

当前电子阅读本质上还是在延续传统纸质阅读时代的“浅阅读”(shallow reading)方式,无法满足人们对全面、关联、智能知识获取三方面的深入需求。主要体现在:
1. 知识点覆盖面不全。浅阅读的知识源局限于书籍本身。当读者遇到陌生的概念或者感兴趣的知识点需要进行扩展阅读时,需要借助书籍之外的工具,比如词典、搜索引擎等。
2. 知识点之间缺乏语义关联。学习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联想。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语义关联是辅助学习的关键。浅阅读模式下,知识点大都是孤立,缺乏有效地机制和技术手段进行语义关联。
3无法支持智能知识获取。智能知识获取体现在理解书籍内容和用户阅读行为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化只是推荐和具备情景感知能力的知识推荐,从而降低读者知识获取的代价。浅阅读模式尚不具备上述功能。人们为了获取某个知识点需要借助大量的辅助阅读工具,并从海量信息源中做出艰难的选择。
为了克服浅阅读的缺点,满足人们的全面知识获取、关联知识获取、智能知识获取三方面的深入阅读需求,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深度阅读。
人在阅读的时候,书籍也在“读”人 ,书籍可以记录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水平自动的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与知识推荐,从而实现智能阅读。
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 知识服务的需求 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阅读时总会遇到生僻的概念或者专业术语,此时读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查阅资料,甚至需要查阅多种信息资源并进行知识整合才能对指定概念有全方位和深入的认识。因此,为了减少大量的信息检索而获得最直接的知识(问题的准确答案,概念的准确解释),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服务模式。基于中文知识图谱的深度阅读将知识集成到电子书籍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书籍的可理解性,知识获取的直接性和全面性。 知识图谱构建的需求 为了得到全面、直接的知识,我们需要一个具有语义理解能力和知识描述能力的平台。搜索引擎的出现实现了知识搜索从数据变到信息的跨越,即从海量网页数据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反馈给用户。而知识图谱的出现则实现了搜索直接通向答案本身,用户提交需求后得到的就是最准确的知识,知识图谱就是知识的提供者。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面向阅读领域的知识图谱,并利用知识图谱知识聚合、知识分析推理、知识图谱演化分析、知识导航等手段,满足读者精确查询、模糊检索、智能搜索、关联推荐、深度阅读等需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