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果公司认为员工离职时交接不清,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有诉讼时限吗?

公司跟员工之间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事实劳动关系。还有我想知道一下这个证据一般怎么界定呢?

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时限为一年。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扩展资料:

员工离职,企业的维权方式:

1、拒绝出具离职证明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时,用人单位有权拒绝为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员工不履行交接手续。

2、造成损失的,要求员工赔偿

员工未履行工作交接手续,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锚点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赔偿。但要注意,实践中用人单位需有证据证明存在经济损失,且经济损失与员工未履行交接手续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3、紧急情况下可以扣发工资

如果员工将公司的重要财物,如汽车、笔记本电脑、手机或其他重要信息带走拒不归还或拒不告知公司的,可能会给公司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那么公司可以适当扣发其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3
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可申请劳动仲裁。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因为离职工作交接的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3个回答  2008-03-23
如果劳动合同有要办交接的规定,而员工在离职时又没有交接,这属于违反合同的行为.公司可以起诉你要你承担违反合同的责任,但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多大呢,应赔偿多少钱呢?这要由合同来规定,你们的合同内有这条规定吗?我想,一般都没有.所以起诉的可能就没有了.但是,如果因你没有交接而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公司就要起诉你,要求赔偿损失了.并不是没有交接清楚就一定要造成损失,这要公司拿出证据来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3-23
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可申请劳动仲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