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开发者大会玩转了哪些黑科技?

如题所述

作为中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先锋企业,在百度与谷歌各自的2018年开发者大会上,AI不约而同成为贯穿全场的主角。不过与谷歌更多讲述公司AI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相比,7月4日的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更多展示了公司AI产业化的实际成果。

这些黑科技既有平台化与基础层的技术应用,也有贴近生活的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百度大脑3.0”,以及在此支撑下百度两大AI开放平台DuerOS、Apollo的3.0版本;打通AI与移动端的“智能小程序”。

李彦宏:造车不是造PPT但百度吹的牛实现了

在2017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曾经承诺,在2018年7月份,将会有百度的量产无人驾驶车出现。

不过此后百度在无人驾驶车量产上都没有太大声量,这句话一度被认为和当年贾跃亭承诺的2018年FF91量产一样,主要是吹牛,次要做宣传。

在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开场也让人有这种吹牛落实的感觉。李彦宏先是颇有些为难地表示,“现在已经7月份了,但是大家知道,创新总是有很多风险,有很多不确定性,造车也跟造PPT不太一样,造车经常会有延迟交付”。

就在大家都以为李彦宏要为一年前吹的牛找借口之时,他话锋一转,会场大屏幕上搭载Apollo系统的无人小巴阿波龙一辆一辆生产出来,“我们吹的牛实现了,全球首款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已经量产”。

其实,细心的A股投资者会提前发现,这不过是李彦宏“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在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的前一天,金龙汽车(600686)7月3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金龙客车与SB Drive、百度日本公司签《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三方将争取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之前实现阿波龙(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小批量供应日本运营,并探索在日本构建以阿波龙为核心产品的无人驾驶运营平台。

而为了证实无人驾驶的真实性,金龙汽车董事长谢思瑜甚至在阿波龙的生产车间介绍,“阿波龙没有方向盘,也没有驾驶位,没有油门和刹车踏板”。

随着阿波龙的量产,阿波龙的商业化落地也同步展开。李彦宏称,“已经完成总装的阿波龙,即将发往北京、雄安、深圳、福建平潭、碧桂园、湖北武汉、日本东京等地开展商业化运营”。在日本,百度将与软银合作,阿波龙被用于一些核电站内部的人员接驳,也会用于东京地区一些高龄化社区的穿梭接送。

金龙汽车与百度的合作的阿波龙量产以及商业化展开,给金龙汽车带来了实质利好。在今天大盘整体疲软的情形下,金龙汽车午后直线拉升至涨停,截止全天收盘仍有3.96万手封单。

百度的云端“中国芯”

在中兴事件之后,国人对于芯片的焦虑与担忧爆发出来,各种大小芯片厂商与研发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不过鱼龙混杂,喊口号炒作者、蹭热点圈钱者不在少数,真正拿出产品来的少之又少。

在百度2018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发布了由百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 “昆仑”。

百度方面给出的官方资料显示,“昆仑”是大规模AI运算实践中催生出的芯片,基于百度8年的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发,20多次迭代产生。“昆仑”是迄今为止业内设计算力最高的AI芯片(100+瓦特功耗下提供260Tops性能),可高效地同时满足训练和推断的需求,除了常用深度学习算法等云端需求,还能适配诸如自然语言处理,大规模语音识别,自动驾驶,大规模推荐等具体终端场景的计算需求。

李彦宏的介绍则显得平实易懂,“‘昆仑’适用于语音、图像、自动驾驶等等很多方面,它的算力也非常强大,可编程且非常灵活,它的运算能力比最新基于FPGA的AI加速器,性能提升了近30倍”。

而昆仑之于百度的价值,百度方面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昆仑’的诞生,使得百度大脑具备了更完备的软硬一体化能力,这极大成就了百度大脑3.0版本的算力增长。基于此,百度大脑3.0形成了从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平台、生态的AI全链式技术布局。

进化的百度大脑 日调用超4000亿次

一直以来,百度AI技术与应用能够快速发展,其核心支撑就是百度在2016年正式发布的百度大脑,当前百度大脑已经被百度应用在多个AI领域,其中最接近我们的就是百度智能音箱“小度”了。

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与应用场景的扩展,作为核心支撑的百度大脑也一直在进化。在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现场,百度推出百度大脑3.0。

百度高级副总裁、AI技术平台体系总负责人王海峰介绍,“目前百度大脑每天的调用次数超过了4000亿次,百度大脑3.0最大的优势是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包含视觉、语音、自然语言、数据语义以及多元语义等。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不仅能够让机器听清、看清,还能够深入理解语音背后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支撑各种应用”。

作为一个以开放为理念的平台,开发者能够通过百度大脑便捷地获取AI能力,王海峰解释,“百度大脑3.0已经对外开放了110多项领先的AI能力,并通过开放EasyDL等定制化平台、软硬一体的AI能力,持续降低AI应用门槛,帮助开发者和企业应用AI实现业务创新与升级。”

打通AI与移动端的“智能小程序”

小程序的普及与流行,俨然成为现今移动端开发者必须紧跟的潮流。显然,百度也不愿意在此掉队。

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副总裁沈抖正式对外发布百度智能小程序。据介绍,与其他小程序相比,百度智能小程序不仅可以全面接入百度大脑的AI能力,更将在今年12月全面开源。

百度方面人士解释了百度智能小程序开放性体现的两个层面,“首先,开发者只要简单修改几行代码,就可以将自己在其他平台开发的小程序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进而让这个智能小程序无缝运行在百度系App(百度App、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等)以及外部App(哔哩哔哩、58同城等)上,实现一端开发,多端可运行。其次,百度还将开放全域千亿流量扶持开发者,帮助他们快速沉淀精准用户,而百度流量中天然存在大量与资讯、服务、工具等相关的需求,尤其是在百度信息流中,用户看到的内容都是根据兴趣匹配推荐的,这些内容可以激发用户各类需求,适合开发者去挖掘”。

而AI技术对于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价值,则更多体现在精准获客上。前述百度方面人士分析,百度智能小程序可以基于大数据、意图识别、兴趣识别等技术精准找到各类智能小程序用户,有效缩短用户转化途径,为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带来实实在在的商业效益。

百度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后,查违章智能小程序全网的日活跃用户在50天内增长了370%,火车票智能小程序订单转化率在20天内提升了44%。同时百度贴吧小程序上线以来,用户人均使用时长也增加了30%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