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故事,家长要注意哪些要点?

如题所述

马宝应该知道,选择故事不仅是给孩子讲故事的前提,也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因素之一。孩子正处于启蒙阶段。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模仿性强,可塑性强,讲故事是影响孩子,培养孩子气质的重要途径。所以选择故事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选取的故事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和经验,为孩子提供榜样,陶冶孩子的情感和心灵。简而言之,他们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进步的。当然,故事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负面的内容,可以作为对孩子的警示,但前提是不能超出孩子的辨别能力。

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我们来看看!

1.选择正确的故事


孩子会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年龄来选择。建议给2-3岁的宝宝讲一些动植物的故事,简单生动;当你4-5岁的时候,宝宝的想象力发展很快,可以给宝宝讲一些童话和民间故事,内容应该更丰富,更长。如果孩子大一点,可以给他讲一些有历史人物的故事或者寓言。关注有正能量和哲理的故事,帮助孩子发展。


2.这是睡觉的好时机


晚上睡觉前,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讲故事。睡前期间,宝宝的脑神经和小脑神经交替工作,整个人就会稳定下来。如果你给宝宝讲一些美好、快乐、感性的故事,宝宝会更快接受。宝宝两岁的时候,最好让爸爸妈妈用更短的时间讲故事,让宝宝及时消化吸收。然后通过观察宝宝的整体状态,根据宝宝对听故事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或减少讲故事的时间。如果宝宝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很有兴趣,爸爸妈妈可以讲一会儿。如果发现宝宝没心情听故事,最好及时制止,不要强迫宝宝听故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3.情感故事


父母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要让宝宝学会一些单词,有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儿在听故事时,应该学会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陈述事件。讲故事的时候语言要生动,要多用象形文字,可以给宝宝做一些动作。只有爸爸妈妈说的有意思,宝宝才会更有兴趣。另外,故事的开头一定要吸引宝宝,让宝宝听。爸爸妈妈讲故事要注意语气和语音语调的变化。

4.鼓励你的宝宝重复这个故事


故事讲完后,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复述整个故事。复述并不意味着完全讲出来。宝宝只需要用自己的话来说。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语言、记忆力、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想让宝宝复述一个故事,一定要多听。宝宝听故事,大多是生动的故事。如果爸爸妈妈只是像完成任务一样给宝宝讲故事,即使他们讲的故事再多,宝宝也可能一个都不记得。


父母讲故事,可以借鉴诗人歌德母亲的方法:歌德年轻时每天听母亲讲故事。但是我每次听的很开心,我妈就不说了,这就让歌德想到了下面的事情。等到第二天,妈妈会让歌德讲话,然后继续讲话。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所以爸爸妈妈可以把之前讲的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自己复述,或者让宝宝发挥想象力再修改。这样婴儿就能记住。

有的家长问,什么时候给孩子讲故事最好?以下,这些时间都合适


◆睡前(包括午睡)


◆当你累了,躺在床上无所事事的时候,


◆当孩子早上刚睡醒还躺在床上的时候,


◆该用奶瓶喝牛奶了


◆该用瓶子喝水了


◆宝宝生病的时候,


◆带着宝宝在旅途中,在公园的草地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6
让孩子读童话故事,应当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让孩子阅读不适合自己年龄段特点的童话。比如2-3岁的孩子因接受能力有限,更适合阅读篇幅短小、情节简单重复的童话;4-5岁的孩子则可以阅读一些情节稍微复杂的童话,但主题应当是充满快乐,不会让他们感到有压力或烦恼的;5-6岁的孩子阅读的范围勋可以更广泛一点,一些主角遭遇挑战、遇到困难等的童话也可以介绍给孩子,能够帮助他们捧遣入学前的压力。当然,上述原则也并不是绝对的,家长不妨在孩子阅读时注意观察他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情绪变化,如果孩子能够认真地听或读,并会表现得非常开心,那就说明他对面前的童话读本非常喜爱,即使童话内容有一定深度,孩子还不能充分理解,家长也可以适当让他读一读。反之,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表现出兴趣缺乏,家长就要考虑更换童话读本。
第2个回答  2021-06-16
家长要多跟孩子讲一些温馨并带有童话色彩的故事,不能讲太过血腥暴力,或者是恐怖的事故,以免吓坏孩子。
第3个回答  2021-06-16
注意语言的生动性,也要注意故事的情节,同时要注意音色的改变,还要注意故事的思维,让孩子进行动脑思考,等等。
第4个回答  2021-06-16
在家长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家长要注意给宝宝讲的故事一定要是小孩子听的,还要注意不要讲一些让孩子特别害怕的故事,甚至说要注意给孩子讲的故事一定要是人生格言的道理,不能够讲那一些行为特别不好的故事书,这样才能够让宝宝有一个特别好的倾听习惯,也能够让宝宝学习到更好的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