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实:怎样有效扶持小微企业

如题所述

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提高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有关部门努力的目标。这同样也是小微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快制定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由于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人才、技术装备、管理水平、抗市场风险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其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是最具效力和影响力的支持。目前,国家、省、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现有的一些政策很难照顾、扶持小微企业,建议首先将已有的政策认真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要特别关注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链低端的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困难,根据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出台专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
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目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一个统筹协调的保障机制,重点是解决科技型、创新性、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鼓励政策、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工作和重要途径,通过财政资金补贴、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的面向小微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一是支持创办小微企业,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和支持创业,具有良好的创业氛围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之一。青岛和其他先进地区相比缺少的正是全民创业的热潮。因此,我们应通过降低创业门槛、放宽准入行业、强化创业指导、鼓励全民创业等措施,形成政府重视、相关部门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创业氛围。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向小微企业初创者提供策划咨询、手续代理、人员培训、技术应用、登记注册等方面的创业指导和服务的力度,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难,提高小微企业创办成功率。
二是为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提供服务。在贷款政策设计上,银行应考虑到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等限制类行业的区别;在资金流向上,可以实现利率差别化,并使放贷更加精细化,更好地减轻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不断加大投融资服务,创新融资服务产品,促进银保企合作;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不应过分依赖抵押,而是需要从营销、风控、考核等多方面重新与小微企业需求对接,大力发放信用贷款,开发直接融资工具;积极帮助暂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小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寻求有效的融资解决途径。
三是为小微企业市场开拓提供信息和服务。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改进和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促进跨区域合作交流,寻找发展商机,开展协作配套服务。根据小微企业的需求,有选择地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展示会、产品交易会、供求洽谈会以及国内外商务考察活动。开展小微企业信息化推进服务,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服务。
四是为小微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化升级服务。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小微企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小微企业提供设计、研发、质量检验检测等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支持小微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推进小微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加大对各类小微企业人员的培训,扩大培训范围;推动开展管理咨询服务,引导小微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品牌建设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7
既然给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并非市场手段,那就不应该以单纯的商业逻辑来衡量这类贷款,更不应因此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业绩。唯有保证银行不致于为此“背黑锅”,为小微企业贷款才能得以稳步推进。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手段可能有两种:
1- 由国家注资,成立专项扶持小微企业政策性银行。如果目标是扶持生存型创业,可以适当参考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运作模式。孟加拉国人口约1.6亿,国土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体量和中国一个省差不多。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也可以在一个或几个省搞试点(优先考虑东部省份),有眉目了再进一步推广。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专项扶持,因此不需要像国有商业银行那样以盈利为主要经营方向,也就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那些顾虑。至于机会型创业的小微企业,交给国资投资机构(包括天使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来扶持更为合适。
2- 成立专项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性基金。但是基金的具体运作,可以下放到各国有商业银行来完成。这等于每年有一定指标的政策性任务,有点类似助学贷款,但是盘要大得多。政策性基金的财务进行独立核算,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有业务分离。如果政策性基金运营得好,可以对操盘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如果运营得不好,至少国有商业银行不致“背黑锅”。无论出台什么政策,总要有人愿意做事才好。中央政府对政策性基金的注资可以分期,成效卓著就追加投资,成效欠佳见好就收,风险也算可控。
就短期而言,生存型创业的小微企业对于保障就业确实有一定意义。但是就长远来看,生存型创业的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终究是弱者,毕竟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小生产者、小私有者在规模化经营的企业面前很难说有什么优势。所以说,这类小微企业可以作为国民经济有益的补充,但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仍要仰仗培养一批体量较大的企业,例如华润、华为、中国商飞等等。至于机会型创业的小微企业,那就多多益善了:这类小微企业如果做起来了,要么自己变成大企业(比如大疆),要么被大企业收购,但是创造出来的技术肯定实实在在地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