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学生出国回国都不容易,教育资源如何调配?

如题所述

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疫情,中国留学生经历了远离亲人、与社会脱节等各种困难。许多学生改变了回国就业的计划。据中国教育部统计,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速已经超过当年出国留学生人数增速。


疫情消退后,中国留学生人数仍将适度增长,并将持续较长时间。参考二战后其他国家赴美留学人数的变化趋势。2000年以前,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台湾省、香港、新加坡)赴美留学人数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才进入平台期。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越南,在美国学习的学生人数仍在上升。“这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国GDP总量超过100万亿元,但平均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从长远来看,出国留学还是首选,以后想把孩子送出国。“不可否认,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只要差距存在,就有出国留学的需求。”近年来,中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3005所大学,4002万学生,居世界第一。但是从学科比较和教育质量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未来会有大量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此外,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人参加高考,因此进入名校并不容易,优质教育资源依然匮乏。对于一些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国际教育可以是一种补充选择。如何更好地配置国内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既要有重点,又要有多样性。我们应该考虑增加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和教师的分配。如果资源过度集中,就会出现学区、课外负担等现象,给国家、社会、个人带来很大负担。

一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二是高校选拔方式应更加多样化。高质量高等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整体和“细分市场”的矛盾。有些学生虽然应试能力不强,但有其他方面的天赋,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他们进入一流大学的途径相对较少。但是这种类型的学生很可能更容易得到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认可。在浙江省试行“三位一体”的招生模式,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前些年出现的“一本一院”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样,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中国高中招生腐败时发生,评价规则可能值得讨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法律水平上完善,也需要学术界的自律。大学入学考试仍然是现在国家最主要的选拔人才方式,大学入学考试的得分多样化也可以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没有人才选拔机制可以完全避免一切风险。相当比例的人才不可避免地流向海外高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8
教育资源的调配应该从国家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然后再配合相应的制度,这样才能公平公正。
第2个回答  2021-02-18
可能是让留学生在网络上先上课,至少一些科目可以网上上课就考虑网上上课,这也是很好的保护了大家的安全。
第3个回答  2021-02-18
我认为关键是不同层次的学校给不同的资源,还有在对天才学生上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
第4个回答  2021-02-18
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把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国内的学生倾斜,因为即使留学生不能出国,他们也可以在线上完成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