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父母打孩子而且总说为了你好?

如题所述

幼年时期最大的记忆大概就是父母双打了,一个小小的音标问题都能引来一顿“皮带炒肉丝” ,更别提做错事情了,那滋味简直不可描述。

那个时候我一度以为我是捡来的孩子,爹不疼娘不爱的,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源于万恶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远古定义。

叔叔家的儿子和我有着一样的痛苦经历,然后我们有着本质不同,毕竟我在养父母,而他早已经跑去了其他地方。

事实证明,孝顺与否和棍棒没什么太大的联系。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着相同的幼年经历,那么这种皮肉之苦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传承下去吗?我的回答是不能!

在国外的一些国家,打孩子是属于犯法的一种行为,即便你只是处于某种教育的目的,那也不可以打孩子。因为打孩子对于孩子而言,无论是身、心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一、打孩子对孩子身心的影响与危害

1.更加孤僻自卑

家本来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但是如果这个港湾很是阴暗呢?有些小孩子的性格可能没那么活泼开朗,他们有些内向,甚至有些自卑,如果在这种程度上还掺杂着家庭的棍棒教育,相信我,这样的小孩子一定会更加自卑的,默默地忍受着父母的暴力行为,对于他们的性格生长发育是很不友好的。

2.逐渐有暴力倾向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影子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我们可以看出来父母恩爱家庭和睦的一些家庭教出来的小孩都是带着爱的,他们大多很单纯,在感情上没有那么多的阴暗;还有一些家庭比较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善于询问孩子,尊重孩子意见的家庭小孩子大多比较自立和成熟。同理而论,经常被父母打的小孩子无疑会去学习父母,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打一顿”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3.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大多数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言论的家长都是没有接受过正常的教育理念的人,因为无论是哪儿一个育儿教授,都不会主张这件事,这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内心,甚至还有身体,身心的双重伤害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陶行知曾经说过“即使是再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可所谓,周遭环境的重要性。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打孩子理所应当,孩子不听话就是欠教育,不能让他出去后还是一副欠教育的样子。但是,你是真的单单的只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吗?

二、父母打孩子的“真相”是什么?

1. “欺软怕硬”的心理因素

“欺软怕硬”这个词汇相信大家都有耳闻,它的意思也显而易见,我们大多不会把这个词汇等同到孩子身上的,但是,试想一下,你打孩子的理由真的有那么的冠冕堂皇吗?在公司受了顶头上司的气,回到家又看到小孩子的不听话,当时气就出来,你可能还会边打边抱怨,“我在外面累死累活的给你挣钱,你还在家这么气人。”不得不说,你这个时候只不过是把在别人那里的气给宣泄到孩子身上罢了。

2. 不懂得教育的真谛

大多数家长是不会当家长的,为人父母是很大的一门学问。我们都是初学者,第一次当家长,但你的孩子又何尝不是第一次当孩子呢?我们都是未知的白纸,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这张白纸充满美丽的色彩。“打骂”是无能之辈的选择,是没有一定的教育理念而产生的随心所欲,相信我,“打骂”带出来的不是孝顺,孝顺源于孩子的良知,“打骂”带来的只有隔阂。

3. “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烂熟于耳了吧!相信百分之99的人都在父母嘴里听过这句话。我不否认有些家长打孩子的出发点,但是也不支持。我想你可以试着思考一下,在你伸出手的那一刻,你内心深处的想法到底是“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还是单纯的心态不佳难以掩饰而以此为借口的泄愤呢?

三、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证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需要家长多付出一些心血。

1. 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旗帜和标杆,父母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孩子的行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总是喜欢去模仿身边最亲近的人,因此,想要教育孩子,就得从自身做起,注意言行和举止。

2. 以说教为主

小孩子还是可以讲道理的,如果他们犯了错,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沟通,弄明白他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有些小孩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博得关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沟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3. 和谐的生活环境

孩子犹如一张白纸,白纸上的色彩是受着周遭一切的影响的,想要孩子能够健康的且干净的生长,就要注意家庭状态了,家庭的和睦性对于小孩子的生长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原生态家庭是很重要的。而有着一套家庭小法则的家庭,孩子也可以恪守自己。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试着去戒掉这个“打孩子”的恶习了呢?在改掉坏毛病的时候又应该如何去做呢?

四、戒掉“打骂孩子”的教育坏习惯,家长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 用心聆听

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神,是因为我们总有犯错的时候。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的三观并未成形,那是一个尚在完备的系统,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对是错,需要我们悉心引导他们,用心聆听孩子犯错的原因和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耐心地用心教育。

2. 用爱浇灌

研究证明,原生态家庭内部的小孩,特别是父母关系融洽的家庭,生长出来的小孩一般性格很好,没有反社会等过激的情绪亦或是言论。孩子犹如一个等待浇灌的小树苗,只有不断地用爱浇灌,才能促进他的成长。

3. 用事实说话

建议家长们在盛怒的时候离开,眼不见心为净的扪心自门一下,当下的愤怒是源于什么?这么大的愤怒又是因为什么,究竟是孩子的不听话导致的,还是你的外在因素而导致的,教育孩子最大的忌讳大概就是把外部对你的影响迁就到你孩子的身上了,我们要学会用事实说话。

请不要再遵循“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言论而让孩子受皮肉之苦了!孝顺不是打出来的,而教育也不是骂出来的,善于改正自己,也给孩子一个生长的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5
很多人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古语还说棍棒之下出孝子。所以很多父母就会认为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更好的教育孩子,让他以后更有出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以后性格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有的经常打人,也有可能胆小懦弱。所以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用打的方式。
第2个回答  2021-02-04
父母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好的,可以让宝宝更加的听话,所以总是说这是为了你好。
第3个回答  2021-02-05
在我国自古就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说法。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要言传身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