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对吗?

如题所述

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鉴于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实际状况,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便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主义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由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即新主义革命,这一革命的目的和结果绝不是建立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新主义社会.在新主义社会建立以后,经过新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新主义社会是具有向社会主义过渡性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它们彼此斗争着.但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这个社会将不断地向着社会主义方向转化.中国经过新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再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是如何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的???帮帮忙吧,可以加分。。。
再答: 第一,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所谓独立自主,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正确理解这个原则,应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要讲统一性。因为既然结成了统一战线,形成了联盟关系,就一定有共同的目标,也一定要商定共同需遵守的东西,不得随意违背和破坏。这就是坚持统一性。另一方面,要讲独立性。如果只讲统一性,不讲独立性,那也谈不上统一战线。   第二, 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主要的敌人,这就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这种策略思想归纳为十六字,"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关键在于善于抓主要矛盾。 第三,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无产阶级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低到同盟者的水平,这就是原则性。但是原则性必须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善于与同盟者达成必要的妥协。只有原则性而没有灵活性,就没有统一战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以及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条件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过渡的条件有哪些呢?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政治保证和国际因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我国已有相当规模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从1949~1952年底,没收了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人民国家所有,采取冻结资产以及管制、征购、代管、征用等措施接收了英美等国在华企业以及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使中国现代化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是实现过渡的经济条件。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近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的政策,使濒临危机的民族工商业得到新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生产力基础。②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先进的生产力,更重要的还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国营经济是通过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和接收英美在华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主要经济条件。
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
①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
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
④民族资产阶级此时虽然成为革命的对象,但工人阶级仍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同它的同盟关系,从而有利于争取和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持,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特别是苏联在战后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东欧出现一批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亚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
②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外交上不承认、经济上禁运、军事上威胁的政策,而苏联对中国建设进行大量支持,从而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在以上的条件的作用下,新民主主义社会成功的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