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土域宏国家·现在青海省·请详细告知

如题所述

吐谷浑 曹家堡机场一下飞机就有关于它的介绍。

吐谷浑王城──伏俟城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以北、菜济(切吉)河南,东距青海湖约7.5公里的地方,又称铁卜加古城。周围是一片地域开阔、水草丰美的大草原。 此城当地人称“切吉加夸日”,藏语‘夸日’为城,称汉人为‘加’,意思就是切吉地方的汉人城。因为这里自古以来,一直是兄弟民族游牧之地,他们没有筑城而居的习惯,加上年代久远,谁也说不清它的来历,就误认为是汉人所筑,其实它就是公元6-7世纪赫赫有名的吐谷浑王城。
对以游牧为生的民族来说,他们并不那么看重和需要城堡,吐谷浑直到五世纪中叶才开始建城,“始邑伏罗川”;六世纪中叶,其王夸吕始称“可汗”,“居伏俟城”。但其习俗仍然是“虽有城廓而不居”,“犹以毡庐百子帐为行屋”。伏俟城一直是吐谷浑的王都所在地,前后至少有120年之久。
建于1400年前的这座古城,至今仍然保存得相当完整。城略呈方形,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00米,墙基宽17米,高12米。在城内的中轴线两侧,各有隆起的长50米、宽35米的3个互为联接的基址,几组建筑遗迹仍然隐约可见,南面的城墙上有一个缺口宽10米左右,应该就是城门。城内偏西处有一东西长70米,南北宽68米的小方城,门在东边,南北及东墙略高于现在地面,两墙与城西墙重合。城外尚有用砾石筑成的外郭,长15米,高9米,台上有房屋遗迹。外郭的北墙已被河水冲毁,完整的南墙长达1400米。这种城内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轴线为基础的建筑布局,反映了汉式城郭制度的基本特点,又颇具民族风格,体现了吐谷浑文化的多元性。
伏俟城东连西平(今青海西宁)、金城(今甘肃兰州),南下可达益州(今四川成都),西通鄯善(今新疆婼羌)曾经在中西交通线上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河西走廊一度阻塞不通的情况下,东西商旅往来多取道祁连山南,经青海西达南疆。这样,伏俟城就成为这条交通孔道上的重要枢纽。吐谷浑人是善于做买卖的,他们的商队经常出没于益州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公元553年,由东魏(都邺城,今河南安阳附近)返回的一支拥有驼、骡600头、人员240人的庞大商队,一次就运回数以万计的杂彩丝绢,当然他们去时也是满载各种货物的。史称吐谷浑人曾得波斯良马,反映他们和波斯也有贸易往来。1956年在西宁隍庙街曾一次挖出近百枚波斯萨珊王朝和俾路斯王朝(公元457-483年)时的银币,就足以说明吐谷浑人控制的这条东西贸易通道在当时是多么重要,而吐谷浑人选定伏俟城作为王都,与为了更好地控制这条交通孔道恐怕不无关系吧。
地理位置:
伏俟城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以北、菜济(切吉)河南,东距青海湖约7.5公里。自鸟岛至伏俟城50公里。
相关资料:
吐谷浑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原居于徒河之青山(辽宁义县境内)。公元4世纪初,涉归死,其嫡子奕洛环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从辽东西迁到今内蒙古西部,继而又迁牧于今甘肃西南、青海东南部。它逐渐征服了当地的羌、氐各部,东晋初,建立起吐谷浑国。5世纪中叶,吐谷浑又扩张至今新疆东南部地区,成为西陲的一个强大势力。吐谷浑存在了350多年,通过青海道,吐谷浑一直和中原保持着联系。
公元329年,吐谷浑的孙子叶延,承袭为首领,并开始以其祖父吐谷浑的名字,作为本部族的名称、姓氏、国号,让子子孙孙牢记他的功劳,标志着吐谷浑政权初步建立。公元376年,叶延之孙视连继立为首领后,把政治中心从甘肃境内,迁移到青海的莫何川(今海西州乌兰县莫河一带)。这是吐谷浑在青海建立的第一个政治中心。
公元405年,树洛干继立为首领,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标志着吐谷浑王国正式建立。他在位时,经过一系列整顿,逐步兼并羌、氐各部,国势日渐强大。自吐谷浑至树洛干,经6世8传,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时正当16国割据混乱,吐谷浑部得据甘、青间,实控东至洮河、龙固(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邻南凉,东为西秦。
此时,西秦对吐谷浑的崛起,深感不安,屡次袭击掠夺吐谷浑。公元417年,阿柴继立为吐谷浑王。为了保存实力,主动遣使与西秦求和,并接受西秦的“征西大将军”、“安州牧”、“白兰王”等封号。同时,又遣使与南朝刘宋通好,借以抗秦。阿柴开创的结好西秦与联宋抗秦的外交策略,使吐谷浑很快走上了兴盛道路。
公元452年,拾寅继承王位后,把政治中心从莫何川西迁到伏罗川(今海西州都兰县诺木洪一带)。这是吐谷浑在青海建立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他在位时,仿效汉族政治制度建制,修筑城池宫殿,大力发展畜牧业和贸易,使吐谷浑进入空前强盛时期。
公元529年,慕容夸吕继承王位,称可汗,把政治中心又从伏罗川北迁到伏俟城(今青海湖西铁卜加古城)。这是吐谷浑在青海建立的第三个政治中心。并以此为都城,设置王公、仆射、尚书、郎中、将军等官职,夸吕自称“可汗”。此时,吐谷浑王国的统治范围,东起甘肃洮河流域,西至青海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方圆数千里,成为中国西部的强国。吐谷浑人民主要过着游牧生活,但已开始有了农业。出产大麦、粟、豆等。其“国无常赋,须则税富室商人,以充用焉”。职官有王公、仆射、尚书、郎中、将军等。“衣服略同于华夏”。(《北史·吐谷浑传》) 到了隋初,吐谷浑曾袭击隋边境。
值得一提的是吐谷浑历史上杰出的首领阿才。他不仅开疆拓土“兼并氐羌数千里,号为强国”,而且同时与中原地区南北对峙的两方政权睦邻修好,求得安定的外部条件,使吐谷浑休养生息,得到生存和发展。在临终前,他还留下著名的“折箭教子”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故事中的箭,在青海省土族中被当作‘护法神箭’一直供奉着。这件事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一定意义上似乎可以说明,存在于土族和古老的吐谷浑民族之间的微妙的历史渊源关系。
581年,隋派军在青海打败吐谷浑,其王吕夸逃走,“其名王十三人,各率部落而降”。在583年(开皇三年),隋再次击败吐谷浑。隋文帝年间,吐谷浑的使者沿着青海道,向南走到隋朝的首都长安,为吐谷浑世伏求婚,隋文帝答应了这门亲事。公元596年,隋朝的光化公主从长安往西,走上了两国联姻的道路。路很长,光化公主的心思没人知晓。史书上说,从那次和亲以后,吐谷浑每年都要到长安朝贡。
隋炀帝继位后,为了开拓疆土,清除吐谷浑对丝绸之路南道的威胁,于公元608年和609年,两次派兵大规模进攻吐谷浑。尤其是609年,隋炀帝亲自率兵出征,围攻吐谷浑。隋炀帝的大军到了鄯州,也就是今天青海省的乐都县。隋炀帝派裴矩经营西域,同时派杨雄、宇文述带兵打垮吐谷浑,在其地“设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
大军压境,吐谷浑王付允(吕夸子)只带着几个随从逃了出去,其地全被隋占领。伏允率2000骑兵,寄居于党项族(在今果洛)。隋炀帝收兵的时候,命令在青海湖的湖心岛上放马。
隋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大乱,给了吐谷浑复兴的机会,逃亡到南边的吐谷浑王付允于公元617年又重新执掌大权。
这个时候,长安那边,唐朝已经开国。伏允可汗一再攻掠唐西部边境,还拘留唐朝使节不还,促使唐太宗决心彻底征服吐谷浑。公元635年,吐谷浑内乱,唐军分五路大军,合围吐谷浑,吐谷浑溃不成军,伏允兵败自杀。同年,诺曷钵继立为汗。唐政府封他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勤豆可汗,太宗还将弘化公主下嫁给新立的土谷浑王。礼尚往来,吐谷浑人也赶着大批的牛马,沿着青海道长途跋涉到长安,叩谢皇恩。弘化公主带着极其丰厚的嫁妆,既风光又悲伤地踏上和亲之路。虽然他在位时,与唐联姻,关系和好,但是,经过唐军这次打击,国势已江河日下。
就在吐谷浑忙着迎娶弘化公主的时候,西藏的吐蕃开始向外扩张,进攻的矛头直指吐谷浑。从656年开始,吐蕃多次攻掠吐谷浑,公元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一举攻占吐谷浑全境,诺曷钵可汗被迫逃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吐谷浑王国灭亡。
吐谷浑的王族和一些部落,被迫迁到河西走廊靠近祁连山南部、大通河流域的地方。唐徙其部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直至贞元(785∼804)时为止,他们还想依靠唐朝的力量复国,但唐和吐蕃的关系却越来越近,吐谷浑人的希望渐渐破灭。
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移居河东,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属后晋石氏。天福初(936)燕云地区割属契丹,吐谷浑人附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吐蕃灭吐谷浑后,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附落犹存,达延芒结波与素和贵等仍拥重兵。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12世纪后,河东的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会。元朝时,称作西宁州土人。依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浑的后裔,此说能否成立,尚待进一步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