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材,字孟诚,丰城人,尚书遂子也.全文翻译

如题所述

《明史》对于李材的记录如下:
李材,字孟诚,丰城人,尚书遂子也。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素从邹守益讲学。自以学未成,乞假归。访唐枢、王畿、钱德洪,与问难。隆庆中还朝。由兵部郎中稍迁广东佥事。罗旁贼猖獗,材袭破之周高山,设屯以守。贼有三巢在新会境,调副总兵梁守愚由恩平,游击王瑞由德庆入,身出肇庆中道,夜半斩贼五百级,毁庐舍千余,空其地,募人田之。亡何,倭五千攻陷电白,大掠而去。材追破之石城,设伏海口,伺其遁而歼之,夺还妇女三千余。会奸人引倭自黄山间道溃而东。材声言大军数道至以疑贼,而返故道迎击,尽杀之。又追袭雷州倭至英利,皆遁去,降贼渠许恩于阳江。录功,进副使。
万历初,张居正柄国,不悦材,遂引疾去。居正卒,起官山东。以才调辽东开原。寻迁云南洱海参政,进按察使,备兵金腾。金腾地接缅甸,而孟养、蛮莫两土司介其间,叛服不常。缅部目曰大曩长、曰散夺者,率数千人据其地。材谓不收两土司无以制缅,遣人招两土司来归,而间讨抗命夷阿坡。居顷之,缅遣兵争蛮莫,材合两土司兵败缅众,杀大曩长,逐散夺去。缅帅莽应里益兵至孟养,复击沈其舟,斩其将一人,乃退。有猛密者,地在缅境,数为缅侵夺,举族内徙,有司居之户碗。至是,缅势稍屈,材资遣还故土。亡何,缅人驱象阵大举复仇,两土司告急。材遣游击刘天俸率把总寇崇德等出威缅,渡金沙江,与孟养兵会遮浪,迎击之。贼大败,生擒绣衣贼将三人。巡抚刘世曾、总兵官沐昌祚以大捷闻,诏令覆勘。未上,而材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材好讲学,遣部卒供生徒役,卒多怨。又徇诸生请,改参将公署为学宫。参将米万春讽门卒梅林等大噪,驰入城,纵囚毁诸生庐,直趋军门,挟赏银四千,汹汹不解。居二日,万春胁材更军中不便十二事,令上疏归罪副使丁惟宁、知府沈鈇等,材隐忍从之。惟宁责数万春,万春欲杀惟宁,跳而免,材遂复劾惟宁激变。诏下鈇等吏,贬惟宁三官,材还籍候勘。时十五年十一月也。御史杨绍程勘万春首乱,宜罪。大学士申时行庇之,置不问,旋调天津善地去。而材又以云南事被讦,遂获重谴。初,有诏勘征缅功,巡按御史苏赞阝言斩馘不及千,破城拓地皆无验,猛密地尚为缅据,材、天俸等虚张功伐,副使陈严之与相附和,宜并罪。帝怒,削世曾籍,夺昌祚禄一年,材、严之、天俸俱逮下诏狱。刑部尚书李世达、左都御史吴时来、大理少卿李栋等,当材、天俸徒,严之镌秩。帝不怿,夺郎中、御史、寺正诸臣俸,典诏狱李登云等亦解官。于是改拟遣戍。特旨引红牌说谎例,坐材、天俸斩,严之除名。大学士时行等数为解,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奏报偶虚,坐以死,假令尽虚无实,掩罪为功,何以罪之?设不幸失城池,全军不返,又何以罪之?”帝皆不听。幽系五年,论救者五十余疏。已,天俸以善用火器,释令立功,时行等复为材申理,皆不省。
亡何,孟养使入贡,具言缅人侵轶,天朝救援,破敌有状,闻典兵者在狱,众皆流涕。而楚雄士民阎世祥等亦相率诣阙讼冤。帝意乃稍解,命再勘。勘至,材罪不掩功。大学士王锡爵等再疏为言,帝故迟之,至二十一年四月,始命戍镇海卫。
材所至,辄聚徒讲学,学者称见罗先生。系狱时,就问者不绝。至戍所,学徒益众。许孚远方巡抚福建,日相过从,材以此忘羁旅。久之赦还。卒年七十九。

草译如下:

李材,字孟诚,非城人,尚书李遂的儿子。嘉靖四十一年考中进士,被授刑部主事一职。一直随邹守益讲学。但自觉学识不足,请假归家。期间拜访了唐枢、王畿、钱德洪等人,向他们请教难题。隆庆年间还朝(述职),不久后由兵部郎中升迁为广东佥事。当时以罗旁为贼首的匪患猖獗,李材在周高山袭击并大败了他们,并设兵营防守。贼众在新会境内有三个据点,李材调副总兵梁守愚和游击(官职)王瑞分别从恩平和德庆进攻,自己则设兵于肇庆中路,半夜杀敌500余名,摧毁贼人房屋千余间,罄尽土地,招募人员耕作。不久,5000倭寇攻陷电白(地名),大肆掠夺后逃跑,李材追缴,在石城击败倭贼,又在海口设下埋伏,等倭寇逃遁时又大败他们,救回了被抢夺的妇女3000多人。赶上有奸人引着倭寇从黄山间道(地名)向东溃逃,李材故意散布有数路大军即将到达的言论来迷惑倭寇,而自己又返回旧路迎击倭贼,全歼了他们。又追缴雷州的倭寇直到英利这个地方,贼人尽数逃散,贼匪渠许恩在阳江投降。朝廷表功,升李材为副使。

万历年初,张居正把持朝政,不喜李材。李材于是托病辞官。张居正死后,在山东从新做官,因才华出众被调至辽东开原。不久升为云南洱海参政,晋升为按察使,在金腾设兵驻扎。金腾靠近缅甸,两地之间有孟养、蛮莫两土司,时而服从李材,时而叛乱。缅甸一方首领名叫大曩长、散夺,率领几千人占据了土司的地盘。李材说,不收复两土司,就无法制止缅人。派人招降土司来投奔李材,期间讨伐抗命不降的夷人阿坡。过了一段时间,缅甸发兵与蛮莫相争,李材和两土司合力大败缅人,杀掉了大曩长,逐跑散夺。缅方主帅莽应里在孟养增兵,李材再次攻击缅军,击沉他们的船舶,斩杀缅方将领一名,缅甸于是退兵。有名为猛密的人,地宅均在缅甸境内(可理解为祖籍缅境),多次被缅侵略掠夺,于是全族都搬迁了过来。有司(官吏)将他们安置在户碗。此时缅甸敌人势力减弱,李材资助他们,让他们回到了故土。不久,缅人驱动大象结成阵势,大举复仇,两名土司报告事情紧急,请求援助。李材派遣游击刘天俸率领把总寇崇德等人出发,挟威直逼缅甸,渡金沙江与孟养士兵在遮浪回合,迎击缅方。大败缅甸,擒获绣衣将领三人。巡抚刘世曾,总兵沐昌祚听闻此大捷,诏令上表请功。不久(未上,上可译为远,久远),李材已被提拔为右右佥都御史,安抚治理郧阳(或译为郧阳抚治,抚治为官职)。

李材喜好讲学,派遣兵卒做学生的仆人,兵卒多有怨言。又答应学生们的请求,将参将公署改为学馆。参将米万春讥讽门卒梅林等人太吵,驱马入城,放任囚犯毁坏学生居所,直奔军营大门而去,挟赏银4000,气势汹汹不依不饶。(居可译休息)休息两天后,米万春罗织李材在军中所做的12条于他不利的事件(不便可译不利),要求李材向上级提交报告,将罪名归于副使丁惟宁、知府沈鈇等人。李材隐忍听从了他的命令。丁惟宁责备米万春,米万春欲杀惟宁,惟宁逃跑而免遭杀害。李材于是重新审查惟宁的突变。皇帝下诏给鈇(人名)等官,惟宁官降三级,李材发还籍贯所在地候审。当时是十五年十一月,御史杨绍程判断军营激变以米万春为首,应治罪。大学时申时行包庇米万春,置之不理,不久就将米万春调往天津好地方去了。李材又因云南的事被攻讦,被重责。最初,诏令审查李材征讨缅甸的功绩,巡按御史苏赞阝说李材杀敌不到千名,破城开拓也无效果,猛密之地还被缅甸占据,李材、刘天俸夸大功劳,副使陈严之与他们互相附和,应一并治罪。皇帝震怒,削除刘世曾的官籍,罚没沐昌祚一年俸禄。材、严之、天俸均被逮捕入狱。刑部尚书李世达、左都御史吴时来、大理少卿李栋等人,认为李材、天俸应当服劳役,严之应该降职。皇帝不高兴,剥夺郎中、御史、寺正等诸位大臣的俸禄,典诏狱李登云等人也被免职。皇帝拟定改判流放戍边,但特别下令定李材、刘天俸死罪,严之除去名籍。大学士时行等人多次为他们劝解,给事中唐尧钦等人也说:李材以蛮夷的力量攻打蛮夷,功劳不容泯灭。上奏请功时偶尔虚报,就定为死罪,那么假设每次都是虚报,没有一次是真实的,将罪责掩饰为功劳,那该如何定罪呢?又假设不幸丢失了城池,全军覆没,又该如何定罪呢?皇帝统统不听劝解。(李材等人)被囚禁5年,朝廷认为应该释放的人达到了50多人。后来(已译后来,过些时候),天俸因善于使用火器而被释放,要求戴罪立功。时行等人继续为李材申请,都未获准减刑。

不久,孟养土司的使者上贡朝廷,都说到缅甸人侵略的事情,天朝救援,破敌之事有依有据,听闻不公正地将将士们关在监狱里,使者们都流泪不已。而且楚雄士民阎世祥等人也相约到皇宫为李材诸人鸣冤。皇帝冷酷的心意稍微融化,命令再次核查。核验中查到,李材的罪过掩盖不了他的功绩。大学士王锡爵等人再上疏为李材进言,皇帝故意拖延,到二十一年四月,材命令李材戍边镇海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