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和淑女有什么不一样?

如题所述

淑女不太温柔贤淑是因为她们还很年轻,家庭和社会需要她们的是不断学习,允许她们娇横,允许她们个性张扬;俗女不饱读经书,是因为社会的文明程度还没要求人人都得会赋诗做文;熟女不能再做淑女,是因为社会赋予她们太多的责任。无论是在爱情婚姻还是在社会角色中,女性正逐步从被动向主动方向发展。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在不断丰富着我们的语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日新月异,电视、网络、报纸、报刊时常会蹦出一些先圣们无法明白的新鲜名词,这些名词像我们点击生活的鼠标,总能由此点开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关于对女人的称谓就有多种,把年龄小的叫做淑女,把有点庸俗的叫俗女,把年龄大的叫熟女。你若在意,就会发现这听似差不多的“三女”却有太多的差别,也有着太多的联系。 《诗经》里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中“窈窕淑女”是指文静温和善良的女人,“窈窕淑女”是当时社会认可好女人的标准。随着时间的飞逝,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好女人有了更多的理解,不仅认为好女人要文静温和善良,还希望女人健美智慧豁达。只是如今对淑女的理解范围似乎变得比从前窄了,往往把年龄在20岁左右青春靓丽有点内向的未婚女孩儿称作淑女,这样的女孩儿有点文静有点羞涩,留着飘逸长发,穿着淑女专柜镶花边的童装,一派纯洁无瑕的样子。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喜欢淑女的人似乎越来越少,比如超级女声中多是性格中性的假小子,街上四处攒动的也多是性格张扬的野蛮女孩儿。人们还是习惯把淑女这称号给略显文静的女孩儿,偶尔有那种风风火火惯了的女孩儿突然一下文静起来的话,准会有人对她大吼:装什么淑女呀!所以淑女必是乖乖女。 所谓熟女本应是成熟的女人,但在美女经济时代,美女似乎比丑女还多,多则不为贵了,在一些男人眼里,30岁以上的女人就已是熟透了的老熟女了,所以很多时候熟女是老女人的代名词。老女人自然不讨人爱了,连大名鼎鼎年高七旬的李敖在回大陆进行文化之旅时,谈了他选女人的5个条件,其中第5个就是女人要“幼”,幼当然就是年轻了,他声称现在的女友是82年出生的,据说他还期待着他八二时也能像杨振宁那样喜遇二八佳人。可见,女人的年龄多么重要,小一岁便多一分希望,多一岁则少无数机缘,难怪女人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年龄。 把淑女、俗女、熟女放一块,感觉有点像昨天、今天、明天的味道。淑女样的乖乖女其实是最不愁嫁人的,但乖乖女不是一成不变的,等长到熟女时也就难说了,好多的熟女就是当年的乖乖女,所以淑女也不可太矜持,否则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俗女要嫁人也不难,现在人们多对从前的事不太计较,“改邪归正”就是乖淑女,而且,俗女一般都会持家善解人意。经过岁月的磨砺,熟女们尽管有不同的归属,或嫁个有钱有权人做个被闲置的太太,或落迫为贫妇过着百事哀的日子,或是自强不息与男人们并肩打拼,她们都明白自己今生不会再淑,以后将是“熟”不可“赖”的日子,也就不太在意别人的感觉了。好多事往往就是看淡之后反会豁达起来,这时的老女人就逐步走向了成熟。 地球是圆的,好多事物的发展似乎也遵循这个规律,当一些成熟的老女人们已不再关注自己被不被别人关爱时,她们的知书达理,温柔贤淑和足智多谋却让充满青春活力而又有点思想的小男人们着迷,他们不堪忍受小淑女的娇横、小俗女的无知,勇敢地拉起熟女的手,唱起了姐弟恋的流行曲。无论这种恋情能维持多久,无论人们对姐弟恋是否存有偏见,女人们还是暗地里得意: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咱们女同志也能办到! 不少人感叹这个世界真的有点乱套,老的爱小的,小的爱老的,成熟的老男人往往会牵一个天真烂漫的小淑女,饱读经书的男人偏偏爱上什么也不懂的俗女,而青春四射的小伙子又非要恋上笑不露齿的熟女。难道真的是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出现了偏差?人们对女人的这几个界定难道所反映的不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价值观吗?唯美的爱情故事让现实中的人们无法找到共鸣,柏拉图式的情爱观早已被弗洛伊德的理论将爱情美丽的外衣拨去。个人价值和需求如何充分体现满足,无疑在对“淑女、俗女、熟女”的选择与被选择中这种需求得到了具体表现。个人的成功决定着自身的价值和地位,而不再是性别的差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一生只爱一个人似乎都变成了遥远的童话。淑女不太温柔贤淑是因为她们还很年轻,家庭和社会需要她们的是不断学习,允许她们娇横,允许她们个性张扬;俗女不饱读经书,是因为社会的文明程度还没要求人人都得会赋诗作文;熟女不能再做淑女是因为社会赋予她们太多的责任。女人无论是在爱情婚姻还是在社会角色中逐步从被动向主动方向发展。

采纳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