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

或死读书不思考或只空想不读书,最终一事无成甚至结局悲惨,有哪些,他们的故事是什么

孔子既好学,也善学,即注意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掌握学问的真谛。他向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了一支曲子,练了十多天,还在不停地练。
  师襄子对他说:“差不多了,再学支新的吧!”他答道:“我仅仅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呀!”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技法了,可以另学一支曲子了。”
  他答道:“我还没有体会出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呢!”又过了几天,师襄子对他说:“你已经弹出思想感情,可以学新的了。”他说:“我还不知道作曲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哩!”他继续弹着。
  师襄子在一旁听了一阵后说:“像有个人在严肃地思考,愉快地抬头遥望而关注着远方。”孔子顿时兴奋地说:“我已经了解作者的为人: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望,一心想着以德行感化四方。除了文王,还有谁能是这样的人呢?”师襄子听了十分高兴,说道:“对了!老师曾对我说过,这支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诫他的学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随后,一些古代的学问家根据亲身实践和体会,对孔夫子的读书方法作了补充和完善,提出了“熟读精思”、“好学深思”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熟读,就是说要把所读的书翻来覆去地读,直到读得烂熟于心,能够全面地掌握其精神、实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经验证明,有许多书读一遍两遍还读不懂,读四遍五遍就读懂了;有的书昨天读不懂,过些日子再读才读懂;也有的书似乎已经读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实际知识,再去读,才真正读懂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特别是经典著作,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读书还必须伴随着思考。这是因为有些书特别是经典名著的内容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读者通过一番联系实际以及联想、查询、思索的功夫,才能打通关节,对书中的观点心领神会,弄懂弄通。另外,书有优劣高下、好坏真伪之分,所以书上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孟子说:“吾于《武成》,取二、三军而已矣”。那些没有“取”的,自然是孟子不信或存疑的。因此,我们读书应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有的作者为了说服读者,往往会杜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拈来一些对己有利甚至以假乱真的材料,力图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如果我们读书时不思考,就难以辨别真伪是非,那就难免上当受骗。可见,读书少不了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思之越深,析之越透。多思、精思,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对书中的知识真正做到“弃其蹄毛,汲其精华”。 读书思考,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历史唯物观点、辩证的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历史上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是深有体会的。有位学者说:读历史书的大毛病,在于“记忆事实,而不深究其所以(不深究各个朝代的治、乱、兴、废的缘故)。”他很赞赏古代名儒程伊川、王夫之的做法:他们“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其成败,然后再看;有不合处,又更思之。”这是训练独立思考的一种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多思、精思、善思,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样的读书才会大有收获。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死记硬背,而不知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是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是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主义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而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岂不是要断送在王明之流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吗?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吗?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育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步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一名武将,作为武将之后,他对打仗很赶兴趣,每日在地图上空谈兵法,结果在实战中,带领40万赵兵与秦军作战,中了秦将白起的计,被秦军包围,全军覆没,后来,人们便用纸上谈兵讽刺赵括这种只会空讲,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参考资料:国学智慧,百度知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3
赵括 纸上谈兵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一名武将,作为武将之后,他对打仗很赶兴趣,每日在地图上空谈兵法,结果在实战中,带领40万赵兵与秦军作战,中了秦将白起的计,被秦军包围,全军覆没,后来,人们便用纸上谈兵讽刺赵括这种只会空讲,没有实际行动的人.追问

还有其他的吗?

第2个回答  2013-01-13

第3个回答  2012-10-03
比较难说,本来想说太平天国时期的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但人家是先进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只是因为没有同太平天国这场农民战争发生共鸣,也不能说人家是空想……
王莽改制吧!他违背了历史潮流,最终失败。但我个人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选错了方法。虽然最终失败,但也不是一事无成。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人家在怎么不行,能有能力影响整个国家让历史记住,虽然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不能说意识无成啊……呵呵追问

这个问题是为论语十则里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0-03
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