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佛的问题 和一个学佛朋友争执她说做好事也造业对吗

她说比如走路上看见一个乞丐 你觉得他可怜给他几块钱这就是造业了 只不过是造小点的业 因为你有分别心了 我说这也太夸张了吧 做好事也造业 那整个就没法不造业了 看见别人同情去帮助也叫是有分别心了 后来我们说道欧美人 他说欧美人命好是因为情直低 就是他们不会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不愿意给予施舍其他人一些 我说他们看见别人可怜落难了 去帮助别人 难道也是造业吗?他说不 因为欧美人帮助别人不像中国人想的是希望得到福报,所以就是单纯的好事 我一听急了感觉真是说不清了 就说出 你说中国人做好事会希望得到福报 但是你想想中国人是哪里来的这个因果报应 做好事有福报 做坏事有恶报的观念的?谁教育我们这个观点的 这句话说完就感觉有些后怕了 是不是大不敬啊 为了吵赢他把责任推到佛教了 是不是也造业了 还有我朋友这个观点对吗?如果对的话 人生在世根本无法积功德了 只能造业了 除非学的很精 能真正明白你就是我 我就是你 不学到这个地步的人 就无法去做好事了

楼主的朋友对佛教有了极大的误解。这种误解更多的来自于周围的个人意见,对佛教的做好事有一种偏离的认识。
佛教的宗旨就是发菩提心饶益于一切众生,这是真正大乘佛法修行者的发心。不是给乞丐几块钱就属于分别心。分别心是指自己对外界的看法有着自己的主管看法如不平等、贵贱之分、喜欢的就开心不喜欢就厌恶等心理状态。布施乞丐的出发点是为这个乞丐今后早日解脱轮回的苦而能够成佛的心理就是真正的学佛人,而非布施乞丐这个行为的本身。以这样的心态布施就是真正的学佛,有这样的心态是带有平等、和慈悲的心态就不是分别心。在大乘佛法眼中,乞丐也是人也是需要得到帮助的,甚至更需要得到解脱的,因此这种思维去就是平等。
佛的最高境界是无善无恶的,但要达到这种境界佛陀要求修行者必须先要断恶修缮,然后还要闻思空性。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一点夹杂的分别心去行善,但在行善的过程中大部分还是以利他心为主,那善事功德积累到一定程度,夹杂的分别心也会逐步被去除,这需要时间积累和对佛法的闻思。要对自己的习气去除有耐心。
至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是佛陀发现行善与作恶这两种行为的人有着两种不同的后果,因此佛陀把这个规律揭示出来。并非像世俗的人认为非要以得到福报为目的才去行善的。至于你说的大不敬,是因为很多人看到别人做善事后得到善报,可能心态上的狭隘而认为别人是以善报的目的去行善的,这是因为他人的误解而误导初学者。行善者根本并非都是以功利目的去做的,这是你要增加智慧的地方。
如果你直接用佛陀的教义来看待刚学佛的修行者那几乎没有一个完全与佛相同的,你可以一直批评他们,但万物都从凡夫修行到圣人的最高境界。你朋友的观点是受误导的,当然不圆满。

祝你心开意解。追问

我知道我说那句话的错误了 得知了这个规律还不知感恩。之前我朋友说的分别心 指的应该是我一看乞丐 觉得可怜 然后有分别心了 然后给几块钱的,我发现我有时候给乞丐钱 或者在网上捐点钱都是想 蛮可怜的其实也会想帮助了他们又有福报多好,其实我不是完全的想到帮他日后能成佛 我这点也需要加强智慧

追答

布施有善心就好了,至于希望他们今后早日解脱可以一点点培养,先培养慈悲心就可以了例如希望他们有福报。这不算分别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3
只要有“心”去做,做善事当然也造业,造的是善业。不管善业还是恶业,都是业,都是障碍解脱的。所以祖师大德们说要“三轮体空”,即无做者,无受者,无所做之事。说白了,就是不要有心去做,凡有心皆属造作。以太阳为喻:佛性好比是太阳,业好比是云彩。不论是黑云(恶业)还是白云(善业),皆能遮蔽日光。所以有心的造善,反而是障碍菩提道的。但是,不是叫大家都不去做善事,而是乣大家做善事的时候,没有任何心,就当做善事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这才能得到功德。而有心的造作,只能得到有限的福德而已。您明白了吗?
第2个回答  2014-01-03
业不仅仅是恶业,也包括善业、无记业。做好事当然就是造善业。
第3个回答  2014-01-03
阿弥陀佛!慈悲心、施舍心培植和营护自己的善根;修一切善,离一切相;相是虚妄,众生着相生心,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尽头;看破放下一切虚妄相,缘生缘灭,了不可得,不究竟。即相离相不被相迷,自在人,《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4个回答  2014-01-03
七佛传法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