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目前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但对肥胖的判定标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统一。大体上有两种评价标准: 

    标准体重法

    身体质量体重法

具体介绍:

1.标准体重法:WHO发布的亚太地区标准体重法: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105,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超出10%为超重,在20%~29%之间为轻度肥胖,在 30%~49%之间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 

2.身体质量体重法: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测量体重过重和肥胖的方法:身体质量指数法(BMI)。 BMI=体重(Kg)除以身高(m)平方。BMI在18.5 -24.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为超重, MBI大于30为肥胖。根据实际国情,我国发布了两套数据标准: 

 

前者多用于国内的科研及实验,而后者在学校、医院等公众社会场所中广泛使用,但两者间很明显存在差异,这个差异也导致国内对青少年肥胖的研究有较大困难。 

与肥胖产生相关的饮食因素有:喜食甜食,爱喝饮料,偏好油炸食品、西式快餐、夜宵。另外,丰盛的晚餐和晚餐后缺失锻炼、进食速度过快以及不规律早餐也易导致肥胖。 

 

饮食干预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低能饮食:在满足每天最基本的能量需求,即1200 kcal(1 kcal=4.18kJ)的基础上每日摄取尽可能少的能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基本占到全天总能量摄入量:脂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6

肥胖是指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称为肥胖。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20%者称为超重。肥胖病系指单纯性肥胖,即除外内分泌-代谢病为病因者。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40-50岁多见,女多于男。女性脂肪分布以腹、臀部及四肢为主,男以颈及躯干为主。

扩展资料:

肥胖判定标准:

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又译为体质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weight for height)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身高(kg/m2)。

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

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析,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即体重指数在25.0~29.9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24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人的BMI标准,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肥胖

第2个回答  2013-10-18
判断肥胖的标准 时间:2006-1-20 [ 健康之旅 ] 确定肥胖的方法: 一类是直接测定体内脂肪含量,如密度测量法、总体水含量估计法、总体钾含量测定法及中子激活法,用这些方法测得的体内脂肪含量的正常范围男性为10%-20%,女性为15%-25%。 另一类是各种估测法。较简单的方法有: 过脐腰围大于臀围,或平卧时腹部的高度超过了胸骨的高度为肥胖。 估算理想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为超重,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4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过度肥胖。 皮肤褶厚度测定 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肌部位皮肤褶厚度的正常值高限在男性51mm,女性为70mm。 腰髋周径比值 大于0.72时可认为肥胖。 脂肪百分率测定 男性F%=15%,超过25%为肥胖;女性F%=22%,超过30%为肥胖。F%=(4.570/D-4.142)*100%,D(体密度)。 体内脂肪量(密度法)测定 体内脂肪量=[4.95(体密度)-4.5]*100 体密度=总体重(M)/总体积(V) 肥胖的判定标准还有: BMI(kg/m2)。国内以BMI>25为肥胖标准,国外多采用BMI25-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BMI>40为重度肥胖。 相对标准体重。肥胖度=(实际体重 -标准体重)*100%/标准体重 >10%肥胖度为超重,>20%为肥胖,20-30%为轻度肥胖,30-4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 >100%为病态肥胖。(中国医药网) 另附: 肥胖新标准 http://www.511511.com 2004-11-10 14:40:00 查看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关键词:减肥 ) 专家们认为,长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体重指数(bmi指数)法(以体重/身高平方)仅能反映出患者肥胖的一个侧面。而且,对亚洲人而言,当bmi指数超过23时,就表示肥胖;而对欧洲人而言,这一指数的正常标准为25以下。因此,同样一个体重指数,相对欧亚两个人种而言,肥胖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亚洲人急需符合自身特点的肥胖判定方法,以指导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体型和肥胖类型都有差异,所以需要重新为肥胖订立标准。 依照国际惯例,目前采用体重指数(bmi)、身体脂肪百分比、超重度三种方法来衡量、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但这三种方法都不能精确地说明肥胖对身体造成危害的问题。因为脂肪是分布在人体各处的,欧洲人与亚洲人体型不同,亚洲人的脂肪不仅易累积于腹部,内脏更是容易吸引脂肪前来“进驻”。内脏部位体脂越多,对健康的威胁越大。而上述三种指数都不能反映出脂肪究竟长在哪里。 就中国人的特点而言,判断肥胖应该加入健康风险这一新概念。内脏积存的脂肪比较危险,因此,判断肥胖最好能加入这一因素。根据二十多年的临床研究显示,腰臀比较能反映出内脏脂肪分布的严重程度。所以,在除用体重判断之外,腰臀比不容忽视。 较为理想的测验方法是先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出一个人的bmi值,然后用腰围除以臀围(w/h),得出数值后再与根据年龄性别在与标准数值相比较,若自身数值大于标准,则表示存在并发症因子。再根据bmi值和有无并发症因子两项指标,查出自己的健康风险与肥胖程度。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90公斤、腰围102厘米、臀围105厘米的42岁男子,其bmi值应为31.1(公斤/平方米),属于“ⅰ级肥胖”;患者w/h值为0.97,由于0.97>0.95,所以患者属于“有”并发症因子,根据bmi=31.1(公斤/平方米)和“有”并发症因子,由标准数据中得知该患者具有“高”健康风险。 肥胖人口日见增多,全球已达12亿。联合国环境调查组织--世界观察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肥胖正在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主要问题,与80年代相比,全世界超重人数大幅度增长,已有12亿人口。美国有55%的人超重,23%的成人肥胖,20%的儿童肥胖或超重。在英国,有1/5的妇女和1/6的男性肥胖;45%的男性和33%的妇女超重。 在西方国家,每年花在肥胖症上的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2%至5%左右。 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我国肥胖人口已达70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5-4%,我国城市人口中有17%是肥胖者,北京市肥胖人口占总人口的30%多,中国的儿童有51%是肥胖者。 肥胖是病,不只是超重 依新观点来看,肥胖已不应该被单纯视为身体脂肪含量过多。其实,它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多病因的、能够合并多种疾患的慢性病。 针对目前肥胖的成因,治疗的目的就不该定位在“去除体内多余脂肪并防止其再生”,而应该被看作是将患者由“肥胖功能状态”转变为“正常功能状态”,并长期维持。所以,减肥除了减少热量摄入外,保证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保护人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行是必须遵守的,否则就会铸成大错。已被清出市场的芬氟拉明等药物正是明证。 患者是否需要治疗应该根据其肥胖情况及其健康风险确定。具有“中”健康风险的“肥胖前期”患者应该进行减肥;具有“高”、“极高”健康风险的“肥胖”患者应该进行积极减肥;具有“低”、“极低”健康风险的“正常”成年人不需要减肥。鉴于青年人较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建议数值接近“中”健康风险和接近“肥胖前期”的青年人,应该考虑减肥。但是,应该指出,一些具有“极低”健康风险、bmi<21.5(公斤/平方米)的女青年经常进行反复减肥,这会损害身体健康。]
第3个回答  2019-07-11

判断人体肥胖有三个维度:

1、人体BMI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2、腰围: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3、人体体脂肪率: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在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查,还可以帮助你分析人体的脂肪占比、肌肉含量甚至是内脏器官的脂肪含量,让减肥更有针对性。

扩展资料:

“糖”吃得太多 不长胖才怪

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营养摄入失衡,即摄入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及能量过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之一,每天给我们的身体源源不断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理解为“糖”,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食物中。

正常人体通过糖分获得能量。你如果天天糖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超过你自身的日常所需,碳水化合物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肝细胞便会将过剩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储存于体内,从而导致了肥胖。

因此,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脂肪”,主要目的是“减脂肪”。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来阻断葡萄糖对人体过多的能量供给,从而动用你自身的脂肪,通过燃烧脂肪供给能量实现减肥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你有多胖?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

第4个回答  2013-10-19
衡量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衡量肥胖的方法有几种。最常用的、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是体重指数(BMI),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主要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如果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BMI245和280标准的确定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得出的,BMI超过24时,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衡量肥胖的另一个指标是腰围。腰围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单纯腰围大的人称之为腹型肥胖、苹果型肥胖,亚洲人倾向于腹型肥胖,而男性也容易发生腹型肥胖。女性脂肪易堆积于臀部和大腿,称为梨形肥胖。由于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容易引起高脂血、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因此要求将腰围控制在正常范围。男性正常腰围应≤85厘米(2.55尺),女性腰围应≤80厘米,超过此值,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均增加。 还有一个方法是直接测定体内脂肪含量,有水下称重法、双光子密度仪等,由于测定方法复杂而昂贵,又不方便,不被普遍使用。目前在医院内用的是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方法相对简单,男性正常值为12%-20%,≥25%为肥胖,女性正常值为20%-30%,≥33%为肥胖。 肥胖固然不是件好事,但体重也应保持在正常范围。BMI正常为18.5-23.9,<18.5为体重过低,也是不正常的表现,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危险性,如营养不良、感染、精神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疾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