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涅盘?什么是西天?两者的关系如何?

佛教徒修行的最终归宿是涅盘,还是西天?

人因有无明,所以最后生出生老病死,且在轮回中转来转去,受苦不停,人如能除无明,自然不会再有生老病死,自然再也不会有轮回转世之苦了。佛教徒最怕这个轮回,因轮回有生死之苦,如再生在某一道中,仍会再有死。再有死,仍会再有生,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真是痛苦无穷了。佛教所讲的「得解脱」,便是想从这个苦的轮回脱离解放出来。

从生死轮回的道理推演结果,佛教徒憧憬着有那么一个境后(或说人修到某种最高状态)与梵天神互相接合的一种境界,叫做「梵我一如」(或称梵涅盘)。佛教既不信神,因此,原有的涅盘内容也必须予以澈底改革,以合乎佛教的宗旨。于是,佛教所讲的涅盘,自然没有梵天,也自然变为一个所谓无生、无死,一切烦恼永尽,不再有生死的地方了。因佛教徒惧怕生死轮回,不再有生死之处便是他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涅盘的梵文是Nirvana,有各种解释:Nir是「不」之意,Vana是「织」之意,全句是:涅盘即是不织不死,断去烦恼之意,「烦恼(Kilesa)」在佛教中又称作「惑」,指恼乱心身的精神作用而言。Nir是「不」之意,Vana是「生」之意,全句是:涅盘是「不生」,超越生死苦难之意。也有把涅盘解释成烦恼「被吹去」、「被消去」之意的。Nir不、无、外、离开之意。Va动词,吹、去、动等意。Na作为分词后接字。全句意思是说:凡夫的心灵好似一盏油灯,如能除去烦恼、贪爱(如减少灯油般),最后便到达永无烦恼、永无贪、瞋、痴等三恶德的清净地步了。

杂阿含经第十八:「涅盘者,乃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谓涅盘。」阿毗婆沙论卷第廿八:「问以何义故名涅盘,答烦恼灭故为涅盘,……超度一切生死苦难故曰涅盘。」涅盘,又可译成「灭」、「寂」、「寂灭」,我国佛教僧尼或信徒去世时,不用死,而称死者为「圆寂」,或「大圆寂」(Parinirvana or Maha-Parinir Vana),意即此人已入无生死的涅盘境地了。佛教有个「三法印」的道理,其中之一便是「涅盘静寂」。涅盘的教义属于佛教四圣谛中的「灭谛」部份。

从以上的观点来睹,原始佛教的涅盘是尽而又寂的,所以释迦牟尼死去后,已灰身灭智,无声无臭的了,泰国一带南传佛教迄今仍以涅盘境地为静寂无为。这样说来,佛教徒死后的最高归宿之处,是一个没有动静的地方,一切活动停止,甚至也无知觉可言。相反地,如果涅盘中尚有知觉,尚有活动,那便可能仍有烦恼,仍有痛苦,便不能静寂的了。因佛教徒怕生死轮回之苦,所以佛教徒死后的去处涅盘境地,也必定是一个所谓无无死,无任何活动的地方才合乎佛教徒的需要。但一般说来,人在死后盼望去的地方,应是一个有感觉的快乐之地,这样,才能体会到天堂(或用别的名称亦可)中的幸福。如仅是静寂无为,无丝毫活动,似乎也显得太单调乏味了!但原始佛教的涅盘教义却是如此,如不静不寂,便不成为涅盘了。

但到了大乘佛教后,佛教教义有了新的解释,大乘信徒似乎不甘寂寞,居然一反常态,把原来的涅盘静寂说成为涅盘是「常乐我净」了。我四字的解释甚多,但单看字面,便知道在涅盘中尚有「我」的存在(佛教讲诸法无我),其地常住不变,快乐无穷。即是说,大乘一反小乘涅盘的消极态度,而把涅盘改成为一个积极的「动」的境界了。但详细具体内容到底如何,似乎连佛教徒自己也说不清楚,几乎成了各说各的,每人有一个涅盘定义。甚至有人说,释迦已成了宇宙的「真理」,人死后即去与他合而为一,变成一佛,变成一体,这就是涅盘。照我们的想法,所谓涅盘,是佛教徒希望死后去的这么一个地方,那里已与轮回隔绝,已超出轮回。既无生,也无死,永远在那里不动不变,一直下去。至去于它的地点及其它详情,我想连佛教徒也无法奉告!不必说,只有信六道轮回的人,才会相信涅盘这个教义的。凡不讲轮回的宗教,涅盘与她无关。大概来说,凡靠自力修行得解脱的佛教各宗派,不管小乘或大乘,都以涅盘为来世的最高目标。

大概原始佛教所标榜的「无」的涅盘,不受印度人的欢迎,于是,佛教中另又兴起了一个活动频繁,多彩多姿的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来了。凡是他力信仰,靠阿弥陀佛得救的佛教徒,主要是净土宗人,渴望自己死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成佛(开悟),享受净土中的诸般快乐。净土宗的信仰在教义上,仍称死后去西方为进涅盘(一般信徒都惯称「生西」,或「往生净土」,不用进涅盘这个说法)。但显然地,净土宗人想去的目的地西方净土与自力修行者所去的目的地涅盘,是有极大分别的。在这交叉点上,净土宗与别宗人分了家、走了样,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曾有某牧师撰文西方极乐世界,把这块地方说成是佛教徒的死后归宿处。但那是错的,是在讲外行话。只有净土宗才讲净土,别宗派不多讲净土,而在规规矩矩的讲涅盘。至于把净土宗与别宗混在一起兼信的人,当作别论,他们可说是投机份子。

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宗信徒死后的来世去处,这个也有佛经根据:「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阿弥陀经)「极乐」,梵名Saukhavati只有「快乐」及「幸福」之意,无「极」的意义在内。西方净土既无众苦,只有快乐,也无所谓「极」乐的了。「净土」两字无梵文,似照此世界「秽土」相对而称,英文的Pureland,似照中文净土转译。「南无」Nanas,巴利文Namo,意为归,归命。阿弥陀佛,梵文有两名:一、Amitabha意为「无限的光明」。二、Amitayus意为「无限的生命」。中译「阿弥陀」三字,仅译了梵名前面形容词Amita一字,是鸠摩罗什译错了,可惜我国佛教徒也许根本不知道,所以一直没有把它改正过来。

根据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处所记,西方净土情形如下:主人公是阿弥陀佛,挟祀(侍于主神者)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两位。另又有口吐雅音,向众生传道的各种杂色之鸟,如「白鹄、孔雀、鹦鹉……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八圣道」,但佛经又称这些鸟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鸟即佛,佛即鸟,使人联想起印度古有的飞鸟崇拜。在净土中,诸凡衣、食、住一应俱全,且不需任何劳苦,自然应手而得,对懒惰人最为理想。「欲得衣服,随念即至」,「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式,高下大下,或一宝二宝,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又以妙衣偏布其地。」论到净土气候,「无四时春夏秋冬,不寒不热,常和调适。」此地又有丰富水源,供人大量或或浴,身心畅快,「有诸浴池……深浅。皆各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溲足……荡除心垢,清明澄洁。」(以上所引经文,请阅净土三经)要言之,净土世界被描写为一个四季如春,不冷不热,物质丰富,应有尽有,且能不劳而获,只要坐在那里,便能随心所欲,应手而得的大「好」地方。难怪那些衣食不周,苦于旱荒炎热的印度人要信净土了。至于我国人大量改信净土,也与净土世界的享乐有关。大家都丢弃了枯燥乏味的涅盘,想在死后好好地去净土快乐一番。印顺法师得好:「现代修持净土的,每着重在极乐世界的金沙布地、七宝所成等,这在弥陀净土的思想,显见是过于庸俗了。」(净土新论十九页)

净土中有九个阶级,称为「九品」,死后去净土的人,根据他生前信阿弥陀佛的程度,被分配在九个不同的地方,九品是上品、中品、下品,每品中又分上、中、下三生,如「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凡上品上生者即可成佛,但下品下生者,却要在莲花中经过十二大劫后(一大劫是十三万四千四百年),才能再开始听佛法,慢慢地修行,至于何时才能开悟,那便不知道了。这种阶级区别实在要不得,佛教把印度原有的四姓差别,居然也扩大搬到西方去应用了。

阿弥陀佛又常简称为「弥陀佛」或「弥陀」,弥陀不是「弥勒」,前者是西方净土之主,后者者则被佛教徒信为将来要从天宫兜率天来这个世界救人的菩萨,两者全然不同。在佛寺中那个笑脸常开,大腹便便的塑像是弥勒菩萨(Maitreya),而弥陀佛却是端端正正坐在大殿上,神情严肃,从不嬉嬉哈哈的。(因有某牧师撰文把弥勒说成弥陀,所以在此特一提)。

原始佛教的涅盘是那么寂静,空无一物 ,而净土竟是那么热闹,应有尽有,两者却成相反,难怪许多佛教要弄得不知何去何从了。去涅盘好呢?还是去净土投靠阿弥陀佛?

在佛教中,还有一个来世的去处,那是死后去兜率天,据佛教说,凡佛教徒生前行为好者,死后去此兜率天的外院享福。但真正懂佛教者,绝对不想去那里,因兜率天中虽好,但仍在六道轮回中的「天道」之内,有一天福报满了,仍要堕落到别道中去受生死之苦!因此,在本篇不论兜率天。

人为何会有痛苦?佛教用无明、业力、轮回等来答复(见第二篇),人如何除去这些痛苦?佛教用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修行方法来解决。另外,又有净土宗人,以相信阿弥陀佛的方法来得救(见第三篇),人在除去痛苦及各种问题后,死后能到那里去安息呢?佛教自力派用涅盘来答复,净土宗他力派则主张去西方净土(见本篇),以上的三部份要道,统统包括在本书第二、三、四各篇之内,可说是佛教的最根本教义,自成一组思想体系,被划于佛教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等四圣谛中。凡欲研究佛者,只要把这四谛或用我个人的分类法:「三部份」--人为何有痛苦?如何解除痛苦?解除痛苦后去那里?等的道理弄清楚,可说已是摸到佛教的中心了。

参考资料:http://www.jonahome.net/files/jifubijiao2/04.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0
确切的说就是到达了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已经超脱六道,不再轮回,西方极乐世界是在这个世界西方过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个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摩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是佛土哪个世界的众生都已经了脱生死,在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在西方极乐世界那里的众生不是去享福,我们去那你是因为那里能够更好更快的修行成佛,才能够在回到娑婆救度六道众生使他们能够了脱生死,成就佛道。
第2个回答  2008-03-18
如果从最接近原始佛教的经典(阿含经)来说,佛教的最终目的只有涅盘。

而阿含经说明了何谓‘极乐世界’。相应部,帝释相应第15经的船舱,并仔细聆听帝释的询问和世尊的介绍:

「有一段时期,世尊住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那时有天帝释来拜访世尊,见了面就礼敬世尊,然后就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帝释就以这件事来请教世尊:“世尊!何处有极乐国土呢?”世尊回答说:“在园林幽雅美丽的地方,开凿美丽的莲花池,这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极乐国土,但是比起真正的乐土来,还不及它的十六分之一呢!那么真正的乐土在那里呢?不管是在乡村或偏 的森林区,不管是在潮湿的沼泽区或是乾燥的黄土高原上,只要是阿罗汉所住的地方,这些都是最可爱的极乐国土。」也就是说极乐世界并非真正的天外净土,而是阿罗汉在的地方就是人间净土。

极乐是离欲必须修习禅定(三昧)而并非诵念佛名号就能离欲,参考资料杂阿含经第484经。

西天是大乘运动引发的净土思想而创造的,这并非原始佛教说法而是后人添加的说法。从‘西’方创造出来一个虚幻的天国‘西方极乐世界’。

为什么是西方呢?真正的答案是:修习静坐禅思的人,喜欢选择一个面向「西」方的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基於对佛陀的尊敬和怀念。这要分两方面来说明:第一方面,在佛陀的时代里,每当地方上的大会堂刚落成,尚未启用时,都有邀请佛陀和比丘僧先住进去的风俗习惯,而且会请佛陀说法示教。根据好几篇经文的记载,这时候,佛陀都会先进去,选择比较接近中柱而面向东方的位置入座,然后比丘僧在佛陀的后面接近西墙的位置,以同样方向入座。地方上的人士则面对佛陀,也就是面向西方,坐下来聆听佛陀的教导。现在我们摘录一些片段来给大家参考:

1. 杂阿含经第1176经,世尊回到故乡迦 罗卫国,住在尼拘娄园时。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前后围绕,至新堂外。洗足已,然后上堂,於中柱下,东向而坐。时诸比丘亦洗足已,随入讲堂,於世尊后,西面东向,次第而坐。时诸释氏,即於东面西向而坐。…」

2. 巴利英译长部第16经“The Great passing”相当於长阿含的大般涅盘经。

「…At pataligama…¨Then the Lord dressed, took his robe and bowl, and went with his monks to the rest-house, where he washed his feet, went in and sat down facing east, wih his back against the central pillar.…」

3. 巴利英译长部第33经,“The Chanting Together”相当於长阿含的大集法门经。

这时是在pava城,末罗族人新建的大会堂里,情形也是一样的。

不管是梵文圣典或是巴利圣典的记载,都是一致的。只是长阿含的中译本有些错得很离谱,有些又太简略了,不知是原文的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所以不得不要引用英译的内容,请谅察。因此「西方」是一个「佛座」的位置,是一个可敬的位置,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西席」,是一个代表「老师」的位置,是一个「说法」的位置。因此,佛陀入灭以后,弟子们怀念他的教导,便在聆听说法或静坐的时候,都习惯於选择向西的方位,以表达对佛陀的孺慕追思、永恒的忆念和恭敬,犹如佛陀的音容宛在一般。这才是「西」方的真义啊!

至於佛陀为什么要面东而坐呢?是不是印度的风俗习惯也是以西方来代表老师呢?从长阿含的「六方礼经」来看,并非如此,南方才是代表老师。现在我们再度深入原始的巴利圣典里,来探究这个问题。请看相应部,道相应,第91经一直到第102经。我们摘录一段来给大家参考:

第96经 — 比丘!譬如诸大河,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摩企河是,此等皆趣向东、倾向东、临入东。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者,则趣向涅盘、倾向涅盘、临入涅盘。

原来印度著名的五大河,都由西向东流入大海,这就象徵著佛陀所教导的八正道,也是全部流入涅盘的大海一样。佛陀早已成正觉,他教导弟子们努力修习八正道,念念流向涅 的大海,就像印度的五大河一般,不舍昼夜地奔流入海而去。

参考资料:走出弥陀的光环

第3个回答  2008-03-18
涅盘与西天是一个意思.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第4个回答  2008-03-19
涅盘,是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到达了不生不灭的境界。
西方,应该是指阿弥陀佛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吧!
佛教徒最总的修行目标是入涅盘,而不局限于呆在西方极乐世界。但说真的,很少有人能直接修到涅盘的境界,所以极乐世界就是最好的修到场了。
南无阿弥陀佛!
第5个回答  2008-03-19
涅盘是指没有生也没有死,就是说人看上去死了,但是灵魂并没有死。
我在〈〈金刚经〉〉上看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