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至1937年大事记(详细)万分感谢

如题所述

1、九·一八事变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

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

3、南京大屠杀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4、1933年5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成立。

5、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0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30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1937年4月16日日本外、陆、海、藏四相会议决定《对中国实施的策略》和《指导华北方针》。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回龙庙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随後,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并开始进行大屠杀。
1938年2月3日徐州会战开始。6月12日,武汉会战开始。
1938年10月27日日军占领武汉三镇。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1939年6月8日国民政府下令通缉汪精卫。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10月4日,黄桥战役历时5天,打开华中抗日新局面。
1941年1月4-11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奉命北移,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的围攻,皖南事变爆发。
1941年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年1月3日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任中国战区(包括泰越)盟军最高统帅。
1942年2月25日约10万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开始进入缅甸,协同英、缅军对日作战。
1943年10月24日中国驻印军入缅对日军实施反攻。
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2月1日八路军总部发布命令,要求各战略区适时组织向日军据点出击。
1945年2月4日蘇、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达举行会议。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28日,日本政府表示,对《波茨坦公告》不予理睬。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蘇联对日宣战,并於9日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
1945年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2颗原子弹。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後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向中、美、英、蘇等国发出投降照会。
8月10日-11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连续发布了7道反攻命令。8月12日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纵队展开大反攻。8月14日日本照会中、蘇、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投降诏书。
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蘇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9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成立。
  ★1931年11月7日,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县七里坪组成。
  ★1931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
  ★1932年12月,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军川北,开始创建川陕边根据地。
  ★1933年5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成立。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建军纪念日。
  ★1934年2月7日,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在瑞金召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
  ★1934年10月22日,中央军区成立,项英、陈毅等留守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4年11月16日,红军第25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935年3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之后撤离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两河口会议,决定红一、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的方针。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川永坪镇,同西北红军会师。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长征。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制定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战略方针。
  ★1936年2月20日,东北地区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1936年7月5日,红军第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组成。
  ★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陕甘宁边区胜利会师。
  ★193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等领导机关由保安移驻延安。此后10年,延安成为全国革命大本营所在地。
  ★1937年5月2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议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国抗战开始。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决定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军委,确定我军实行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解放军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