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60甲子纪年,那么最开始甲子年是哪一年。用这种方法纪年最初是怎么开始的?

如题所述

关于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据说,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的大挠氏。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

甲子纪年是以“天文学”为基础的。

1太阳系最大的星球是木星,甲子纪年就从对他们的观察并计算产生的结果。
2木星的公转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古人以12年来计算,木星每年所转到的方位就是其中一个“地支”位。这十二个位置这也是生肖的来历。
3土星的公转周期为10759.2天,即约29.5年。古人以三十年计算。
4土星在公转运行中,二十年和木星相会一次。木星、土星这两大行星的会合,对地球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5土星、木星二十年会合一次为一运,以九大行星配九运。又据天体运行规律,以木星公转十二年和土星公转三十年的最小公倍数六十年为一个纪年单位,定为一个元,这是风水学纪年的起源。
6古代社会中,皇家记事的同时会记录天象,这就把天文纪年法代入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中。之后百姓们虽然不记录天象,但还是使用这种方法,即是六十甲子纪年法。

甲子纪年法
又名干支纪年法。在太乙数中,每个甲子是分为三元,1984年后为甲子下元。我国用甲子来纪年。由十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以十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现在的干支年建寅。   计算方法是西历年份减3后除10的余数为干,除12的余数为支,其中。1为甲为子   甲子纪年法有一缺陷,即每六十年就有一个重复的年号,因此,古人又以帝号纪年。现在,甲子纪年法仍为我国农历纪年所采用。   开始时间从黄帝时开始。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世界的诠释.   天干地支:   也称"干支",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合称。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十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甲子:   用十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   十干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   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   [1]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甲子纳音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甲戌、乙亥,配山头火;   丙子、丁丑,配洞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墙土;   庚辰、辛巳,配白腊金;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灯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多用来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   使用方法:   一·记年   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後(俗称“六十甲子”),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二·记月   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正月是由寅开始,二月是卯,三月是辰....直至十二月丑〉   然後依次与天干组合,开头的一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如此类推。   如同上表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三·记日   按顺序先後排列,两个月六十日,刚好一个干支的周期。   四·记时   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23:00~1:00为子时;1:00~3:00为丑时……21:00~23:00为亥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