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的意象有多少及其寓意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诗词中“梅”“柳”“草”的隐喻意义

“梅”“柳”“草”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它们出现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分别被赋予特殊的隐喻意义。下面分别加以探讨之。
一、 梅
梅以其独特的禀性为世人所熟知,它由于具有“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诗句)的独特习性,往往被我国古代的诗人们当作“清高”的化身来加以歌颂。尤其是那些自命清高的诗人,更是对梅喜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宋代隐逸诗人林逋(和靖)在他的诗作《山园小梅》中,便极力推崇梅的品性,为后人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
梅由于“清高”,有时难免有些孤傲。这就使它必然遭到“群芳”的嫉妒,最终难逃“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句)的结局。这一点往往被那些虽有才华却屡遭排挤,而又不愿入俗流的诗人所看重。在他们的笔下,梅宛然成了他们自己的一个化身。最著名的当推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了。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样的词句中,难道就没有陆游自己的影子吗?
二、 柳
在古代的读音中,“柳”与“留”谐音。因此,当着好友相聚要分别时,往往折一枝柳条赠与对方,它表达的是凄婉的挽留之意。于是,“柳”较多地出现在表达送别情的依依不舍的情境中。如李白的词〈忆秦娥〉中所写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表现的就是这重情境。王维的《渭城曲》,为了表达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的感情,也将背景放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氛围之中。
同时,“柳”又是古代的怨妇发泄怨愤的一种对象。这是因为有的女子当初没有“挽留”住丈夫,送他上京应试,没想到丈夫考中状元当上高官后,就再也不回来了。因此,当这类女子看到柳时,很自然地把它同“留”,同自己被抛弃的命运联系起来。王昌龄的《闺怨》中所写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表现的就是这个意境。
三、 草
“草”长得虽然不起眼,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她成了我国古代诗人虽经挫折却顽强求生的意愿的形象化身。唐代诗人白居易谒见权臣顾况,要求推荐。顾况很看不起他,还拿他的名字开玩笑。白居易面临挫折,毫不气馁,脱口念出了《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其说白居易是在歌颂小草的生命力,不如说他是借小草来安慰自己。
正因为“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尽管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小草依然如故,所以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朝代兴衰、世事变迁的见证。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达的都是这种意思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月亮
对月思亲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

以蝉喻品行高洁。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南浦
水边的送别之所。
长亭
陆上的送别之所。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梧桐
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
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
象征高洁的品质。
桃花
象征美人。
牡丹
寄寓富贵。
杨花
有飘零之意。
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蟋蟀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鸿雁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子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司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战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没拉住,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后来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青梅竹马
用来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逐鹿
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三尺
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
称“三尺法”。
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结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彭祖
传说中长寿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婵娟
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
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豆蔻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精卫古代神话。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玉成
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璧还
敬词,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方家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青鸟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