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供电局供给的电是220V,而我们很多用电器用直流电,他们为什么不直接供直流电?

如题所述

1楼 messiahfree 的回答是错误的。其他楼的回答都是有缺陷的!你提的问题主要针对我国国民配电系统中的电能参数问题,这主要是由国民用电的负荷性质决定!至于 1楼等提到的输电问题由下面的说明和比较就知道对错了。

现在电力系统中特别是特高压长距离输送线路中基本都是采用升压和整流站来实现:高压直流的电能输送方式。如:三峡到上海采用的就是高压直流输电。到达上海后进行逆变成交流进行配电。

高压直流输电方式与高压交流输电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历史上仅仅由于技术的原因,才使得交流输电代替了直流输电.下面先就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主要优缺点作出比较,从而说明它们各自在应用中的价值.

直流电的优点主要在输电方面:

①输送相同功率时,直流输电所用线材仅为交流输电的2/3~l/2

直流输电采用两线制,以大地或海水作回线,与采用三线制三相交流输电相比,在输电线载面积相同和电流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即使不考虑趋肤效应,也可以输送相同的电功率,而输电线和绝缘材料可节约1/3.

如果考虑到趋肤效应和各种损耗(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磁感应的涡流损耗、架空线的电晕损耗等),输送同样功率交流电所用导线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直流输电所用导线的截面积的1.33倍.因此,直流输电所用的线材几乎只有交流输电的一半.同时,直流输电杆塔结构也比同容量的三相交流输电简单,线路走廊占地面积也少.

②在电缆输电线路中,直流输电没有电容电流产生,而交流输电线路存在电容电流,引起损耗.

在一些特殊场合,必须用电缆输电.例如高压输电线经过大城市时,采用地下电缆;输电线经过海峡时,要用海底电缆.由于电缆芯线与大地之间构成同轴电容器,在交流高压输线路中,空载电容电流极为可观.一条200kV的电缆,每千米的电容约为0.2μF,每千米需供给充电功率约3×103kw,在每千米输电线路上,每年就要耗电2.6×107kw·h.而在直流输电中,由于电压波动很小,基本上没有电容电流加在电缆上.

③直流输电时,其两侧交流系统不需同步运行,而交流输电必须同步运行.交流远距离输电时,电流的相位在交流输电系统的两端会产生显著的相位差;并网的各系统交流电的频率虽然规定统一为50HZ,但实际上常产生波动.这两种因素引起交流系统不能同步运行,需要用复杂庞大的补偿系统和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加以调整,否则就可能在设备中形成强大的循环电流损坏设备,或造成不同步运行的停电事故.在技术不发达的国家里,交流输电距离一般不超过300km而直流输电线路互连时,它两端的交流电网可以用各自的频率和相位运行,不需进行同步调整.

④直流输电发生故障的损失比交流输电小.两个交流系统若用交流线路互连,则当一侧系统发生短路时,另一侧要向故障一侧输送短路电流.因此使两侧系统原有开关切断短路电流的能力受到威胁,需要更换开关.而直流输电中,由于采用可控硅装置,电路功率能迅速、方便地进行调节,直流输电线路上基本上不向发生短路的交流系统输送短路电流,故障侧交流系统的短路电流与没有互连时一样.因此不必更换两侧原有开关及载流设备.

在直流输电线路中,各级是独立调节和工作的,彼此没有影响.所以,当一极发生故障时,只需停运故障极,另一极仍可输送不少于一半功率的电能.但在交流输电线路中,任一相发生永久性故障,必须全线停电。另外提醒一下:在直流输电系统中,只有输电环节是直流电,发电系统和用电系统仍然是交流电。

交流电的优点主要在实发电和 负荷性质上。

在现实居民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负荷性质基本都是感性或容性负载,而直流电是无法满足这些负载的需要的。所以在配电系统中采用的都是交流电。当然采用交流配电还有其他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31
最早的供电系统就是直流电。但是直流电想要变换电压和远距离传输很困难,而交流电用变压器提高电压就可以远距离传输了。因此后来都改用交流电了。
第2个回答  2007-12-31
1、从用电器总量看,用交流的多于用直流的,特别是工业。
2、直流变压太困难,如果供低压直流,导线需要加粗很多。
3、直接提供强大的直流,设备太庞大。
问题远不止这些。
第3个回答  2007-12-31
1,发电站发出的就是交流电
2,传输时高电压有利传输,且传的比较远,就需要变压,而只有交流才能变压。
3,高压传输在线路上消耗的能源少,节能。
第4个回答  2007-12-31
交流电发电成本低而且稳定,直流电相对来说就不那么方便了。
说到方便主要是变压运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