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相色谱的实验中为什么半高峰宽比1/4高峰宽小的?

如题所述

因为样品在在色谱柱中前行过程中,起初是以柱塞的形式前进,随着色谱柱中分配、涡流扩散等等作用,会逐渐以正态分布的形式流出色谱柱。而色谱谱图的积分,也是基于是正太分布的形式计算的,而我们定量的准性也是基于些原理来得以实现。那么对于是正态分布来说呢,本身性质也就是中间位置分布多,而两端分布的少,在中间位置出现极值,这就是我们说的峰高也是保留时间的位置。因此从图上也能得到正态分布的其它性质,就是越下面的宽度越宽,越上面的位置越窄,也就是半高峰宽比1/4高峰宽小追问

那么请问在在计算分离度的时候是选用半高峰还是1/4高峰宽。1/4高峰宽与基线宽度是如何转化的?

追答

中国药典2010附录Ⅴ D-3
无论是定性鉴别还是定量分析,均要求待测峰与其他峰、内标峰或特定的杂质对照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除另有规定外,待测组分与相邻共存物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5。分离度的计算公式为:R=2(tR2-tR1)/(W1+W2) 或 R=2(tR2-tR1)/1.70(W1, h/2+W2, h/2)

式中tR2 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R1 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1、W2 及W1, h/2 、W2, h/2 分别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及半高峰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