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周进中举情节概括

如题所述

周进60多岁还是童生,依靠在村里私塾中教书糊口。以后随姐夫经商记账,在贡院参观时,痛哭不止,满地打滚,哭到口吐鲜血,后来商人们答应他,为他捐一个“监生”进场,他就破涕为笑,趴在地上磕头,表示要变驴变马来报答他们。

周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扩展资料:

“学而优则仕”规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范进正是封建时代千千万万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科举制度的殉道者。他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范进中举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喜极而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1

小说《儒林外史》中,作者在正文里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周进中举了,也就是小说中知名度最高的范进的大恩人。

小说正文中的第一个儒生——周进

薛家集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众多的乡邻都希望夏总甲——他们当中最有身份的人,能够给孩子们在城里寻一位教书先生。要不说还是“大人物”的办事能力强呢,人家掌握的信息也多,夏总甲立即就想到了周进。

周进是汶上县衙门里顾老相公家的私塾先生,顾老相公的儿子顾小相公跟着周进学了三年,去年已经考中秀才了。虽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这样一来,周进也就不能再继续教他的学生了,因为周进虽然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却还只是一个童生,童生怎么能教得了秀才呢?所以,周进在喝完了自己学生的喜酒以后,也就宣告失业了。

在古时候,教书先生和贫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教书先生指着教学是富不起来的,而家里但凡能有点儿闲钱的人,他也不会去当教书先生: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所以,小说中周进亮相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

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这身服饰要是总结一下的话,那就是“三旧一破”。头上的毡帽已经旧了,脚下还穿了一双不伦不类的旧大红绸鞋,但人家毕竟还穿着一领直裰呢,虽然也是旧的,但那可是读书人的标志(这习俗一直传到了孔乙己的身上)。再说,就从衣服上破损的两个地方——右边袖子和后屁股处,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经常坐着写字的读书人。

童生周进,受到了秀才梅玖的挖苦

按理说,读书人都知书识礼,相互之间应该是比较友好的,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薛家集乡邻们为周进举办的接风宴上,他就受到了村里秀才梅玖一再地讽刺和挖苦。

在古代的读书人,有着这样的一个进阶过程: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但在有些人的眼里,这俨然成为了一条鄙视链,即后面的瞧不上起前面的,比如这个梅秀才。

这个宴席是为了迎接教师周进而举办的,所以周进就理所当然是应该坐在上位的,梅玖倒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仍然不失时机地提一提自己是秀才,算是老友,而周进是童生,只能是小友,虽然他已经六十多岁,是梅玖的爷爷辈儿的人了。

当众人得知周进在吃长斋的时候,梅玖还假装自己不知道周进原先的雇主是谁,说了一段讽刺顾老相公家教师的一字至七字诗:

他(梅玖)便念道:“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

紧接着,他向周进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但这个笑话,不是为周长兄,他说明了是个秀才。”

国子监司业周进,成了梅玖的老师

其实这个梅秀才,也是一个没多大出息的人,因为当故事发展到十多年以后,他也还是一个秀才,并没有什么长进。

秀才是生员的俗称,他们在古时候还是有一些特权的,除了能够免除家里两个人的“徭役”(为朝廷的义务劳动)以外,秀才见了县令还不需要行跪拜礼,只要拱手就可以了,就是在发生了诉讼,甚至是犯罪等情况的时候,官府对秀才们也都是网开一面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秀才们每三年都要参加两次县里的考试,用来检查他们的功课是否还扎实,称之为“岁考”。秀才们的考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被评为一二三等级的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但要是被评为四等,那可就坏事儿了,轻者会被当众训斥或挨板子,重者还有可能被革除功名。

可笑的是,梅秀才就被评为了四等,时任山东学道,就是当年由周进提拔起来的范进很是生气,已经命门斗把梅玖拖到了凳子上,马上就要用板子“戒饬”他的时候,梅玖便开始“拉大旗,作虎皮”了:

梅玖道:“现任国子监司业周蒉轩先生,讳进的,便是生员的业师。”范学道道:“你原来是我周老师的门生。也罢,权且免打。”

回到家乡以后,梅玖不但在提起周进的时候,称他为“周大老爷”了,还嘱咐观音庵里的和尚,把周进当年写的,经过了十多年的风吹雨打,早已褪色了的对联重新裱糊,珍重收藏。

乡民的无知与浅薄

按理说,薛家集能够请到周进做村里的教书先生,应该是非常幸运的,虽然周进自己还没有考取什么功名,但在他的手里可刚教出了一个秀才,这可是名师啊。可是,乡里人见识浅薄,胡乱地传起了一些风言风语,到最后只过了一年的时间,就把周进给辞退了。

等周进中了举人以后,众人的态度可就大不相同了,“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这不么,薛家集上的民众,也都各自凑了分子,派人来向周进祝贺了,周进倒也不计前嫌,照样是酒饭招待。

到后来,周进在科考之路上是一路绿灯,高歌猛进,而薛家集的乡邻也把对周进的态度一路飙升,以至于都给他立上了长生牌位:“赐进上出身广东提学御史,今升国子监司业周大老爷长生禄位。”

虽然周进在薛家集坐馆的时候,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最后还被辞退了,但周进其实应该感激他们才是呢,要不是被辞了馆,周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受资助,中进士的事情了。

商人们的豪侠仗义

古人按照职业,把人们分为四个等级:士农工商,其中商人是最低的等级,社会地位很是低下,而且在人们的印象中,商人也是重金钱,轻情意的代表。不过,周进却幸运地遇到了一群讲义气,轻金钱的商人。

四个商人知道了周进内心的痛苦,便一起凑了二百两银子,为周进捐了一个监生,这样,他就可以越过秀才的阶段,直接来参加乡试了。而周进也是不负众望,最后不但中了举人,还接连着中了进士,做上了朝廷的高官。

周进是一个老实人,发迹之前,逆来顺受,不懂得通过反抗来保护自己;周进还是一个比较迂腐的人,不懂得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只是一味的苦读圣贤书;周进应该还是一个比较笨的人,要不然,范进的文章他也不会连看三遍,才看出了文章的好,最终才避免了范进的名落孙山。

周进做了官以后,为了不让别的读书人再经受自己曾经受过的那些苦,努力的提携后进,不但把范进从崩溃的边缘挽救了回来,就连自己十多年前,在薛家集曾教过的小学生荀枚都还记在心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好官员。

科举制度对周进造成了长期的痛苦,但却没有让他变得失去了本心,只是人情的浇薄,让我们看起来唏嘘不已。

第2个回答  2022-03-07
故事情节:周进已经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不久,周进丢了饭碗,只好替一伙商人当帐房。可以说,已到了科场梦醒之时。
然而,当他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他多年的心结却又被触动了。但他是童生,他是不能进入贡院的,看门人的鞭子将他打了出来。想象周进无助地站在贡院冷冷的门外,世界对他而言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当他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周进的人生也一举进入高潮: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不知道是悲从中来的发泄,还是灵光乍现的奋力一搏,周进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他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他纳监进场。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几个商人帮助周进捐了个监生。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扩展资料
这一节是《儒林外史》中名篇,足以和范进中举媲美。作者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士人被科举制拨弄地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之处。由于前面用周进所受的种种屈辱做铺垫,揭示了其久不得志的心境,醉心功名而功名无望,撞板一段就显得水到渠成,毫不突兀。
实际上,周进和紧接着出场的范进两人一个悲伤地要寻死,一个高兴地发了疯的细节,都寄寓了无限深意。
作者揭示出科举制弱化了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的观念毒害。中举是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八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技能。科场若不如意,就再无其它谋生本领。周进宁可撞板,因为他深知:除了科举,自己无法自食其力。
作者在讥讽其丑态的同时,也对人物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因为其用意不止于暴露科场和官场人物的污秽,而是着意批判形成他们种种性格的社会根源,极其尖锐地指明科举对于人性的异化作用。
自此,周进的人生陡然发生了喜剧性变化。如果说从前沉沦落魄受尽冷眼,此后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中举人,中进士,做御史,做学道,一路升到国子监司业。
吴敬梓当然不是要写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故事,实际上,周进的喜剧性结局大大加强了讽刺力量。这种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显示了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瞬间的可笑蕴含着永恒的悲哀。
作者通过周进发迹前后士人群体对他的态度变化,批判了整个士人阶层和市民社会。在写主角的同时,也描绘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态。
士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惺惺相惜,或者同命相怜。相反,他们之间完全是一种赤裸裸的食物链关系。一旦科场失意,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整个阶层的鄙视和唾弃。一旦跃过龙门,跻身上流社会,便发现整个阶层全都笑脸相迎。吴敬梓本人对此即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发迹后,从前瞧不起周进的人态度判若两人。梅玖冒称是他的学生;他在村塾中写下的对联,被恭恭敬敬地揭下来裱好;辞退了他的薛家集也供奉起他的“长生禄位”。周进熟识人物态度的转变,除了写尽世态人情之外,更表现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间接影响,是造成污浊世风的根源。
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出科举制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
第3个回答  2022-03-08
书近二百人,周进是正文部分第一个登场的重要形象,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功名蹭蹬,靠教私塾谋生.生活穷愁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却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
不久,周进丢了饭碗,只好替一伙商人当帐房.可以说,已到了科场梦醒之时.然而,当他进省城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周进的小传也一举进入高潮: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第二回)
他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他纳监进场.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第三回)
这一节是《儒林外史》中名篇,足以和范进中举媲美.作者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士人被科举制拨弄地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之处.由于前面用周进所受的种种屈辱做铺垫,揭示了其久不得志的心境,醉心功名而功名无望,撞板一段就显得水到渠成,毫不突兀.
实际上,周进和紧接着出场的范进两人一个悲伤地要寻死,一个高兴地发了疯的细节,都寄寓了无限深意.
作者揭示出科举制弱化了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的观念毒害.中举是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八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技能.科场若不如意,就再无其它谋生本领.周进宁可撞板,因为他深知:除了科举,自己无法自食其力.
作者在讥讽其丑态的同时,也对人物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因为其用意不止于暴露科场和官场人物的污秽,而是着意批判形成他们种种性格的社会根源,极其尖锐地指明科举对于人性的异化作用.
自此,周进的人生陡然发生了喜剧性变化.如果说从前沉沦落魄受尽冷眼,此后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中举人,中进士,做御史,做学道,一路升到国子监司业.
吴敬梓当然不是要写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故事,实际上,周进的喜剧性结局大大加强了讽刺力量.这种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显示了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瞬间的可笑蕴含着永恒的悲哀.
作者通过周进发迹前后士人群体对他的态度变化,批判了整个士人阶层和市民社会.在写主角的同时,也描绘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态.
士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惺惺相惜,或者同命相怜.相反,他们之间完全是一种赤裸裸的食物链关系.一旦科场失意,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整个阶层的鄙视和唾弃.一旦跃过龙门,跻身上流社会,便发现整个阶层全都笑脸相迎.吴敬梓本人对此即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发迹后,从前瞧不起周进的人态度判若两人.梅玖冒称是他的学生;他在村塾中写下的对联,被恭恭敬敬地揭下来裱好;辞退了他的薛家集也供奉起他的“长生禄位”.周进熟识人物态度的转变,除了写尽世态人情之外,更表现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间接影响,是造成污浊世风的根源.
在这里作者对科举制的愤怒指斥和无情讥讽达到了顶点.周进的命运走向被改写,并非由于举业长进.实际上,周进一生最大的恩主不是他奉为圭臬的儒家教义,而是几个商人捐出的银子.孔方兄在周进一生轨迹的转折中居功至伟,反映了科举中试没有客观评定标准,随意性很大,失与得全凭偶然.而这种甄拔制度也并不能选择英才,即使侥幸中试步入仕途,也全然不通经世济用的学问.或成为禄蠹,如范进;或成为酷吏,如张师陆.
长期科考T顿造成了周进的独特性格,这是周进之为周进,有别于范进、王惠等人的地方.作者写来真实可信.
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出科举制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
第4个回答  2019-04-30
周进60多岁还是童生,依靠在村里私塾中教书糊口。以后随姐夫经商记账,在贡院参观时,痛哭不止,满地打滚,哭到口吐鲜血,后来商人们答应他,为他捐一个“监生”进场,他就破涕为笑,趴在地上磕头,表示要变驴变马来报答他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