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对文学体裁的影响

如题所述

先秦之人,兴之所至,皆为诗歌,言简意赅,纯之又纯;
大汉之时,王图霸业、建功立业为主流,加之生活渐好,汉体大赋乃兴,极尽铺陈,尽显豪华,汪洋恣肆,一世称雄;
汉后,社会渐衰,民生凋敝,再无人能够掌控大赋这种文体,于是抒情小赋,以及一些散文渐兴,以及诗歌也兴旺起来;
及两晋,特殊的社会环境,让许多人不敢畅所欲言,只好寄情山水田园,或偷偷发一些小牢骚,文学区域精巧、晦涩。小品文流行;
隋唐盛世,封建社会之顶峰,文学大兴,诗成为主流,格律化逐步盛行,自李白之后,几乎再无人能够书写自由而潇洒不羁的诗歌,大家都是规规矩矩地按律赋诗;期间,词这种体裁逐渐显露,而且小说也探头冒泡;
两宋,商品经济发达,朝廷重视士大夫,带动文学异常兴盛,宋词这种体裁盛行天下;
元朝文化浩劫,唯歌舞之族所喜爱的元曲大兴;
明清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萌芽,在文学上带动小说的盛行。
近现代乃至当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之盛世,然人皆熙熙而来,攘攘而去,细细品味文学已渐成奢侈,于是,快餐文学大兴......
总而言之,文学其实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它忠实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全景,可谓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学体裁出现,这,是社会需要,也是历史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4
社会特征比较开放的时候,比如说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文学作品就以豪放为主,李白如是;安史之乱发生后,社会动荡,文人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文学作品就以表现离别凄苦为主。
第2个回答  2014-10-24
基本上无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