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感伤诗的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清代《唐宋诗醇》评语:“香山集中,古体多以铺叙畅达见长,短篇间以含蓄蕴藉生姿。”[2]感伤诗有的是长篇诗歌行体,有的是短作。一些短篇通过有限的语言营造意境,以简约的笔墨勾勒景物并熔铸主观的意绪,达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效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真景物,即目之所触、心之所及的景象,要求绘景逼肖自然。真感情,即对人生真切体验的情感。感伤诗的意境通常是秋天萧索之景与孤苦心境的遇合而产生,将真切的人生体验圆融在眼前的兴象之中,创造出凄清空明的诗境。
明代江进之在《雪涛小书》中说:“诗之境界,到白公不知开扩多少。”白居易使用种种化境技巧,如用典、白描、练句、比喻、拟人等,开掘新的诗境,写得含蓄蕴藉,韵味醇厚。《秋月》为江州期间所作: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落
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此诗前八句写月夜景色,末二句抒愁情。皎洁的月光、晶莹的清露、碧绿的芜草给环境染上清冷的色调。七、八句写动景,前六句写静景。末二句以情结景,由惊鸟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自由的禽鸟尚难栖身,况且是受贬谪、身世零落的诗人怎能找到安身之地呢?
《新秋》全诗为景语,情寓景中,无一字写愁情,但愁情显露: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其奈江南夜,绵绵此夜长.。
首两句交代清凉寂廖的环境。三、四句是数个意象的组合,池水在西风吹拂下微漾,一轮明月倒映池中,水中的莲花已凋谢,露霜在月光映照下发出晶光。在这个阴冷天气里,诗人满心愁绪,切夜难眠。境界凄清空灵,韵味清醇。
《旧唐书·元稹传》说:“白居易诗善状风态物色。”感伤诗多数篇什有景物描写,写得最多的是秋景。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说,秋天“天高气清,阴沉而志远。”即秋天天高而气象萧森,情思阴沉而深远。秋天景物可引发人的各种思绪,如:思乡、伤别、惦念亲友,等等。白居易通常用凄凉感的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营造以凄伤为基调的意境,如:孤舟、秋鸿、落叶、衰莲、残蝉、残灯、清露、绿芜、寒月等。白居易摹物写态以主观意绪统率意象的组合,如:“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江上送客》)用拟人手法绘景,形容送别者内心极度凄伤。“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舟中雨夜》)以黯淡寒凉之景渲染凄苦之情。《秋江送客》中,秋鸿、哀猿、孤舟、蒙蒙细雨、漠漠浮云组成一幅悲凉的画面,令人愁绝,情调悲切。
清代《唐宋诗醇》卷二一评《送客回晚兴》:“江城风景逐层写得凄凉,笔墨之外逼出一个愁字。”该诗作于忠州期间,景中藏情,实景开拓出虚景,读者通过审美感兴体味到诗人的离愁别绪:
城上云雾开,沙头风浪定。参差乱山出,澹泞平江净。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袅
袅秋竹梢,巴蝉声似磐。
首二句点明气候,云雾天气加重人的抑郁心情。三、四句点染山态、水色,暗示诗人伫立江边默默凝视远去的孤舟,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惆怅无奈的伤感。末二句写诗人酒醒后眼前之景,秋蝉的悲鸣声更引发人的愁恨。

二、言浅思深,情致曲尽

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感伤诗长于切。”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称“元、白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风人之能事也。”都是说语言浅切但情意深赡。白居易是人道至上主义者,兼有儒家的仁爱和佛家的慈悲,他在诗中用平易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他的恻隐之心、慈爱之怀、友义之情。白居易一生结识不少友人,由于命运坎坷、生涯飘泊,多次与亲友分离,在孤苦寂寞中度时光,诗歌是表情达意的最好方试,他总能调动浅显的词语表达深致的情意,如:“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一些诗篇写得情真意切,委曲尽情,读感伤诗总感到诗人的情感脉博在跳动,有一股情感潜流在回旋。《长恨歌》、《琵琶行》为情致曲尽之作。爱情诗《长相思》首二句“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用起兴手法,清冷的天气引起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相思。三、四句“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化用典故,用夸张手法形容女子愁恨无穷,因内心凄切觉秋夜绵长。五至八句用时空转换手法,由九月秋夜之思转到二月春日之思,春日如同秋夜一样漫长,愁恨在内心翻滚,如同一日荡九回。该诗用多种手法展现女子的内心情感世界。《寄王质夫》一诗从认识王质夫开始叙旧情,回亿昔日与友人春游时的欢娱情景。接着写与友人各奔东西后的身世,有自己困于笼牢般的官场被弄得憔悴不堪的痛苦,有感到容颜已衰、生计萧条的辛酸,有长久不能与友人重逢的无奈,有乡愁,有对友人从军的羡慕。
白居易善于利用时空关系扩展情感内涵。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远近,地域的不同,往往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空间距离的跳跃,过去、现在、将来的对比,可以映照世事、人生、历史现象的变化。如“同心一人去,座觉长安空。”(《别元九后咏怀》)用空间地域表现主观感受,长安城本来不空寂,因友人离去后身边无知己,心理异常孤独产生的感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松叶落时。”(《长恨歌》)用春秋时序意绪感不同的景物对比,显示世事变化的无常,衬托唐明皇苍凉孤苦的心境。
《江楼闻砧》: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傍晚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引起诗人的情思,高楼望月更激发人的乡愁。人登高楼看得远,但远在万里的故园是无法看到的。从高楼这一点跳跃到相距遥远的故园,利用空间的距离感扩展诗的境界,加深情感表达,一颗眷眷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三、淡雅清婉,凄伤动人

感伤诗的总体风格是阴柔清婉、落寞感伤。一些短篇淡雅清真。长篇歌行体,如《长恨歌》和《琵琶行》清丽缠绵,体现长庆体的特点,“后人所言长庆体,虽兼其浅俗明白言之,而最主要的还是在清丽缠绵方面。”[3]
白居易崇尚淡雅一类诗作,在《与元九书》中誉赞中唐大历诗人韦应物的歌行体,并称“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感伤诗具有一种清淡之味,《新秋》、《渭村雨归》、《曲江感秋》、《溪中早春》等诗,用白描的手法、平淡朴素的词语勾勒景物,写得逼真自然,情景浑然一体,诗境闲淡清明。
白居易感伤诗写得淡而悲,清代何焯评校《白香山诗集》时说:“江州诸诗,俞淡俞悲,昔读殊不觉,特气盛耳。今更寻讽,使我亦作恶矣。”《别李十一后重寄》、《感秋怀微之》、《南潮晚秋》等诗造平淡之境抒悲情。《南潮晚秋》作于江州期间: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淡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秋天苍凉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对芳容已逝、身世落拓的伤感。后四句由自己的孤苦零落联想到了天各一方的兄弟,对何时能团聚表示忧虑。该诗语言浅貌而情意深衷,情调悲凉。
清代《唐宋诗醇》卷二一评《寄微之三首》:“清空一气如活,三首真如一首,反复读之,令人心恻恻,殊难为怀。似古乐府,似苏李《河梁诗》,似杜甫《梦李白》二章,要自成为香山之诗,为其真也。诗到真处,则千古流传,不可磨灭。”此诗作于元和十年从长安至江州途中,当时元稹移任通州司马。第一首,诗人悲叹因江州与通州相距遥远难以相会,有希望,也有绝望。如还能生存,来日相逢;如生命不保,从此永别。第二首表深切思念。诗人经过元稹旧游地襄阳,见城不见人,心生悲戚,离开襄阳时,频频顾盼,依依不舍。第三首勉励友人即使穷通,也要珍重自己。诗人安慰友人你我如同孤云,有分有合,寄望今后会有相逢日子。诗人对友人的苦苦思念之情反复回旋,一唱三叹,令人凄怆,令人怜悯。
感伤诗可以说是人生悲歌史,如:《初入三峡有感》悲命途蹇舛,《早秋曲江感怀》悲人生易老,《琵琶行》悲身世飘零,《长恨歌》悲男女恨别。悼亡诗和伤吊历史的诗作写得哀婉动人,情调凄伤,通过情景描写和回忆历史,抒发因亲友离逝的切肤之痛和对人物不幸的同情。《哭王质夫》作于元和十年,开头写自己与友人分离已久,生前分别仍怏怏不乐,而今永别,内心极其痛楚。接到讣告后,先是惊疑不信,后声泪俱下,“怜君古人风”至“今生仍须叟”六句,赞王质夫有古人风范,可惜身世蹇滞,生命短暂。最后以毒蟒娇狐享寿千年对比王质夫为有德之人却寿命不长,反衬自己因失去友人的扼腕痛惜,对生命无常的疑惑。全诗满纸辛酸,有悲哀,有敬佩,有怨愤。
从大体上看来,感伤诗脱离了白居易儒家诗教观的主张,又摆脱了他的闲适诗理胜于词的弊病。当然,一些嗟老忧生诗作写得浅露,缺乏内涵。从总体上评价,其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7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 (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 “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与元稹交厚,世称 “元白”。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第2个回答  2007-12-27
问题的回答:]
诗人生活在唐朝,当时正遇安史之乱.他的讽喻诗主要针对的是当时唐太宗迎佛骨的荒谬做法.而闲适诗主要是作为一位诗人应有的一种高洁的感情.感伤诗主要是怀
才不遇,不得志的心情罢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12-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