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是否做过国语的选举,结果是北京话赢了那种话一票呢?谁知道这个历史?

和听过一些香港人和台湾人说过,在民国初年是做过一次国语的选举,是北京话赢了广州话一票,但又听网上人讲,是北京话赢了四川话一票,究竟那一个才是最真实呢?

其实两个版本都是真实的。只是一个是民国1912年投票,粤语一票之差败给北京话,最终选北京话为国语;另一次是195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投票,最终北京话以一票险胜西南官话(成都话)成为普通话。所以两个都是真实的。这也是为什么台湾人和大陆人没有语言沟通困难的原因。因为说的“普通话”都是基于北京地区方言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社会交际必须使用一种统一的共同语。先秦时期,曾有一种类似“普通话”的统一的、规范的口语,称作“雅言”。史书上记载,孔子在读古书、行古礼时就使用雅言。只是这种统一的口语当时没有在社会上推广,以后便消亡了。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标准语。普通话在明、清之际被称作“官话”,辛亥革命以后叫做“国语”,后来改称普通话。“普通”在这里具有普遍、共同的意思。
1955年10月,中国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规范,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从普通话的定义可以看出它基本上是北京话。

参考资料:知识堂首页 > 教育学习 > 培训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27
==都不真实 我们国家的方言有很多语系的 普通话并不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
第3个回答  2008-01-03
普通话并不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
才怪啊
应该是四川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