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为”的所有解释

如题所述

1、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白话释义:在我幼年那时候,人们不用服兵役。

2、制作;创作 [make;compose]

造作,为也。——《尔雅》

白话释义:制造,是为。

3、治理 [administer]

为,治也。——《小尔雅》

白话释义:为,治理的意思。

4、变成,成为 [become]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白话释义:为什么不为福。

5、是 [be]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白话释义:不是远的小。

6、学习,研究 [study]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白话释义:群臣为学,门生喜好辩论,商人在外积,小民右武器的,可消亡的。

7、使 [let]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白话释义:井水污浊不能饮用,给我淘净澄清。

8、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白话释义:为你多聪明。

组词如下:

因为、以为、行为、为人、成为、为了、为何、为难、有为、人为、难为、为患、为着、甚为、为害、特为、为时、妄为、作为、为止、为力、为期、较为、为首、为数、为伍、相为、规为、为此、为比、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形。

白话版《说文解字》:为,弥猴。作为走兽的弥猴喜欢用它的爪子。爪,就是弥猴的形象特征所在。“为”的篆文字形下部像弥猴的形状。王育说:“爪

的字形,像弥猴的爪形”。,这是古文写法的“为”字,像两只弥猴相对的样子。

组词解释:

1、因为:表示原因:他~这件事受到了处分。

2、以为:认为:不~然。这部电影我~很有教育意义。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3、为人:做人处世接物。

4、行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不端。揭露不法~。

5、为了:表示原因,一般用“因为”不用“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5
文言字词“为”的用法
文言文中,“为”的用法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动词
1读音:wéi。做,干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是不去做,并不是做不到啊。
2读音:wéi。治,治理。
为国以礼。(《论语侍坐》)
——用礼治理国家。
3读音:wéi。制造,制作。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墨子公输》)
——我从北方听说您正在制造云梯,准备用它来攻打宋国。
4读音:wéi。整理,准备
乃为装谴荆轲(《荆轲刺秦王》)
——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5读音:wéi。当作,作为,变成,成为
然后以六合为家(贾谊《过秦论》)
——然后又把天下当作自己的家。
6读音:wéi。以为,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我认为大王您这样做是不合里理的。
7读音:wéi。是,算是,算作,叫做,称做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于是陈涉就被立为国王,国号称做张楚。
第二类介词
1读音:wèi。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跟,对,向。
太子怒,如为王泣。(《韩非子》
——太子发怒,进去对着君王哭泣。
2读音:wèi。表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著述,诗歌为了反映事实而创作。
3读音:wèi。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因为,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自然界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不会因为有尧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桀而灭亡。
4读音:wèi。表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给,替。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庖丁替文惠君解牛。
5读音:wéi。表被动,被
吾属皆为之虏矣!(《鸿门宴》
——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1
第三类;连词。
1读音:wéi。表因果关系,因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是因为山珍海味不够吃吗?
2读音:wéi。表假设关系,如果。
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
——秦国如果知道这件事,必定不会出兵救援。
第四类,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疑问语气,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为什么飞上高空九万里以后才向南飞呢?
引用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852746.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2-03
其的全部解释,大多是在高三时做,并且要求能背,能在句中解释。
全部义项罗列如下。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希望”。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或者不译。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第3个回答  2018-04-05
古文中“为”的所有解释,早已在各种字(词)典中有详尽的解释。没必要让网友复制粘贴,翻一下字(词)典都会得到再详细不过的解释。
第4个回答  2012-05-20
(1)成为
(2)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