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有原著自序吗?有的话能告诉全文内容最好。大

如题所述

忠义水浒传序》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真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灭方腊以泄其愤∫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欲不谓之忠义不可也。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夫忠义何以归于《水浒》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浒之众何以一一皆忠义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若以小贤役人,而以大贤役于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耻乎?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者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则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今观一百单八人者,同功同过,同死同生,其忠义之心,犹之乎宋公明也。
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故能结义梁山,为一百单八人之主。最后南征方腊,一百单八人者阵亡已过半矣;又智深坐化于六和,燕青涕泣而辞主,二童就计于“混江”。宋公明非不知也,以为见几明哲,不过小丈夫自完之计,决非忠于君义于友者所忍屑矣。是之谓宋公明也,是以谓之忠义也,传其可无作欤!传其可不读欤!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君侧矣。贤宰相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朝廷矣。而部掌军国之枢,督府专阃外之寄,是又不可以不读也,苟一日而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为干城心腹之选矣。否则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于城腹心,乌在乎?在水浒。此传之所为发愤矣。若夫好事者资其谈柄,用兵者藉其谋画,要以各见所长,乌睹所谓忠义者哉!
前言:《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在《宋史》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简略的记载:一支以宋江为首领、共有36个头领的武装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军官莫敢撄其锋”,最后被张叔夜伏击而降。宋江起义虽然失败,但其影响深入民间。南宋以来,在封建压迫之下的大广人民中间,以口头创作为主要形式,逐步形成了很多赞美起义人物的民间传说。据《醉翁谈录》记载,当时极为兴盛的“说话”就有描述这次起义的人物和故事的篇目,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民间流传的故事,也刺激了文人的兴趣,南宋画家龚开曾作《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并《序》,记载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与绰号。南宋末年出现了一部《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了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怒杀阎婆惜、张夜叔招降、宋江平方腊等故事情节,已经初步具备了《水浒传》的雏形,对《水浒传》的成书具有重要意义。到了元代,出现了大量“水浒戏”,流传下来的有李文尉的《燕青搏鱼》、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高文秀的《双献功》等。在这些作品中,李逵式最主要的角色,勇猛而富有正义感的壮美形象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到了元末明初,相传由施耐庵在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编写而成长篇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书中第四十回“梁山泊英雄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就是这个发展过程的重要标志。自第四十回至第八十二回,写各路英雄汇聚梁山,开始了与军官、地方豪绅武装的更大规模的战斗,这支队伍越战越强,终于成为由108位将领组成的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起义军。第八十三回之后,写梁山起义队伍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招安后的悲剧。这三个段落,也就是梁山起义由开端、发展到高潮再到结局的三个阶段,自然连贯,首尾完整。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 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贯穿《水浒传》全书的精髓,是对农民起义的歌颂,即对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梁山好汉的歌颂,歌颂他们反抗封建统治、除暴安良的英雄主义等品格。梁上好汉或勇猛过人,或智谋超群,或深具异能。而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做敢为,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这是一群传奇式的理性化的人物,《水浒传》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主要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而产生的。

《水浒传》具有鲜明的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呈现出既质朴明快,又摇曳多姿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在人物塑造、细节描写、结构安排和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多达数百,特别是作者以浓墨重彩描绘的梁山英雄形象最为出色,其中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不下一二十个。他们组成了一道美轮美奂的英雄画廊,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芒。诸如:反抗性最激烈的,革命性最彻底,纯朴真诚而又鲁莽直的黑旋风李逵;嫉恶如仇,济困扶危,粗而不蛮,勇而又智的花和尚鲁智深;心雄胆大,勇武刚烈,果敢沉着,富于传奇色彩的打虎英雄武松;耿直刚正,顽强坚韧,“忍”、“狠”兼具,逼上梁山的典型林冲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成功地塑造出梁山好汉的英雄群像,是《水浒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曲折生动的情节,卓越的细节描写,是《水浒传》对小说艺术的重大开拓。它很少静止地描绘环境、人物外貌和心理,而是在情节展开中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些情节又通常包含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包含偶然性的作用和惊险紧张的场面,包含着跌宕起伏的变化和传奇色彩。使非凡人物和非凡故事相结合,也使整部小说引人入胜。《水浒传》不仅长于叙述生动曲折的情节,更长于描写,特别是在细节描写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的出色成就。如写武松景阳岗打虎,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一兜”,武松的“一闪”、“一躲”、“又闪”、“一棒”,写得明明白白,细致入微。一幅人虎相搏的惊心动魄场面,逼真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武松的勇猛神威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水浒传》精雕细刻般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小说艺术的发展,对后世小说特别是《金瓶梅》、《红楼梦》的创作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 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赞同9| 评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1
你要的是作者写的序言是吗?这个好像真没有!我家有古本水浒传,翻了翻也没看见施耐庵写的序
第2个回答  2012-06-02
第3个回答  2012-05-21
有,网上搜索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