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保险时候当客户说考虑怎么回复客户

如题所述

之所以是“通用”,是指不管你卖什么类型的保险,不管是趸交还是期交,不管是年金还是重疾还是终身寿,客户都有可能拿这四句话来拒绝你。

——保险都是骗人的,别跟我说保险。
——我买过了,我不需要。
——你说的这么好,你自己买了没?
——我回去考虑一下/跟家人商量一下。

这四个拒绝都非常常见,当然每一个都有对应的解决方式和话术(戳这里回看→保险都是骗人的?客户常见6大异议处理(纯话术))。今天我们就着重聊一聊第四句,客户总要回家想想或商量,怎么办。

1

话术先治标

有句话要说在前面,经常有伙伴问我如果客户回家考虑了我们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我们的洪荒之力都要用在现场促成上,想想看客户在你面前都没有买,你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回家以后还会回来买呢?

所以碰到客户有这样的反应,我们要先判断客户是敷衍,还是真的对产品有了点兴趣。

如果是敷衍,那针对该产品这次面谈可以结束了,因为你不管说什么,客户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对该产品产生购买欲望。

如果是真的有点兴趣,但不能现场决定的,可以参考以下话术:

第一步:肯定并理解

您有这样的想法我很理解,毕竟一年要交这么多钱,换做是我,我也会考虑一下的呢。

注意:理解不等于认可,但这一步不能省,主要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避免一上来就跟客户硬碰硬。

第二步:解释

只是呢您想想看,我们总要拿着东西回家才能考虑吧,你空着两个手回去能考虑什么,或者跟家人商量什么呢?估计到家您连这个产品叫什么名字都记不得了,更别说什么亮点好处了,对不对?

注意:这里的“对不对”不是真的在问客户,只是一个互动,不管客户点头还是摇头,我们都可以继续往下讲的,只是应对的方式略有差异而已。

第三步:给出建议

所以这样,我们今天先把它给办了,您把这些材料带回家,您爱怎么考虑就怎么考虑,爱怎么商量就怎么商量,如果您或者您家人还是不同意,那也没关系啊,保险有15-20天的犹豫期(产品不同),您尽管在犹豫期内拿来退好了,又不会少您一分钱。您所有的成本就是可能多跑一趟,但这个成本跟您能买到一款非常好非常适合您的产品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了。

注意:这个建议说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有底气,对产品有信心,营销伙伴的气场和煽动性也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第四步:促成

这里就不放话术了,促成的方式有很多,默认购买法啦,二择一啦,什么都行,但一定要有这个动作,临门一脚的重要性我想营销伙伴们都知道。(延伸阅读→厅堂营销不出成效?怎样才能做好“临门一脚”)

以上话术经过一线实际验证,留住客户现场购买的几率超过30%,是非常有效的。

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编制适合自己的话术,毕竟上面的内容只是抛砖引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问题在于,话术只是治标,不能治本;是应对现场状况的,而不能预防或避免。

出现客户要回去的问题,是在于客户在听产品的时候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现场拍板的可能性当然就会降低。想想我们自己,其实不也一样嘛。

所以想让客户能现场购买,最好的做法是让他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准备,现场的沟通只是用来促成而已。

2

营销前置来治本

话术治标,但是未必能治本,我们总不能每一次都跟着客户的脚步走,那再多的话术也未必够用,甚至也未必有效。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怎样把这样的情况避免了、预防了,面谈的时候才会相对轻松。

所以营销前置就非常重要了。

举个例子:

我们经常会组织保险沙龙,伙伴们一听是保险沙龙就会觉得邀约客户是个大问题。
能来的客户早就来了,该买的也早就买了;不来的客户就是不来,本身对保险就有负面看法,你约了也没用。

更何况,就算客户来了,现场也未必能买。挂零的沙龙——尤其是网点小型沙龙——比比皆是。

这个难处我能理解,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看,那些决定购买的客户,是为什么能做到成功的现场促成呢?

客户筛选的好是一个方面,这是根基;另一个方面是,在沙龙之前,这些客户就已经做过了预先沟通或一次营销。

当客户带着对产品的一定了解和兴趣再参加沙龙的时候,就更容易被从众心理、现场活动所影响,从而产生购买决定。

这样的客户买了,我们才放心。

要不然就算客户现场填了投保单,只要还没划账,一切都还会有变数:是不是会回去就后悔了?是不是那个冲动冷了下来就放弃了?犹豫期会不会过来契撤?这些都会让我们内心不安。

沙龙是这样,现场营销也是一样。

当我们跟客户面谈的时候,其实应该就已经到了促成的环节了。毕竟反复约客户过来有一定难度,我们也不能像保险代理人那样频繁上门面访,创造反复促成的机会。

所以,当跟客户面谈以前,我们的营销前置也是一定要做的。

营销前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观念传递。

短视频也是一种,比文字有时候更加有效,因为能在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还能更直观地建立营销伙伴的个人专业品牌。

这些通过微信都能实现。要知道微信的作用不光只是发广告:单发、朋友圈发、微信群发,那不叫营销前置,甚至确实会让客户屏蔽。

从产品营销的角度而言,微信是要传递观念、初步沟通、电话铺垫、约定面谈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粗暴地发产品等着客户回应。当然电话也要配合,毕竟有些信息光用文字未必能讲清楚,包括邀约,在电话里也更直接有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保险销售过程中客户的异议处理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再考虑”,其实很多时候这是客户的一种托词,核心的原因并不是他还需要考虑,其实是你介绍的保险理念,客户不认同,没有真正的打动客户,还没有做到让他认为保险是必须得!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采用再次三次多次拜访的方式,或者当有客户联谊活动时请客户是参加,通过再沟通,加深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有问题可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31
您要考虑考虑,这很好啊。这说明您做事仔细、认真。做事不敷衍,但是保险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东西,正好我又是这方面的专家,您不妨把方案都拿出来咱们一块研究。有不懂的地方您现在就可以问我。您看可以吗?

考虑考虑,客户要这么说的时候,可能他对这一单有不明白的地方,比较比较,那么和什么比,是否有正确比较,客户对产品了解多少呢,您要协助他,因为作为保险营销,要及时解决客户不清楚的地方,这样才能及时促成签单!
第3个回答  2020-12-03
这是很正常的会发现也不是小事儿客户先考虑考虑也很正常,你来给客户考虑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