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十一岁,弱视,能治好吗?怎么治?

请大家回答地专业点~

孩子弱视,只要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大部分都可以治愈的,不知道具体情况,所以无法提供治疗方案,还是到专业的眼视光中心或眼科医院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眼科检查再说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1
11岁还是有希望的
3-13岁为最佳治疗年龄段
一般弱视治疗的步骤为:
1 配镜
2 遮盖
3 弱视治疗仪辅助治疗 坚持使用治疗
第2个回答  2012-06-21
  什么是弱视?
  在0-6岁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因屈光不正、斜视等外因导致进入儿童眼内的视觉刺激不足够,造成裸眼视力低下且无法通过配镜矫正——不论戴何种眼镜戴任何度数的眼镜,戴镜视力都达不到1.0——但眼科检查又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出现与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则可判定为弱视。弱视在视觉发育期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就开始。弱视发病愈早,其程度就越重。
  近年来,我国儿童弱视比例剧增,相关研究表明,或与大规模推广剖宫产有关;

  远视性弱视儿童
  弱视的分类
  按其成因,弱视可分为:
  1、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象融合障碍,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所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自能逐渐提高,无需特殊治疗,但为时较长。
  2、 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度相差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眼常形成弱视和斜视。
  3、 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者,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则形成弱视,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4、 先天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5、 形觉剥夺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远视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
  弱视的危害
  近视了,只需配戴近视镜,就可以有效矫正视力。但对于弱视,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程度,视觉的大部分仍然是黑暗的,因此医学上将弱视定义为“视力残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造成终身“视力残障”甚至完全失明。
  而弱视对于儿童身心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因为视力低、注意力难以集中,不仅诱发多动症,而且必然影响到孩子学习成绩。斜视、对眼、视力处于半盲状态,孩子小小心灵,必然遭受极大的摧残,这种伤害使孩子变得孤僻、自闭、自卑,祸及孩子一生。
  弱视也是一种眼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能导致视力永久性低下,还会引起斜视,影响容貌的美观。
  更重要的是弱视的孩子双眼没有完善的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工种和职业都需要敏锐的立体视觉,因此弱视的孩子会直接影响以后的高考升学及职业选择。
  而在弱视治疗还存在着时间的限制,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超过12岁再治疗弱视,视力和视功能恢复的难度将倍增,甚至不能恢复。
  弱视的预防与治疗
  无论哪种性质的弱视,其直接原因都是视觉刺激不足够所导致的;那么预防和治疗弱视的关键就在于视觉刺激;
  首先在预防上,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应该努力给予孩子足够多的视觉刺激,多带孩子接触阳光接触大自然,不可整天“宅”在家里;有先天性屈光异常的应及时予以矫正或治疗;乡村有经验的老年人一般都会叮嘱自家的儿媳生孩子后多抱孩子出去走动,多晒太阳,其实也是在预防弱视——故老相传的东西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儿童睡觉不可开灯,因为人眼有追光的本能,即便是在闭眼休息无意识的情况下,眼睛也会不自主的转向光源的方向;如果儿童长期开灯睡觉,很容易诱发斜视和弱视;
  传统的遮盖法治疗弱视,将视力较好的一眼遮盖起来,而让视力较差的一眼努力的去看,以接受更多的视觉刺激,达到视觉唤醒恢复视力的目的;其优点在于简便易行,但其缺陷也是致命的:
  1、 需要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可弱视患者都是儿童,整天戴着眼罩,再加上其他小朋友的耻笑,没几个孩子能主动坚持住;
  2、 因为是被动治疗,孩子和孩子的眼睛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康复期被拉得很长,往往2-6年还不一定能好;
  3、 康复的标准是戴镜视力达到1.0,也就是说即便孩子的弱视恢复了,可还是要带着眼镜才能看到1.0,而裸眼视力甚至可能更差、眼镜度数可能更高!
  弱视同样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来进行治疗,一般仅需要2-6个月的时间即可康复;个别比较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1年甚至更长,但一般不会超过2年!特别是单纯的远视性弱视,效果更好!最关键的是通过视觉训练康复的标准将是裸眼视力达到1.0,让患者从此摆脱眼镜的困扰!
  什么是弱视治疗的关键期?
  关键期主要是针对传统遮盖法,因为其康复周期长,往往患者未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便已经错过了视觉发育期,治疗将变得极为困难,甚至无法再恢复!
  一般认为,超过12岁的弱视将基本失去康复希望;其关键的原因18岁人眼发育基本完成,可塑性大幅降低,也就是俗称的定型。而传统的遮盖法往往需要2-6年,并且年龄越大需要的时间越长,从这一点考虑,超过12的弱视患者,康复的可能将变得极为低下!
  所以,一般治疗弱视应该尽量在12岁之前,最好是在3-8岁之间;这就需要尽早发现弱视!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而对于视觉训练而言,关键期将变得模糊甚至消失;目前国内外均已有成年人弱视通过视觉训练康复的案例!但同样的年龄越大恢复越慢!
  而更具体的治疗,还是必须得上专业的视觉训练机构了,就目前而眼,国内比较大的有目明尔来、闪亮一生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9-13
弱视简单的说就是视神经发育迟缓导致的,一般出现这类的原因有:
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儿,常因视觉紊乱(如两眼看一物为两物)而不适,为消除此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参差较大的小儿,视网膜所形成的物像大小和清晰度差别较大,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大脑视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的那只眼睛的物像,久而产生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于有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均称屈光不正)而又没有配戴矫正眼镜的小儿,多为双眼。
4、形觉剥夺性弱视当婴儿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时发生了影响视力的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遮盖了瞳孔,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失去了接受正常光刺激,而发生弱视。
目前常用的矫正弱视的方法有:
1、配镜: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图像,给视觉功能发育一种良好的刺激,为提高视力创造基础。
2、遮盖:一侧视力极差时,一定要把视力好的眼睛盖上,强迫弱视眼多用。遮盖需要制作一个眼罩,家长可用黑布将眼镜片挡住,盖得越严越好,最好在里面加上一层红布,这样遮盖就更好了,遮盖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
3、压抑疗法:适用于一些年龄偏大且不愿遮盖的患儿,通过散瞳和 验光配镜,达到保证弱视眼看物体比视力好的一侧眼睛更清楚的目的,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
4、功能训练:让患儿用弱视的眼睛多做精细工作,从而提高视力,家长可以根据患儿年龄、视力情况,选择如描画、穿珠子、剪纸、绣花、穿针等不同方式加以训练。
5、视觉多维训练系统:视觉多维训练系统可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与视觉功能;还能进行轻度斜视的矫治,帮助斜视手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训练课有效增强和完善视功能障碍患者的视觉功能,缓解眼睛视力疲劳,提升视觉技巧。
6、补充视力营养法:从根本上补充视力营养,促进视神经的发育。此方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弱视视力会逐渐提升,年龄越小也越容易恢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