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

如题所述

1.班主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者的身份,并且比学生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它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另外,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认为老师只是教育学生,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垂范”,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
2.对良好行为的引导和训练。现阶段我所接触的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都有要求学好的意识,这正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利时机,我就教育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规范自己的行为,虽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必须要这样做。执行规范要求并不是个人行动的“不自由”。遵守行为规范,不仅有利于集体,而且有利于在社会生活中与大家协调相处,只有行为的“规范”,才符合群体与社会生活的利益和要求。使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变有约束感为自觉的行为。另一方面,班主任老师也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在反复要求中增强学生的意志,在褒贬的评价中促进学生自觉履行行为规范。例如:可以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恒心、毅力、自我约束力。班主任老师在理论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并且要创造“机会”给学生,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地去引导,不断地反复强化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一、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才有可能有好的行动,有好的行动,才有可能有好的习惯。理想是人们奋斗的动力,是航标,指引着学生向正确的目标前进。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进行人生观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教育学生树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目标,结合教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班主任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班主任可在周会课上或和学生谈心时,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你从中受益了吗?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这对你及他人有什么坏处?通过对自己切身体验的回味,通过比较,学生能从内心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愿望,下定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决心,才能有一次次坚决的行动,好习惯才能逐渐养成。

三、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积极作用,树立良好的班风

学生到了初中,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有了要独立的意识,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有希望别人尊重的愿望,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9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论是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不断地坚持和耐心的教育。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很多人都可能会认为年轻老师做事有激情。我想这也是有道理的。的确,年轻的老师有激情。但是有时激情也会导致另外一个不理想的结果------灰心丧气。因为自己作为老师很有激情,花很多心思在学生身上,但看看学生的表现------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师并未取得期望的效果。你作为老师看到他们的表现越在乎他们你就越生气。这时,作为年轻老师往往会很迷茫、无奈,以致出现灰心丧气的情况。所以,正确看来,教育学生是需要激情的,但更需要一种平常心态,对任何学生都要持理解的态度。不过,这种心态和理解,绝不是在教师岗位的麻木和习以为常。也就是持理解态度的同时,还要坚持放手去管,想方设法去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更要坚持去找他们谈话,明确地表明自己作为老师的立场,严肃地说明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集体生活的原则,特别强调不允许他们的种种不良表现,同时提出针对这些同学的改正措施和希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