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一直有英语这门学科,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我们不能从表面看,主要是教育资源太少,需要教育的人太多。通过考试和选拔的方式减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你得让它变得更难。而除了英语之外的其他科目,因为进度慢,难度不大,英语是理论上可以无限增加难度的语言,所以教育资源勉强够用。

为了国家的全面发展,我们的人才有必要懂英语。毕竟英语的对外交流是属共同语言。对于个人来说,需求决定了是否愿意努力。在旅游区,小商小贩说几句话,就是为了赚钱。很多人觉得没必要,因为你的工作性质。

对学生来说,已经普及的义务教育,意味着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有用的材料而不是废物,学习英语,用属增强属性,以后再决定用不用。一般来说,为了与世界接轨,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宣传和推广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即使我们的英语口语不好,我们也应该用生动的手势来处理。

建议我们的英语教学不要总是把重点放在语法等方面,考试只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辅助成绩。大学阶段,四六级也调整。以实用性为原则,愿意努力的人会找到自己的班级去努力,其他人会要求学习如何查文献和写论文,结合各自的专业,坚持自愿的原则。

许多人谈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我觉得英语说得再通俗一点,也只能让少部分人受益,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浪费精力,毫无意义。如果全民学英语而不是学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那对全民都有好处。英语应该留给有语言天赋或兴趣的人,不应该因材施教。

英语对普通人来说并不重要,但从你送孩子上小学的那一天起,你就期望他是一个普通人吗?这个问题立刻变成了如何定义一个孩子是不是普通人。怎么定义,谁来定义?最公平的方式无非就是高考?几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就是这样。只有少数人能上大学,其他人注定没有希望,所以孩子的负担并不重,因为大部分父母和孩子都认自己是普通人。但是扩招以来,无望的父母和孩子看到了希望,所以孩子的负担很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8
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基础教育当中学习的外语很多学校大部分都会主动去选择英语,因为英语的实际用途比较多。
第2个回答  2021-06-28
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学会说英语,所以才会有这一门学科。
第3个回答  2021-06-28
是因为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所以大家学习英语也是为了方便和国外的一些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也是为了能够学习更多的东西。
第4个回答  2021-06-30
哪里是“一直”有了…当年老一辈就是俄语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