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咨询 怎样可以去除烦恼 增长智慧

如题所述

讲个故事给您听:

  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5
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贪嗔痴是三毒烦恼,戒定慧是三无漏智慧。
阿弥陀佛
第2个回答  2012-07-14
思维佛法,明心见性。
第3个回答  2012-07-11
看破,放下,随缘。
第4个回答  2012-07-22
见地非常重要,见地决定了修与行。

  那么,我们如何获得见地?透过研读,透过审查我们所研读的内容;这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道之所以特殊的地方。他给予我们质疑的自由。就你的逻辑与常识所及,你可以问问题,你可以辩驳,你可以分析。因此你应当研读并且归结出见地;基于那个见地,你获得对此修道的信心;然后你可以选择许多方法。

  此刻,我们可以说拥有出离心是我们的见地。我们所谓的出离是什么意思?当我们观赏电影时,那是名副其实的出离。为什么?因为当我们看电影时,即使各种形色的事情都发生在萤幕上,我们知道那不过是一场电影,那全都是假的。其中也许有动人的爱情或悬疑的情节,我们甚至会感动落泪,然而我们内心知道,那只是一场电影。

  比方说,电影放映当中,当我们感觉想要去洗手间时,我们会有勇气起身前去。没什么大不了,我们并未真的陷在其中。这是为什么我们称此为出离──我们对这件事有正确的见地。既然我们了解到它徒劳无益的一面,就会有真正的出离。但相反的,在我们所谓的生活的大电影里,却很少人拥有这种勇气。
第5个回答  2012-07-11
去烦恼就要放下,放下了才自在,就没有烦恼了。增长智慧就要有清静心,清静心生智慧,如何有清静心,还是要放下,总而言之,就是要放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