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车注意13大陷阱

如题所述

按揭贷款买车需要注意的套路主要有。
1、虚假宣传“零首付”、“免利息”优惠有的4S店为了招揽,可能会打出“零首付”、“免利息”的优惠口号来吸引,但等签订购车合同时,却会从其他方面多收的钱,实际并未能享受到多少优惠。
2、强制要求购买汽车全险有些4S店会要求到指定保险公司投保,甚至强制要求投保首年全额保险和次年保险押金等。
如果想更换保险公司投保,次年保险押金就不会退还回来了。
3、未经商量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有的贷款公司会在未通知的情况下直接与对方签订汽车融资租赁合同,而非汽车贷款合同。
如此一来,双方就不是借贷关系,而是租赁关系,汽车的所有权实际仍在贷款公司名下,期满后可能需要再交一笔费用才能将所有权转移。
4、模糊“定金”与“订金”的概念4S店在与签订的购车协议上将交付的押金备注为“定金”,而非“订金”。
如此一来,若因申请的车贷被拒而打算退车时,就有理由拒绝退还押金。
5、谎报汽车贷款的实际利率工作人员在介绍按揭买车的利率时故意只提及最低利率标准,以“低息”来误导购买。
等到签订贷款合同时,合同实际约定执行的贷款利率要远高于工作人员口头所述的最低利率。
6、以各种名义收取额外费用在贷款买车时4S店一般会收取手续费,当被问及时,通常会表示手续费是给金融机构的。
但正规金融机构是禁止收取贷款手续费的,所以这其实是经销商自己收取的费用。
7、虚报给汽车缴纳的购置税一些4S店会积极帮购买的汽车缴纳购置税,然后再向收费时可能会趁机抬高价格,因此建议尽量自己去交购置税。
除此之外,其实若找4S店上牌,4S店也可能会多收费用。
8、汽车价格构成未详细注明关于汽车价格的构成,4S店并没有明确介绍,很多都提供的是落地价,然后可能会列出一大堆所谓的优惠价目,如果不了解清楚直接签订协议,看似优惠,实际要交的钱比真正价格要高,因此建议买车时直接询问裸车价。
9、汽车的车况和来源不明有些汽车经销商不正规,在给一些预算不够的推荐价位便宜的车辆时,提供的汽车并非来自正规渠道,很多都是抵押车、法拍车等产证不齐全、权属不清晰的汽车,或者是营转非的车子。
10、贷款公司将车辆扣押贷款公司可能会以担保为由扣留车辆合格登记证书,并在汽车上安装定位装置,若后续出现还款逾期、未在指定保险公司投保、定位装置异常等情况,可能会打着违约的旗号收走车辆,届时要想拿回车辆,可能乤支付一大笔拖车费。
如果您不确定自己的个人信用状况,可通过搜索“百三数据”并点击查询,输入信息即可获取百行征信数据。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百行征信的建立,个人的网贷逾期情况将必然地影响信用记录,因此在借贷时务必三思而后行。
扩展资料:
按揭车还完了怎么解压?
按揭车在还完贷款之后,若要进行解押,首先得去车贷经办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办理贷款结清手续,申请开具贷款结清证明,拿回车辆登记证书。
而拿到之后方可携带贷款结清证明、车辆登记证书和个人身份证、汽车行驶证、驾照等资料前往当地车管所办理解押手续。
需要注意,有的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无需主动去网点办理贷款结清手续,会在还完车贷后自行将贷款结清证明和车辆登记证书邮寄给。
对此,耐心等待就好。
而之后去办理解押手续,由于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所以想什么时候去办理就行。
当然,如果本人暂时没有时间,还可以委托他人代办,去公证处开一份授权委托书就行了;有的4S店还专门提供有代办解押服务(不过可能需要一定服务费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5
  1、以假乱真。很多人对汽车并不是很了解,甚至部分消费者缺乏基本汽车知识,也没有对选购车型有很好的了解,这很容易让不良车商有利可图,把一辆入门级车辆当做豪华级来卖,所以在买车时,选择规模大、正规的交易市场很重要。

  2、提价。当手续已经办完可以提车时,车商提出要求,由于各种原因,消费者必须在原车款上再交一定额度提车费才能提车。

  3、利用合同来欺骗消费者。合同这东西,如果消费者没有仔细查看,很有可能会暗藏各种陷阱,比如在合同上注明了还款方式为“等额等息还款”,但消费者在银行打印的个人购车贷款明细上却为“本金递增,利息递减”的方式。

  4、0利率购车。经常有各种车商打着“零利率”贷款买车的旗号吸引购车者的眼球。在贷款购车款中却多出了一项手续费,按车款的百分之几算,当然这部分费用是不会写在促销广告里的。

  5、1元车险。1元车险听上去很划算,虽然包含了机动车盗抢险和第三者险等实惠内容,但是实际上需要附带购买其他商业险险种,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实际会花费更多的钱。

  6、特价车和直销车。这类车很大概率会出现非准新车或库存车,谁也不想新车到手发现不少新车,所以要留意这种情况。

  7、在空白合同上签字。有部分车商会骗消费者在空白合同上签字,消费者在向经销商办购车手续时,经销商先口头承诺,然后让消费者在空白合同上签了字。然而在消费者贷款手续办完后,消费者看到信贷合同书时却发现贷款额比先前承诺的价格不一样。

  8、车商无信贷资格。一些汽车经销商无信贷资格,却将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车的消费者带到有信贷资格的经销商处,办理购车分期付款手续。

  9、二次抵押。这类问题虽少,但是消费者也应警惕自己的汽车被经销商二次抵押,造成骗贷。

  10、别被日供月供蒙骗。有时,一些贷款公司在对外宣传时,对于贷款利率并不说明,而是采用日供月供多少来宣传,低价还贷会打动消费者,但是当实际算贷款利率时,利率会非常高。

  11、多收款。消费者在办理贷款购车手续时,经销商故意多收取款项,且不向消费者提供银行的借贷合同,使消费者无法察觉。

  12、一些贷款公司在消费者办理手续时往往给予很多承诺,但实际无法办理成功,这时当消费者要求退还手续费并承担贷款利息损失时,贷款公司却赖着不予解决。

  13、违约费用。经销商利用贷款手续以及计算方式的复杂性,故意对借款合同还款期限“缩水”,以此造成消费者“违约”,然后骗收消费者额外款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