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为何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年”的气氛与心情了?

如题所述

1. 春节的气氛商业化,使得我们难以找回童年时的那种纯真快乐。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我们总能听到街头巷尾爆米花的吆喝声。外婆总会拿些糯米去做泡秆或炒米糖,而我最喜欢的是那些爆米花和用沙炒的胡豆、黄豆、花生。外婆还会把它们装进小柜子里,每天给我们吃一点,以免我们在过年之前就把它们吃光。
2. 我还记得外婆做的醪糟,捂发酵时要盖好几床大被子。我总是趁她不注意偷偷舀上几勺,以至于过年前爸爸妈妈吃到的都是第二、第三锅了。而外婆并没有因为我偷吃而生气,我现在想起来,她肯定知道是我干的,只是因为她知道我们喜欢吃,所以就由着我们吃。
3. 过年前的小零食大都在腊月初开始准备。而最热闹的时刻其实是冬至,那时周围的农民邻居开始杀猪,杀猪匠变得很抢手。我总是抢到前头看,但我心软,看不得杀猪的场面,所以我总是眼泪汪汪地躲到一边。我只记得他们通过竹管向猪身体里吹气,直到吹得它鼓鼓的,象个气球……最后,猪杀了,邻居们的妇女们一拥而上来帮忙。他们忙乱中做好了刨猪汤,大家热热闹闹地坐了几大桌。我最喜欢吃的是那道喷香油亮的回锅肉,但现在我怎么做都做不出当时的那种味道。
4. 过年的酒席因为外婆在当地的人缘和威信,我们可以吃到很多台,几乎相邻那几个生产队的人都会来请。而那些自己家杀了猪的,镇上的居民们也想方设法买上好几十斤上好的前夹肉准备灌香肠、做腊肉。那几天的场面可算热闹,大家都忙着买、洗、切、灌、晒、熏,忙上大半个月。而我这时候也喜欢扎堆凑热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