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有空城计和赤壁之战吗?

如题所述

有的。空城计:
第一个最有名,是《三国演义》记载的,“发明者”是西晋一个叫郭冲的人。他说,诸葛亮驻守阳平关时,派魏延领大军东出攻魏,自己留万人守城。不料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要迎魏敌时,却同魏延兵马对不上阵,从旁边过去了,一直来到阳平关前,离城只有六十里,诸葛亮才发觉。这是候,要把魏延追回来已无可能,自己赶往魏延军中也来不及,于是诸葛亮就叫军中偃旗息鼓,大开城门,令军士数人出城洒扫。司马懿领兵来到,看见这情况,认为孔明平日谨慎持重,城内必有伏兵,便引兵退守山间。到了次日,孔明大笑对部下说,司马懿怕我的伏兵,已经退走了。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军都走了。
这个故事有漏洞,司马懿若怀疑有伏兵,可以驻留附近,观察虚实,何至于马上就走?小说究竟不是史书。它大可以作为民间传说,为人欣赏。

第二个是《三国演义》里没有,而在《魏略》里真实记载的故事,也在三国时代,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亮的要多些。
曹丕的位的时候,大将文聘镇守在江夏一带地区。有一回,孙权以五万兵马,亲自包围文聘于石阳。石阳由文聘据守已久,孙权突然来攻,刚好在连绵大雨之后,防御工事受到破坏,还未修补;壮丁也在田间劳动,未及返回。文聘认为,出城应战固不可能,闭城死守也难拒敌。他苦思之下,呼得奇计,就吩咐城里人都躲起来,让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官衙里,不在露面。孙权仔细度量一番,觉得非常可疑,就对部将说:“此人是曹操信赖的将领,自然非比等闲之辈。如今知我来攻,却毫不防备,必然其中大有狡诈,否则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还是撤退为好。”于是引兵走了。
这段传闻,真假亦不可知。不管怎样,同样是空城计,放在文聘身上,小说加是坚决不干的,意义不大,反而画蛇添足。

再说南北朝时代,也有一个空城计。那是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那时,占据北方的是北魏拓拔氏贵族,在南方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在如今山东省北部,沿着黄河,便是北魏和宋的边界,黄河南岸的济南郡则是边境的要地。这一年,北魏出兵突然进攻济南,济南太守萧承之手下只有几百士兵,因为敌人来得意外,召请救兵已来不及。萧承之忽生一计,便叫打开城门,藏匿士兵,故意装出一片神秘的气氛。城中人说:“贼人势众,我军兵少,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势难抵敌。假如再向敌人示弱,后祸不堪设想;只有使敌人疑我埋伏,不敢进迫,才是上策。”果然唯兵大至,看见城外这般模样,十分疑惑,于是撤走了。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事记载于《资治通鉴.宋纪》。有人说,也许萧承之是看过郭冲写的空城计,也未可料。即使说萧承之从文聘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公元208年7月~12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之战遗址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9
空城计
在《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抢走了空城计的“发明权”,实际上空城计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而是发生在曹操的身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子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子了。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公元208年7月~12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之战遗址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第2个回答  2012-09-19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之一。《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空城计,属于败战计,就是敌我力量悬殊的时候,为了避免失败能全身而退的战谋。这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最著名的的三国演义种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当然三国演义关于孔明使用空城计是虚构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最早的有记载的空城计,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后,为了讨好嫂子文夫人,于公元前666年,率兵车六百乘,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郑国危在旦夕,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赶快撤退。但公子元也害怕在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族旗照旧飘扬。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族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这就是中国历史有记载的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赤壁之战是历史著名战役,也是形成三国鼎立转折点。此前各派军阀中曹操一枝独秀,灭吕布,败袁绍,击刘表,短短时间内把北方地区纳入自己的大部分收入自己的范围,于是雄心勃勃希望一举南下收服孙权并消灭刘备残余势力。为保住自己的地盘,孙权与刘备结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日,东吴周瑜率领军队在樊口与刘备会合。然后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曹军遭遇。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于是曹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于是建议:“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至战日,黄盖准备了十艘轻利之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旌旗龙幡。当时东南风急,十艘船在中江顺风而前,黄盖手举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刻之间,烟炎张天,曹军人马烧、溺死者无数。在对岸的孙刘联军横渡长江,趁乱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回,当即自焚剩下的战船,引军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的主力是东吴,但刘备也有一定的实力,否则就不可能联盟。但作战计划大部分是周瑜制定的,刘备方面只是起辅助的作用,而战后刘备却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土地,胜利的成果分配不均因此为孙刘反目流下了伏笔。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之战揭开序幕。
第3个回答  2012-09-19
赤壁之战有,不过不像演义那么演绎;空城计也有,但是没有发生在孔明先生身上。

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比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之类脍炙人口的成语,都不是事实,是罗贯中太厉害了。

而空城计是发生在曹操身上,上当受骗的是奉先打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9-20
好像有,但不是小说里面写得那样!!
也有人说那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而已,历史上并没有这些事。
历史小说,既然是小说,就不是那么真实的,即使有,也会被小说的作者夸大其词,历史上可能会有些背景。比方说,以前有考虑的学者说历史上确实存在“草船借箭”,但主角并不是小说里面一样,是诸葛亮的智谋,而是另有其人,只是作者改了而已。这些小说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作者在学这些的时候,并没客观的去写出历史的事实。而是在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写出来的,所以并不真实。。而且现代人不也是这样吗?情愿一直活在谎言之中,也不愿去选择勇敢面对!!!
说白了就是,背景可能存在,只是不像小说里面一样就对了!!
非常客观的评价,并不带一丝主观因素!也没有想要去欺骗或者去篡改历史的事实!
其实老实说吧,关于历史谁也说不清,几千年前的事有谁真真看到过??没有,这些历史都只是从史书的记载上了解,但谁敢说那些就一定是真实的,考古学家都不敢说!!我们只能从这些记载去推测,谁也不能说事情就一定这样,除非科学发达到真的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考证,不然谁也说不清!!
就比方说,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曾经提问这样一个问题:秦始皇在做XXXXXXX,在说XXXXX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然后你会回答到:他是怎么想的,XXXXXXXX所以XXXXXX!!!!老师当初“啪”的一声拍到讲台上,说:错!!其实他是这么想的XXXXXX!!
我们通常都会忍不住想要问到:老师,你和秦始皇认识???几千年前的事情,我和他又不认识,我怎么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