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著名建筑

如题所述

建国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都城遗址,也作了一些调查与试掘。如曹魏的邺城,孙吴的建康(今南京)、武昌(今湖北鄂城),东汉、魏、西晋、北魏的洛阳,北魏的平城等地,均经过调查勘探。由于有些材料尚未发表,现只就邺城、洛阳两遗址来观察三国、两晋、南北朝城市建筑的痕迹。

【邺城】据《水经注》所载,邺城于建安九年(204)曹操所建,东西各长三点五公里,南北各长二点二公里,这在当时算是个不小的城市。其遗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除曹操外,后来石勒与慕容氏均以其地为其国都。但因漳水历年泛滥,曹魏邺城的遗址已无迹可寻,只剩有两处夯土的台基,东西各宽七十余公尺,高约十公尺,顶部瓦砾堆积约厚七十至八十公厘。可以断定是古邺城遗址的一部分。

勘探研究初步的结果表明,当时的邺城已奠定了后世国都的模式,即将宫苑集中于邺城的北部,而将南部区划为若干居民点——里,坚固的高台,则虎踞于城之西北隅,显然是为了了望等军事目的而建筑。这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洛阳古城】洛阳是东汉、魏、西晋、北魏的故都遗址。就其遗址勘探,是一处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的长方形城池,东、西、北三面各有几处曲折城垣,南垣因为洛水迁移,已荡然无迹可寻。现度量其残存的城垣,西垣长四千二百九十公尺,垣宽二十公尺;北垣约长三千七百公尺,垣宽二十五至三十公尺;东垣约长三千八百九十五公尺,垣宽约十四公尺。据此作出的实测平面图,与文献所记大致相同。西、北、东三面共有门缺十处。

据勘探结果表明,从东汉至北魏各朝,洛阳城的防御设施,已相当完备。此外,在筑城时对于城市排水的问题,亦非常注意。虽然在处于龙山文化中晚期的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和陕西周原宫殿遗址,已发现陶制水管,似作排水之用。但像洛阳古城这样大的城池,对供排水问题予以周密的考虑,形成城市排水系统,是值得一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01
郿坞,董卓在迁都至长安后,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处建的院邸。 号称万岁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家属都住在内。
浮屠寺、九镜塔:下邳笮融所建,浮屠寺建在下邳城南,寺中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据说,堂阁周围可容纳3000多人在其内课读佛经,佛像外涂黄金,披着锦彩的袈裟。每到浴佛会时,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来参观、拜佛的百姓达万人之多。
第2个回答  2012-09-01
铜雀台追问

我知道。能说点我不知道的么。

追答

三国建立后,经济有所恢复。魏的国力最强,先后兴建邺、许昌、洛阳三个都城及宫殿。其中洛阳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将东汉时南北两宫改为只有一个北宫,加强了宫前主街的纵深长度,这些为以后的都城建设所遵循。它创建的宫殿中,主殿太极殿与东堂、西堂并列的布局,也沿用了三百年之久。魏在都城宫室上的创新,对后世颇有影响。吴和汉(蜀汉)是小国,在都城、宫室方面无重大建设。

第3个回答  2012-09-05
孔雀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