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高级财务会计问题,求朋友你回答一下,谢谢急用!万分感谢!

. A公司与B公司经协商,A公司以其拥有的全部用于经营出租目的的一幢公寓楼与B公司持有的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投资交换。A公司的公寓楼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但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该幢公寓楼的账面原价为11 500万元,已提折旧4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 0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B公司持有的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投资账面价值为8 000万元。B公司对该股票投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 600万元,并支付了400万元的补价。B公司换入公寓楼后仍然继续用于经营出租目的,并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A公司换入股票投资后也仍然用于交易目的。转让公寓楼的营业税尚未支付,假定除营业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 编制A公司和B公司的会计分录。
1.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因业务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其生产用机器、原材料与乙公司的生产用机器、专利权和库存商品进行交换。甲公司换出机器的账面原价为1 600万元,已提折旧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440万元。乙公司生产用机器的账面原价为1 400万元,已提折旧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640万元;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360万元,公允价值为440万元;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60万元。甲公司换入的乙公司的机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乙公司的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换入的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作为库存商品核算。乙公司换入的甲公司的机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甲公司的原材料作为库存原材料核算。
假定该项交换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且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并在交换过程中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作出上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2.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为适应业务转行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库房、车床等设备以及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办公楼、运输车辆、起重机交换。假定乙公司的办公楼、运输车辆和起重机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换出库房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为6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换出车床的账面原价为240万元,已提折旧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60万元;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700万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换出运输车辆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已提折旧为18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起重机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提折旧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480万元,另支付补价80万元。
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且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
要求:作出上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A公司与B公司经协商,A公司以其拥有的全部用于经营出租目的的一幢公寓楼与B公司持有的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投资交换。A公司的公寓楼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但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该幢公寓楼的账面原价为11 500万元,已提折旧4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 0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B公司持有的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投资账面价值为8 000万元。B公司对该股票投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 600万元,并支付了400万元的补价。B公司换入公寓楼后仍然继续用于经营出租目的,并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A公司换入股票投资后也仍然用于交易目的。转让公寓楼的营业税尚未支付,假定除营业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答:A公司与B公司无关联关系,未说明该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可推证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资产交换过程中收到的补价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率400/100000=4%<25%;因此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 编制A公司和B公司的会计分录。
A公司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1.将以出租为目的的公寓楼转入交易性房地产科目:
借:其他业务成本 7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4000
贷:投资性房资产11500
借:银行存款400
交易性金融资产9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2.计提应缴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00
贷:应缴税费500
B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1.登记期末B公司交易性股票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6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00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借:投资性房地产1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600
银行存款400
3.结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00
贷:投资收益 1600
1.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因业务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其生产用机器、原材料与乙公司的生产用机器、专利权和库存商品进行交换。甲公司换出机器的账面原价为1 600万元,已提折旧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440万元。乙公司生产用机器的账面原价为1 400万元,已提折旧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640万元;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360万元,公允价值为440万元;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60万元。甲公司换入的乙公司的机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乙公司的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换入的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作为库存商品核算。乙公司换入的甲公司的机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甲公司的原材料作为库存原材料核算。
假定该项交换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且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并在交换过程中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作出上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由于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因此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按照按出资产账面价值及支付的相关税费的总额入账。
甲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1600-1000)+400=1000万元;支付的相关税费=440*17%=74.8万元。
乙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1400-800)+360+120=1080万元。支付的相关税费=160*17%=27.2万元。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1000+74.8-27.2=1047.6万元
其中:生产机器入账价值=1047.6*600/(600+360+120)=582
无形资产入账价值=1047.6*360/(600+360+120)=349.2
库存商品入账价值=1047.6*120/(600+360+120)=116.4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600
固定资产折旧1000
贷:固定资产1600
借:固定资产 582
无形资产349.2
库存商品116.4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27.2
贷:固定资产清理600
原材料400
应缴税费-增值税(销项)74.8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1080+27.2-74.8=1032.4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032.4*600/(600+400)=619.44
原材料入账价值=1032.4*400/(600+400)=412.96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600
累计折旧800
贷:固定资产-机器设备1400
借:固定资产-生产机器619.44
原材料412.96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74.8
贷:固定资产清理600
无形资产360
库存商品120
应缴税费-增值税(销项)27.2
2.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为适应业务转行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库房、车床等设备以及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办公楼、运输车辆、起重机交换。假定乙公司的办公楼、运输车辆和起重机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换出库房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为6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换出车床的账面原价为240万元,已提折旧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60万元;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700万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换出运输车辆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已提折旧为18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起重机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提折旧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480万元,另支付补价80万元。
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且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
要求:作出上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00+160+700=1060万元
支付的相关税费=700*17%=119万元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1060+119-80=1099万元
其中:
办公楼入账价值=1099*300/980=336.43
运输车辆入账价值=1099*200/980=224.29
起重机入账价值=1099*480/980=538.28
甲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360
累计折旧60+120
贷:固定资产-库房车库300+24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336.43
运输车辆224.29
起重机538.28
银行存款8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160
其他业务收入700
应缴税费-增值税(销项)119
借:其他业务成本600
原材料600
公司换出资产公允价值=300+200+480=980万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980+80-119=941万元
其中:
库房入账价值=941*200/1060=177.54
车床入账价值=941*160/1060=142.04
原材料入账价值=941*700/1060=621.42
乙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860
累计折旧 100+180+160=440
贷:固定资产-办公楼运输车起重机300+400+600=1300
借:固定资产-库房177.54
车床142.04
原材料621.42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119
贷:银行存款80
固定资产清理300+200+480=980
借:固定资产清理980-860=120
贷: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12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07
一:1.补价400/换入资产公允价值10000 = 4% <25%,且交换资产两者在风险、现金流金额、现金流时间存在显著不同,具备商业实质。所以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1 A公司:借:其他业务成本 7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15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9600
银行存款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2.2 B公司: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8000
投资收益 1600
银行存款 400
二:甲公司: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累计折旧 1000
贷:固定资产 1600
借:固定资产 555.56
无形资产 333.33
库存商品 111.11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营业外支出 74.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00
原材料 4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210.80
乙公司: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累计折旧 800
贷:固定资产 1400
借:固定资产 648
原材料 432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210.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00
无形资产 360
库存商品 12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
营业外收入 74.80
三、甲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360
累计折旧 180
贷:固定资产——库房 300
——车床 24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300
——车辆 200
——起重机 480
银行存款 8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5.60
营业外支出 30.60
贷:其他业务收入 700
固定资产清理 36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146.20
借:其他业务成本 600
贷:原材料 600
乙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860
累计折旧 440
贷:固定资产——办公楼 300
——车辆 400
——起重机 600
借:固定资产——库房 200
——车床 160
原材料 7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46.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60
营业外收入 120
银行存款 8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115.60
营业外收入 30.60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