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尽快我提供J.B.Priestley(John Boynton 普里斯特利)的详细介绍,急用!!!谢谢

有急用 请尽快!谢谢
普里斯特利(1894~1984)

Priestley,John Boynton

英国剧作家,小说家,批评家。生于1894年9月13日,卒于1984年8月14日。1929年出版代表作流浪汉小说《好伙伴》,1931年与诺布洛克合作将其改编成同名剧本,后又拍成影片,并于1974年改编为音乐剧,于是成为当时最有吸引力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剧作主要描写约克郡人们的生活和向往,以刻画人物见长。作品有《危险的角落》、《金链花小树林》、《安乐土的末日》、《我曾来过这里》、《时间和康威一家》、《当我们结婚的时候》、《夜晚的音乐会》、《远在约旦的约翰逊》、《长镜子》、《巡官登门》、《椴树》、《夏日的梦》、《龙口》等。

以上是简介 我想要更详细的 最好是中英文的 有重谢!!!谢谢!
我要的是文学家的 不是化学家!!!他们是重名 请看清楚 谢谢!

约翰·波因顿·普里斯特利对中国某些读者可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因为在现代英国文学的许多选本他们常发现少不了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戏剧,散文,都有他的代表作入选,这说明他名气很大,多才而且多产,作品也受到读者欢迎。普里斯特利对社会问题一直是关心的,这贯穿了他的写作生涯,社会批评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普里斯特利纯粹谈风花雪月、鸟兽虫鱼的小品是很少的,吸引他的注意力的多半是衣食住行之类的生活俗务。就普里斯特利整个创作的散文部分而言,他的题材宽广,文笔幽默隽永,富有个性,但就思想深度来看,若和十九世纪的散文大师如卡莱尔、罗斯金、阿诺德比较,他又缺乏系统哲学修养,不能达到他们的那处博大精深,还称上一个思想家,他的多产也使他写得匆忙,有的篇章难免草率粗糙,他堪称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但还达不到大师的地位。
The Art of Living

The art of living is to know when to hold fast and when to let go. For life is a paradox: it enjoins us to cling to its many gifts even while it ordains their eventual relinquishment. The rabbis of old put it this way:" A man comes to this world with his fist clenched, but when he dies, his hand is open."

Surely we ought to hold fast to life, for it is wondrous, and full of a beauty that breaks through every pore of God' s own earth. We know that this is so, but all too often we recognize this truth only in our backward glance when we remember what was and then suddenly realize that it is no more.

We remember a beauty that faded, a love that waned. But we remember with far greater pain that we did not see that beauty when it flowered, that we failed to respond with love when it was tendered.

A recent experience re-taught me this truth. I was hospitalized following a severe heart attack and had been in intensive care for several days. It was not a pleasant place.

One morning, I had to have some additional tests. The required machines were located in a building at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hospital, so I had to be wheeled across the courtyard on a gurney.

As we emerged from our unit, the sunlight hit me. That's all there was to my experience. Just the light of the sun. And yet how beautiful it was -- how warming, how sparking, how brilliant! I looked to see whether anyone else relished the sun's golden glow, but everyone was hurrying to and fro, most with eyes fixed on the ground. Then I remembered how often I, too, had been indifferent to the grandeur of each day, too preoccupied with petty and sometimes even mean concerns to respond from that experience is really as commonplace as was the experience itself: life's gifts are precious -- but we are too heedless of them.

Here then is the first pole of life' s paradoxical demands on us : Never too busy for the wonder and the awe of life. Be reverent before each dawning day. Embrace each hour. Seize each golden minute.

Hold fast to life...but not so fast that you cannot let go. This is the second side of life' s coin, the opposite pole of its paradox: we must accept our losses, and learn how to let go.

This is not an easy lesson to learn, especially when we are young and think that the world is ours to command, that whatever we desire with the full force of our passionate being can, nay, will, be ours. But then life moves along to confront us with realities, and slowly but surely this truth dawns upon us.

At every stage of life we sustain losses -- and grow in the process. We begin our independent lives only when we emerge from the womb and lose its protective shelter. We enter a progression of schools, then we leave our mothers and fathers and our childhood homes. We get married and have children and then have to let them go. We confront the death of our parents and our spouses. We face the gradual or not so gradual waning of our strength. And ultimately, as the parable of the open and closed hand suggests, we must confront the inevitability of our own demise, losing ourselves as it were, all that we were or dreamed to be.

普里斯特利
普里斯特利(1894~1984)

Priestley,John Boynton

英国剧作家,小说家,批评家。生于1894年9月13日,卒于1984年8月14日。1929年出版代表作流浪汉小说《好伙伴》,1931年与诺布洛克合作将其改编成同名剧本,后又拍成影片,并于1974年改编为音乐剧,于是成为当时最有吸引力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剧作主要描写约克郡人们的生活和向往,以刻画人物见长。作品有《危险的角落》、《金链花小树林》、《安乐土的末日》、《我曾来过这里》、《时间和康威一家》、《当我们结婚的时候》、《夜晚的音乐会》、《远在约旦的约翰逊》、《长镜子》、《巡官登门》、《椴树》、《夏日的梦》、《龙口》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15
普里斯特利
普里斯特利(1894~1984)

Priestley,John Boynton

英国剧作家,小说家,批评家。生于1894年9月13日,卒于1984年8月14日。1929年出版代表作流浪汉小说《好伙伴》,1931年与诺布洛克合作将其改编成同名剧本,后又拍成影片,并于1974年改编为音乐剧,于是成为当时最有吸引力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剧作主要描写约克郡人们的生活和向往,以刻画人物见长。作品有《危险的角落》、《金链花小树林》、《安乐土的末日》、《我曾来过这里》、《时间和康威一家》、《当我们结婚的时候》、《夜晚的音乐会》、《远在约旦的约翰逊》、《长镜子》、《巡官登门》、《椴树》、《夏日的梦》、《龙口》等。

约翰·波因顿·普里斯特利对中国某些读者可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因为在现代英国文学的许多选本他们常发现少不了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戏剧,散文,都有他的代表作入选,这说明他名气很大,多才而且多产,作品也受到读者欢迎。普里斯特利对社会问题一直是关心的,这贯穿了他的写作生涯,社会批评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普里斯特利纯粹谈风花雪月、鸟兽虫鱼的小品是很少的,吸引他的注意力的多半是衣食住行之类的生活俗务。就普里斯特利整个创作的散文部分而言,他的题材宽广,文笔幽默隽永,富有个性,但就思想深度来看,若和十九世纪的散文大师如卡莱尔、罗斯金、阿诺德比较,他又缺乏系统哲学修养,不能达到他们的那处博大精深,还称上一个思想家,他的多产也使他写得匆忙,有的篇章难免草率粗糙,他堪称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但还达不到大师的地位。

英国小说家、批评家、戏剧家。生于约克郡布雷德福德的教师家庭。1914至1919年间在陆军中服役。后就学于剑桥,在英国文学、现代史及政治学方面成绩优异。1922年定居伦敦,为《星期六评论》等杂志写评论。早期著作主要是文学传记和评论集。代表作有《乔治·梅瑞狄斯》(1926)、《托马斯·皮科克》(1927)、《英国喜剧角色》(1925)、《英国小说》(1927)等。1929年出版代表作流浪汉小说《好伙伴》,1930年出版现实主义小说《天使人行道》。其后又出版英国旅行记(1934)、《沙漠午夜》(1937)及续集《雨落神山》(1939)等书,描述个人经历,对社会进行批评,深切同情失业群众悲惨的境遇。1932年开始写作剧本,批评英国中产阶级,主要剧本有《危险的角落》(1932)、《我曾来过这里》(1937)、《巡官登门》(1946)、《明天到家》(1949)、《玻璃笼子》(1957)等。他还自己经营剧团,曾在伦敦两个剧院任导演。
普里斯特利后期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著作以《文学和西方人》(1960)为代表。
晚年研究英国社会史,代表作有《维多利亚的全盛期》(1972)、《英国人》(1973)等。
'" class=writer>乔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 时间: 无
标签:文学艺术 外国文学 英国文学 其他J.B.普里斯特利
摘要: 英国小说家、批评家、戏剧家。生于约克郡布雷德福德的教师家庭。1914至1919年间在陆军中服役。后就学于剑桥,在英国文学、现代史及政治学方面成绩优异。1922年定居伦敦,为《星期六评论》等杂志写评论。早期著作主要是文学传记和评论集。代表作有《乔治?梅瑞狄斯》(1926)、《托马斯?皮科克》(1... ...[ 文学艺术 外国文学 英国文学 其他J.B.普里斯特利 ]
第2个回答  2008-03-01
牧师化学家——普里斯特利
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1733年3月13日生于英格兰约克郡兹市郊区的一个名叫菲尔德海德的农庄里。

他的父亲约万斯·普里斯特利经营着这个收入微薄的小农庄,兼营毛织品的加工和裁缝,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家中的长子,由于家境艰难,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了大部分童年。1739年,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又被送到姑母家里居住。姑母家里经营着一个大农庄。普里斯特利在那里不用干活,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姑母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一名神甫。但是,他的优裕生活没过上几年,姑夫就突然病逝了。

自幼漂泊不定的生活,养成了普里斯特利善于独立思考的性 格。18岁那年,由于经常与基督教的牧师来往,他遭到了姑母的激烈责备。从此,他成了家庭的叛逆者。

普里斯特利刻苦好学,兴趣广泛。他曾学过古文、数学。自然哲学导论等,后因体弱多病,中断过一段学习,待康复后,他进入了考文垂的非国教的高等专科学校。因为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超群,学校同意他免修一、二年级的部分课程。他在后来的学习中,深感自己的数学与德语基础太差,又主动要求学校允许他补学了这两门。在学校里,他学会了希泊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加上他在神学方面的广博知识,他常常同那些信仰传统宗教的人们进行辩论,并且总是占上风。以后,他做过教师,也当过牧师。在沃灵顿的非国教高等专科学校里,他讲授过语言学、文学、现代史、法律、口才学及辩论学等,甚至教过解剖学,他曾编著出版过《基础英语语法》和《语言学原理》写过《口才学和辩论学讲义》。1764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从此,他开始了科学生涯,著有《电学史》一书,1766年他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1762年,普里斯特利与玛丽·维尔金逊结了婚。他的妻子是当时英格兰最大的铁器制造商艾萨克的女儿,婚后,普里斯特利仍然专心地埋头科学研究。到了1767年,由于他们的儿女先后出世,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加上各教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普里斯特利就放弃了教师职业,重新当上了牧师,家庭收入虽增加不多,但他却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自由地从事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电学史》一书就是这个时期写成的。他不仅用通俗的、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概述了关于电现象研究的完整历史,而且还具体地描写了各种不同的试验情况。不久,他痛感自己缺乏化学方面的知识,于是把兴趣由物理移向了化学。在化学领域中,他首先对空气发生了兴趣,思考着不少有关空气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放在封闭容器中的小老鼠,几天后就会死去?容器中本来有空气,老鼠为什么不能长期活下去?学生时代他参观啤酒厂时,发现有一种能使燃着的木条立刻熄灭的空气,这种空气就存在于发酵车间内盛啤酒的大桶里。因此,他怀疑是不是存在着好多种空气。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普里斯特利进行了多种有趣的实验。例如,他点燃一根蜡烛,把它放到预先放有小老鼠的玻璃容器中,然后盖紧容器。他发现:蜡烛燃了一阵之后就熄灭了,而小老鼠也很快死了。这一现象使普里斯特利想到,空气中大概存在着一种东西,当它燃烧时空气就会被污染,因而成为不能供动物呼吸,也不能使蜡烛继续燃烧的“受污染的空气”。为了证明这一想法的正确与否,他设想,能否把受污染的空气加以净化,使它又成为可供呼吸的空气呢?他为此做了一个新的实验。他用水洗涤受污染的空气,其结果使他大为惊异,他发现,水只能净化一部分被污染的空气,而另一部分未被净化的空气,还是不能供呼吸,老鼠在其中照样要死去。

善于思考和钻研问题的普里斯特利进一步想到,动物在受污染的空气中会死去,那么植物又会怎样呢?对此,他设计了下实验:把一盆花放在玻璃罩内,花盆旁边放了一支燃烧着的蜡烛来制取受污染的空气。当蜡烛熄灭几小时后,植物却看不出什么变化。他又把这套装置放到靠近窗子的桌子上,次日早晨饱发现,花不仅没死,而且长出了花蕾。由此他想到,难道植物能够净化空气吗?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尽点燃了一支蜡烛,并迅速放入罩内。蜡烛果然正常燃烧着,过了一段时间才熄灭。当时,科学家们把一切气体统称为空气。为了确定究竟有几种空气,普里斯特利曾多次重复自己的实验。他认为,在啤酒发酵、蜡烛燃烧以及动物呼吸时产生的气体,就是早先人们所称的“固定空气”(实则二氧化碳)。他对这种“固定空气”的性质做了深入研究。他证明,植物吸收“固定空气”可以放出“活命空气”(实则氧气)。还发现“活命空气”既可以维持动物呼吸,又能使物质更猛烈地燃烧。

由此,普里斯特利想设法制取这种“活命空气”。当时已知硝石也能助燃,于是他想:“也许硝酸能够把它分离出来?或者,把沾有稀硝酸的铜丝加热,也许可以放出活命空气?”他沿着这一思路,埋头进行各种实验。他取了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人水银,用手指堵住管口,把开口的一端置入盛有水银的槽中,再把装有硝酸和铜屑的另一根管子与装有水银的管子连接在一起。然后,开始加热混和物质。经过短时间加热,产生的无色的气体就把水银排出管外,于是管内充满了新的物质。普里斯特利小心地取出管子,打开管口,俯身一嗅,突然,他被惊楞了:一种挥发的无色气体,转眼间就变成了棕红色的蒸气,它的强烈气味很象硝酸,因此当时就称它为“硝石空气”。这种在空气中变成的棕红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试验的结果未能制得“活命空气”,却发现了两种新气体: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他继续试验,又发现了许多新气体,普里斯特利给它们定名为“碱空气”(氨)、“盐酸空气”(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硫等。此后多年,普里斯特利一直在研究气体,并写成了《论各种不同的气体》一书,大大丰富了气体化学。

普里斯特利在化学以及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他的学术威望。1772年,”他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的名誉院士,同年12月,他被当时英国的一位政治显贵谢尔本勋爵请去做家庭教师及图书管理员。这项工作有较高薪金,而且每天只用上午时间。所以每天下午,他仍旧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在这里,他完成了许多著作。他的6个最有价值的气体实验,有5个是在这里完成的。普里斯特利终生信奉燃素说,在这里他写过有关论证燃素说的文章。

他还是一位神学家,在这里完成了一部关于神学的代表作《物质和精神的研究》(1777年):还著有《哲学必要性学说注释》(1777年)。他明确地剖析了神学和科学哲学之间的联系。

在气体化学的研究成果中,普里斯特利最重要的是对氧气的发现。1774年,他得到了一个大型凸透镜(火镜),开始研究某些物质在凸透镜聚光产主的高温下放出的各种气体。他研究的物质中有“红色沉淀物”(氧化汞)和“汞灰”亦称水银烧渣,也就是(氧化汞)。普里斯特利把氧化汞放置在玻璃钟罩内的水银面上,用一个直径30厘米、焦距为50厘米的火镜,将阳光聚集在氧化汞上。很快就发现氧化汞被分解了,放出一种气体,将玻璃罩内的水银排挤出来。他把这种气体叫做”脱燃素的空气”。他以排水集气法,把这种气体收集起来,然后研究其性质。发现蜡烛会在这种空气中燃烧,火焰非常明亮,老鼠在这种气体中生活正常,且比在等体积的普通空气中活的时间长了约4倍;他还亲自尝试了一下,感觉这种空气使人呼吸轻快、舒畅。他对实验的全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

其实早在1771年,普里斯特利把硝石加热对,已经制得了氧气。他在题为“各种空气的观察”一文中,曾提到:“在我从硝石得到的一定量(的空气)中,不仅蜡烛能点燃,而且火焰增大,还听到了响声,好象硝石在明火中烧爆的声音。”但由于他当时把这种气体,混同于一般空气,所以未能发现氧。普里斯特利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助燃能力之所以不同,其区别仅在于其中含燃素量的不同。从汞烧渣中分解出来的是新鲜的、不含一点燃素的空气,所以吸收燃素的能力和助燃能力都特别强。因此他把这种气体叫做“脱燃素空气”。而寻常的空气,由于经过动物呼吸、植物的燃烧和腐烂,已经吸收了不少燃素,所以助燃能力就差了:一旦空气被燃素饱和,那么它就不再助燃,变成“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指氮气)或叫“燃素化空气”。在后来的研究中,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中也能放出“脱燃素空气”,成为光化学作用研究的基础。

谢尔本勋爵支持普里斯特利的研究工作,一直为他提供研究经费。1774年,他带着普里斯特利一起访问了欧洲大陆。在欧洲,他们结识了许多科学家,这对普里斯特利的学生涯具有重大意义。在巴黎,普里斯特利拜访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他向拉瓦锡介绍并演示了从氧化汞中谁、取气体的实验。拉瓦锡后来又重复了他的实验,并且把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材料以及他本人的实验结果联系起来。拉瓦锡能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地提出了氧化概念,形成了燃烧的氧化理论。他指出所谓“脱燃素空气”实际上就是氧气,终于推翻了统治化学近百年的燃素学说。而坚持燃素说的普里斯特利却坚决反对拉瓦锡的新观点,他拒绝接受拉瓦锡对氧和水的任何解释。于是,二人由此开始了一场争论。

双方的争论最初出现在《哲学学报》上,后来,这些争论文章又被编辑成一些小册子。他们争论的最后批文章发表在美国出版的《美国哲学会会报》上,其它刊物上也时有他们的文章发表。

在争论中,普里斯特利证明,不是所有的酸都含有氧,盐酸就是一个例子。他以此来反对拉瓦锡的氧化理论。但是,普里斯特利在争论中所使用的理论始终是燃素说。这使他象一个守旧的老人,嘴里经常念叨着教条的燃素学说,而丝毫不愿放弃它。普里斯特利与拉瓦锡,一直都在持续地进行各自的观察与研究。但他们观察的深度不同,对观察到的现象背后的本质理解不同。普里斯特利总是躲避开理论上的思考,他只埋头于实验,认为只有实验才是最重要的,陷入了狭隘的经验论,影响他的认识进一步发展。而拉瓦锡则不然,他在实验的基础上很重视理论思考,这使他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实现了第一次化学革命。

纵观普里斯特利的一生,他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他曾分离并论述过的大批气体,数目之多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人。他可以说是13世纪下半叶的一位业余化学大师。是他发明了带有酸味的气水。1772年出版了他的小册子《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空气”》,该书深受欢迎,非常畅销,当年就被译成法文。普里斯特利名扬世界, 1773年他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的铜质奖章。他对气林化学的研究成果,一是以其强烈的求知欲与非凡的勤奋态度为基础的,二是他得益于自己精湛的实验技能。为此,皇家学会曾授予他卡普里奖。他出版过巨著《关于种种空气的实验与观察》(三卷).以后他的研究成果又汇集于《与自然科学各个部门有关的实 验与观察》(三卷)。

1804年2月6日,普里斯特利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卅的诺赞巴兰镇,终年71岁。普里斯特利一生主要靠自学成为一位化学大师。其刻苦奋勉精神,堪称今人之典范。
第3个回答  2008-03-20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的“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位于西湖东南岸,涌金门至清波门之间的滨湖地带,为“西湖十景”之一。此景是欣赏三面云山和一湖秀水之地,别具特色。其前身为南宋时的皇家花园--聚景园,元朝以后园芜景败。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这里又俗称回回坟。到清代时恢复柳浪闻莺旧景。20世纪50年代逐渐兴复。

每到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这里的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故此地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现在这里建为柳浪闻莺公园,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园东草地坪上耸立着“中日不再战”纪念碑,并植有日本樱花,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象征。园南隅有句山樵舍,是清代文人陈兆仑旧居。
第4个回答  2008-03-02
约翰·波因顿·普里斯特利对中国某些读者可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因为在现代英国文学的许多选本他们常发现少不了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戏剧,散文,都有他的代表作入选,这说明他名气很大,多才而且多产,作品也受到读者欢迎。普里斯特利对社会问题一直是关心的,这贯穿了他的写作生涯,社会批评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普里斯特利纯粹谈风花雪月、鸟兽虫鱼的小品是很少的,吸引他的注意力的多半是衣食住行之类的生活俗务。就普里斯特利整个创作的散文部分而言,他的题材宽广,文笔幽默隽永,富有个性,但就思想深度来看,若和十九世纪的散文大师如卡莱尔、罗斯金、阿诺德比较,他又缺乏系统哲学修养,不能达到他们的那处博大精深,还称上一个思想家,他的多产也使他写得匆忙,有的篇章难免草率粗糙,他堪称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但还达不到大师的地位。
The Art of Living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