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高手能告诉我冲突理论的起源,发展,优点和缺点,以及实用性如何?谢谢

如题所述

  社会冲突理论将冲突视为人类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美国的社会学家L·科塞(有的译为“科瑟尔”)既批判结构功能理论对社会冲突的忽视,又批判“左派”冲突论者对社会冲突结果的过分强调,积极探索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先后出版了《社会冲突理论》、《再论社会冲突研究》、《结构与冲突》、《社会结构中的本我》等著作,由此奠定了自己的理论发展。

  冲突的根源

  科塞接受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的社会有机体论,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最早使用“冲突理论”这一术语。他反对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认为社会冲突只具有破坏性作用的片面观点。科塞对冲突的定义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斗争中的一方目的在于企图中和、伤害或消除另一方。在科塞对冲突的诠释中,冲突的根源可归结为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物质性的原因指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均;非物质性的原因指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不一致。在具体的论述中,科塞十分重视非物质性的原因,因为人们对物质资源分配不均的失望,属于心理方面的反映,最终可归结为非物质性起因的范围。

  和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一样,科塞强调,现存不平等的分配体系所具合法性的消解是引发冲突的前提。对于合法性消解的诠释,科塞着重指出,面对稀缺物质资源的分配不均,人们首先在心理上、情感上被唤起,从质疑分配不均是否合理迅速发展到否定其存在的合法性;由是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和不公正感日益增强。当疏导不满的渠道不存在时,当人们向上流动的愿望受到阻碍时,更有可能引发冲突。对此,科塞解释说,引发冲突的起因是社会报酬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此表现出来的失望,分配体系合法性的消解乃是关键的诱导因素。

  冲突的类型

  科塞对冲突进行了归类研究,着重分析了三种冲突类型:

  一是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科塞从齐美尔关于“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标的冲突”的论述中受到启发,提出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现实冲突是指“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作所为的估价而发生冲突”。简言之,冲突是为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而作为,例如人们为增加工资而参加罢工活动等。非现实冲突“不是由竞争性目标引起的,而是由冲突中至少有一方为释放紧张情绪的需要而引起的。”这时,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到冲突的存在,冲突本身就是目标。

  二是初级群体冲突与次级群体冲突。科塞注意到:在初级群体中,参与者之间关系紧密,感情色彩浓厚,他们尽量压抑各自不满的情绪,而不是将其表达出来。久而久之,敌对的情感趋于积累起来。于是在初级群体中,冲突不易发生,但冲突一旦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夫妻之间的冲突就是如此。与此相反,在次级群体中,如单位组织中的同事之间,人际互动中情感投入不明显,更无须压抑个人的情绪,敌对情绪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因此冲突不易发生。

  三是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内部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其激烈程度与其成员参与程度相关。科塞指出:内部冲突可以在“压力状态下,通过排除反对者来避免群体的解体”,尤其是当冲突给人们提供更为一致的认同时,社会群体将获得更高的生命力和内聚力。外部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外部冲突的发生,一方面使各个群体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明确了群体之间的界限,在群体内部强化了共同意识,增强了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反面参照群体,使得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同一性,这样便增强了群体的整和力度,推动各个群体进一步发展。

  冲突的“正”功能

  科塞从齐美尔“社会冲突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对于群体的建立和维持的功能,明确指出在一些情况下,社会冲突具有促进社会整合,防止社会系统僵化,增强社会组织适应性等“正”功能:一是社会冲突的主题,如果不涉及基本价值观、信仰等,社会冲突就具有积极的功能;二是发生冲突的社会结构,在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中,通过为冲突安排制度化的“出口”,通过冲突方在权力关系中的结构调整,可以实现社会系统再整合,达到渐进式社会变迁的目的。对于这种情况的诠释,科塞最引人注目的命题是频繁且低烈度的冲突具有一定的“正”功能。频繁且低烈度的冲突,使人们反思和重新组织他们的行为,变革产生“紧张”的规则手段,缓解冲突关系的规范调节程度,通过合理的渠道释放紧张甚至敌对的情绪,使之不致于达到极端化。在此情况下,卷入冲突的各方能够较为理性地分析冲突所针对问题的现实性,清晰地表达各自的利益和目标,相互之间讨价还价,从而达成妥协,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协作联合程度。由此,既促进了冲突各方日趋联合,又提高了社会系统内部的弹性协调程度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如何驾驭上述的特定情况,充分发挥冲突“正”功能的社会效用,关键在于构建整合社会冲突的利益均衡机制。安全阀理论就是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贡献。

  “安全阀”是一种社会运行的安全机制,科塞认为敌对的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的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像锅炉里过量的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而不会发生爆炸一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科塞列举众多的事例进行说明:原始人有节制的复仇制度;前文字社会中在狂欢节期间对性禁忌、性回避的解除;西方社会曾经盛行解决私人仇怨的决斗等等。安全阀理论带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学的特征,它强调消除心理紧张、排出不满甚至敌对情绪,在化解社会冲突中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为“替罪羊机制”,即社会紧张情绪不仅可以向原来仇恨的目标释放,也可以向替代目标发泄。科塞注意到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机制就越重要,强调安全阀机制必须在社会结构当中加以制度化,认为社会理应通过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使各种社会紧张情绪得以释放,避免灾难性冲突的最终出现,社会系统才有可能处于均衡与和谐的状态。

  科塞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虽然发端于对结构功能理论的批判,但它不是对结构功能理论的否定,而是对结构功能理论的扬弃和补充。特别是关于安全阀理论的论述,为治国理政、造福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参考资料:http://www.socialwork.cn/Html/sgll/qtll/2007-6/29/22_29_47_399_2.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