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日为什么要过虚而不过实?

比如20岁,30岁,实际是19岁,29岁

虚岁是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民俗,中国人把十月怀胎作为第一岁,又叫虚岁,这一岁,铭记了远古人类繁衍的艰辛,铭记了母亲怀胎十月的孕育大恩,也体现了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古时认为怀孕后新的生命已经开始,到生产时年龄计一岁,所以可以认为虚岁是从怀胎开始算起(不计算怀孕的精确时间,一律以出生即为一岁),古人习惯上以出生为生命起点,现代科学观念以受孕为生命起点。

在这方面,东西方并无差异。中国古人重视出生时的年月日时等每一个时间单位,重视“生辰八字”,说明中国古人更以出生为生命起点。

虚岁与周岁年龄计算上的不同:

1、虚岁计算

中国在习惯上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按出生后所经历的日历年头计算,即生下来就算1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1岁。一般按农历新年算,也有按公历算的。例如,12月末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就算1岁,过了公历1月1日或当地农历新年又算1岁。这样,婴儿出生才几天,已算虚岁2岁了。这种虚岁计算方法计算简单,但是不科学。

2、周岁计算

出生到计算时为止,共经历的周年数或生日数。例如,1990年7月1日零时进行人口普查登记,一个1989年12月15日出生的婴儿,按虚岁计算是2岁,实际刚刚6个多月,还未过一次生日,按周岁计算应为不满1周岁,即0岁。周岁年龄比虚岁年龄常常小1~2岁,它是人口统计中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虚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年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做寿时,做虚(岁)不做实(岁)的习俗

提示:

1.民俗传统,三十六岁,称“暗九”(9x4=36),过生日要做虚。

2.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

3.“男过虚女过实”,起源和来历资料暂缺。

我国民间办寿时,有做“九”不做“十”、做虚(岁)不做实(岁)的习俗。也就是说遇到五十、六十、七十和八十等整十岁寿辰时,要将其提前到虚岁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岁时来举行隆重的祝寿仪式。到了整十岁生日时,反而无所表示。因为民间认为“十”有到头、到顶的意思,“十全为满,满则招损”,这当然是不吉利的。所以人们将整十岁的寿辰提前到虚岁逢九的寿辰来做,“九”与“久”谐音,以表示寿还没有尽头。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做九不做十”的故事。说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来到花果山,一天,路遇一砍柴的后生。张果老仔细一瞧,便十分惊讶地对他说:“小伙子,别砍柴了,你寿数将尽,是明天午时三刻,快回去准备吧!”这个砍柴的后生叫王儿,当他得知眼前的老头是神仙张果老时,立马双膝跪地,求大仙救命,并说自己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需要侍奉,无论如何也请神仙救他一命。张果老被王儿说得心软,又见他是个孝子,就如此这般地嘱咐了王儿一番。第二天,张果老邀集众仙及十殿阎罗去花果山水帘洞孙悟空那里喝酒。来到花果山上空,只见半山腰摆着一桌丰盛的酒席,并无一人。众仙禁不住酒香的诱惑,按下云头来到酒桌前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张果老将手在空中摆了三下,这时躲在树丛中的王儿便走了出来说道:“诸位,我这桌酒席是摆给天神和阎王爷吃好为我添寿的,现在你们将它吃了,这便如何是好?”众神仙听了,不禁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这时张果老故意问道:“你年纪轻轻,求的什么寿?”接着叫阎罗取出生死簿来查看,果然写着王儿只有十九岁阳寿,恰好今日午时三刻寿终。众仙大惊。张果老叫阎罗帮忙给改一改,阎罗怕违犯天条不敢答应,但又禁不住众仙的纷纷劝说,又加上吃了人家的求寿酒,只好在十九前面加了个“九”字,于是,那个王儿活到了九十九岁。后来,民间就把这个故事逐渐演化成了逢“九”做寿可延年益寿的习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1-31
中国传统的阴历算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