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和下冰雹分别要有何条件?

在怎样的条件下下雪?怎样的条件下下冰雹?
希望能说简单点,不要说那么复杂,专业哦
o(∩_∩)o...

下雪的条件:

首先,大气温度必须足够低,与普遍的看法相反,温度不需要低于零度才能形成雪,所需温度在2⁰以下。

因为雪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构成的,所以它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即水汽应该存在。最后,冰晶必须碰撞,从而形成更大的冰晶,称为雪花。最后一项要求的原因相当简单,要想形成雪,冰晶必须落在地上。然而,它们本身并不重,不足以被重力所牵引。

下冰雹的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一般认为温度达- 12~- 16℃)。

3、要有强的风切变。

4、云的垂直厚度不小于6~8千米。

5、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克/米,在 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下雪和下冰雹实际上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决定下雪还是下冰雹的只是温差。
简单的说冰雹的行成需要很大的温差造成十分强烈的对流运动,即地表附近气温比较高,上升气流很强,上升气流活动剧烈的条件下,遇冷才能将小冰晶托住,在空中不断长大,最终成为冰雹落下来。所以冰雹一般会发生在夏季。(但也不绝对,只要条件适合,什么时候都能下。)
而冬天气地表气温温低,不会有剧烈的对流运动发生,所以气流上升遇冷就会凝结成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雪掉下来

冰雹的形成:水汽液化成小水滴,之后凝结成冰晶,在空中变大掉下来
雪的形成: 水汽直接凝华成雪掉下来
雨的形成: 水汽液化成小水滴掉下来

希望能给你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1
  地面的水(海水、河水、湖水、江水等等)受阳光照射而蒸发成水蒸汽升腾至空中,由于高空温度较地面要低很多,有时甚至于低到零度以下。在低温的环境中,水蒸汽凝聚成小水滴。天空中的云就是由这些小水滴聚集而形成的。云层中的这些小水滴受空气运动的带动作用而互相碰撞,使自己的粒度变得越来越大。逐渐不断变大的水滴又由于低温的作用而结冰形成小冰珠(实际就是雪),小冰珠又互相碰撞或其外表不断凝聚空中的水蒸汽,使自己的体积不断增大,过大的冰珠由于过重,使上升气流也无法支持而向地面坠落,在坠落中冰珠由于空气磨擦而升温及地面夏季的高温作用渐渐融化成水滴--雨滴;如果冰珠过大(实际可称为“冰球”)在落到地面之前还来不及融化成雨水,落到地面的稍小一点的可以来得及融化就成了雨,稍大一点的来不及融化就只能仍是冰雹。在空中漂浮的看似柔如棉花的云朵里的气流始终是处于剧烈运动之中,这样剧烈运动促使云层不断地上下运动,形成犹如白蘑菇的浓厚云层(夏日多常见的一种云层)。由于这种云层所处位置很高的极低温的环境中,因此形成的冰球也就越大,落到地面还来不及融化成雨水。所以夏季多降冰雹。冬季由于地面温度较低落下的冰雪也无法在中途融化成雨,所以冬天只会下雪。
第3个回答  2008-01-31
下雪最主要是在冬天发生,而下冰雹则是在夏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