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个回答 2012-07-19
陈玉成(1837年—1862年),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他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1862年为太平天国叛徒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年仅26岁。
陈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原名丕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少孤,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随军西 陈玉成连环画
征。次年攻武昌,率500勇士缒城而上,大队继进,攻克该城。因功升殿右三十检点,统陆军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转战湖北﹑安徽等地。他治军严整,骁勇富谋略,善筑垒围攻﹑抄袭后路以及于收队时杀回马枪,故有“三十检点回马枪”之谚。六年春,镇江被困,随燕王秦日纲往援,因内外音讯不通,即带壮士数人乘船舍死冲入镇江,与守将约定内外夹攻,遂大败清军,解镇江围,并与各友军共破江北﹑江南大营。石达开出走后,受封为成天豫﹑又正掌率﹑前军主将,和李秀成等同主军政,力挽危局。八年夏,与李秀成会于安徽枞阳镇,商定共解京围大计,先破浦口江北大营,继而驰援庐州(今合肥),在三河之战中,以迂回包抄战术断敌退路,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九年,晋封英王。十年,会同各军再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州﹑常州。时湘军四路东下,安庆被围, 他注重上游,力主先救安庆。秋,太平军计分两路,合取湖北,迫敌回救。他率大军趋北路,于次年二月进抵湖北黄州(今黄冈),因受英国侵略者的阻挠和南路李秀成误期,未能合取武昌,遂回师径援安庆,多次苦战失利。八月,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受严责革职。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1862年)春,派部将陈得才等率师去陕西等地招兵,庐州守军兵单被围急。四月,率部突围,走寿州(今安徽寿县),为叛徒苗沛霖诱捕,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慷慨就义,年仅26岁。 英王陈玉成临死之际仰天长叹:“太平天国去我一人,江山也便去了一半。”